序幕:春雨里的擦肩而过
苏晚第一次踏进水杉巷时,四月的雨正绵密如丝,把青石板路润成深灰色,像宣纸上晕开的墨。
她抱着半人高的画架,帆布包上挂着的钥匙串叮当作响,里面混着奶奶留下的旧铜铃,那是老座钟上拆下来的零件,奶奶说挂着能镇心慌。
巷口的老槐树刚抽新芽,雨滴顺着嫩枝滑下来,砸在她的帆布帽檐上。
脚下一滑,画架眼看要摔在地上,一只骨节分明的手突然伸过来,稳稳托住了画架的横杆。
苏晚抬头想道谢,雨幕却模糊了对方的脸,只看清他穿一件藏青色工装夹克,胸前别着枚小小的铜制工具扣,手里拎着的木盒子上,挂着个和她钥匙串上相似的铜铃,风一吹,叮铃响得清脆。
小心路滑。
男人的声音像雨后的石板,温厚里带着点磨砂感。
苏晚慌忙点头,说了声谢谢,等她站稳想再看清对方时,男人已经转身走进了巷子里的岔路。
左边那条通往五金店,右边是她要去的
1
单元。
雨还在下,他的背影很快融进了水杉树的阴影里,只留下那阵铜铃声,在雨丝里飘了一会儿,就没了踪影。
搬家师傅把最后一个纸箱搬进三楼的房间时,苏晚才发现这栋老楼的特别:1
单元和
2
单元共用一个楼道入口,却像两条平行线,一个往左拐,一个往右拐,唯一的交集是楼下那排掉了漆的绿色邮箱,和邮箱旁的石质长椅。
房东太太说,这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建筑,以前是纺织厂的职工宿舍:你住的
1
单元
301,隔壁
2
单元
302
住的是个修表的小伙子,人挺安静,就是每天早出晚归的。
苏晚把画架支在窗边,窗外正对着水杉巷的梧桐树。
她拿出铅笔,想画下雨中的巷景,笔尖落在纸上时,却不自觉地画了个小小的铜铃。
她记不清那个扶她的人的样子,只记得那阵铃声,像一颗小石子,落在心里,漾开浅浅的涟漪。
那天晚上,苏晚煮了碗速冻饺子,坐在餐桌前吃。
窗外的路灯亮了,昏黄的光透过老旧的纱窗,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影子。
她忽然听见隔壁传来轻微的咔嗒声,像是齿轮转动的声音,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深夜。
她想,大概是那个修表的小伙子,在连夜赶工吧。
孤独感像温水一样漫上来。
苏晚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去年奶奶走后,她就把老家的房子租了出去,带着奶奶的旧物,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
她以为换个环境会好一点,可当夜深人静时,她还是会想起奶奶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给她讲故事的样子。
她走到窗边,推开一点纱窗,看向
2
单元的窗户。
那里亮着一盏小灯,灯光下似乎有个模糊的身影,正低着头,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苏晚看了一会儿,轻轻关上窗,回到画架前,在铜铃的旁边,又画了个模糊的背影。
第一章:夏日常规里的错过
五月的水杉巷,梧桐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很茂盛,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晚渐渐养成了规律的生活: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洗漱完后,背着帆布包去巷口右边的
晨光便利店
买一杯美式咖啡,然后回到房间,开始一天的插画工作。
她的工作很自由,主要是给儿童绘本画插画。
客户常说她的画
有温度,能让人想起小时候的夏天。
苏晚知道,那是因为她总在画里加一些细节:比如奶奶织的碎花毛衣,巷口老槐树的影子,还有那个没画清楚的铜铃。
每天早上,苏晚去便利店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
——
穿藏青色工装夹克的男人,手里拎着那个挂着铜铃的木盒子,走进巷口左边的五金店。
他们总是错开时间:苏晚走到便利店门口时,男人刚好从五金店出来;苏晚拿着咖啡往回走时,男人已经拐进了
2
单元的楼道。
有一次,苏晚特意早出门了十分钟。
她站在便利店门口,看着巷口,等着那个男人出现。
可等了快二十分钟,也没看到他的身影。
她以为自己记错了时间,只好拿着咖啡回去。
走到楼道口时,却看到那个男人正从
2
单元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旧钟表,大概是要去修。
他看到苏晚,愣了一下,然后礼貌地点了点头,就匆匆走了。
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终于看清了他的样子:眉眼很干净,鼻梁高挺,嘴唇很薄,下巴上有淡淡的胡茬。
他的眼睛很亮,像雨后的星星,只是眼神里带着点疲惫。
苏晚想跟他打招呼,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看着他的背影,直到他走进五金店,才转身上楼。
从那以后,苏晚不再刻意早出门。
她觉得这样的错过也挺好,像一首没唱完的歌,留着点遗憾,却也多了点期待。
夏天的中午,阳光很烈,苏晚喜欢坐在楼下的石质长椅上画画。
长椅旁边有一棵老海棠树,开着粉色的花,风吹过,花瓣会落在她的画纸上。
她通常会画巷子里的猫
——
有一只橘猫,总是躺在长椅底下睡觉,苏晚给它取名叫小橘。
有一天中午,苏晚画得太入神,把一支樱花图案的钢笔落在了长椅上。
等她傍晚想起去找时,钢笔已经不见了。
她很着急,那支笔是奶奶送给她的十八岁生日礼物,笔杆上刻着她的名字,虽然有点旧了,但她一直很珍惜。
她在长椅周围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正当她准备放弃时,看到旧邮箱上放着一支钢笔
——
正是她的那支樱花钢笔。
笔杆上的划痕还在,只是笔尖被打磨过,比之前更光滑了。
苏晚拿起钢笔,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一定是那个修表的小伙子捡到了,放在了邮箱上。
她想跟他道谢,于是第二天早上,她特意在邮箱旁等他。
可等了很久,也没看到他的身影。
直到下午,她看到他从
2
单元出来,手里拿着一个修好的钟表,正要去给客户送。
苏晚连忙跑过去,说:你好,请问昨天是不是你捡到了我的钢笔,放在邮箱上
男人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说:是我。我昨天中午在长椅上捡到的,看笔杆上有名字,就放在邮箱上了。对了,我看你的笔尖有点磨损,就顺便帮你打磨了一下,不介意吧
不介意,太谢谢你了!
苏晚笑着说。
我叫苏晚,住在
1
单元
301,是个插画师。
我叫林深,住在
2
单元
302,是个修表匠。
林深也笑了,他的笑容很干净,像夏天的风。
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找我。
好的,谢谢你。
苏晚说。
从那以后,苏晚和林深偶尔会在楼道口遇到。
他们会互相打招呼,聊几句家常。
苏晚知道了林深从小就喜欢修表,他的爷爷是个老钟表匠,他跟着爷爷学了这门手艺。
林深也知道了苏晚喜欢画画,她的奶奶是个裁缝,她从小就跟着奶奶学画画,只不过用的不是画笔,而是裁缝专门用来画线的粉笔。
他们的关系越来越近,可苏晚却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她害怕自己会受伤,毕竟她已经习惯了孤独,不知道该怎么去爱一个人。
林深似乎也有同样的顾虑,他总是很温柔,却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第二章:秋日伏笔里的暖意
九月的水杉巷,桂花开了,整个巷子都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像奶奶以前用的桂花香皂的味道。
苏晚的邻居张奶奶,是个很热心的老人,以前在纺织厂当会计,现在退休了,每天早上都会在巷口练太极,看到苏晚,总会给她塞点自己做的桂花糕
——姑娘一个人在外不容易,多吃点甜的,心里也甜。
有一天,张奶奶敲苏晚的门,手里拿着一个旧台灯,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晚晚,你认识隔壁的林深吧我这个台灯用了十几年了,是我老伴儿以前送我的,最近不亮了,你能不能帮我问问他,能不能修啊
苏晚接过台灯,心里愣了一下
——
那是奶奶以前用过的同款台灯,奶白色的灯座,粉色的灯罩,灯座上还有个小小的铜铃装饰,只是灯罩有点发黄,灯线也老化了。
张奶奶,我帮您拿去问他吧。
苏晚说。
她拿着台灯走到
2
单元
302
门口,敲了敲门。
林深打开门,看到她手里的台灯,笑着说:是张奶奶的吧她昨天跟我说过了,快进来。
苏晚走进林深的房间,房间里很整洁,靠墙放着一个木架子,上面摆满了修好的钟表,有座钟、怀表、挂钟,每一个都擦得锃亮,表盘上的指针还在轻轻转动。
桌子上放着很多修表的工具,有放大镜、镊子、螺丝刀,还有一个小小的铜铃
——
和她钥匙串上的很像。
data-fanqie-type=pay_tag>
这个台灯是老款式了,灯线老化了,换根线应该就行。
林深拿起台灯,仔细看了看,然后从抽屉里拿出新的灯线和工具,开始修起来。
他低着头,眉头微微皱着,很认真的样子,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身上,给他的头发镀上了一层浅金色。
苏晚看着他,想起奶奶以前给她缝衣服的样子,也是这样认真,这样专注。
你以前也用过这个款式的台灯吗
林深突然问,打破了沉默。
嗯,我奶奶以前用过,和这个一模一样。
苏晚说,声音有点轻。
她走后,我把台灯留在老家了,没带来。
林深手里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说:这个台灯很耐用,修好了还能再用很多年。张奶奶很珍惜它,应该是有特殊意义吧。
嗯,是她老伴儿送的。
苏晚说。
那天下午,林深很快就把台灯修好了。
他把台灯递给苏晚,说:你帮我拿给张奶奶吧,顺便跟她说,以后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就行。
谢谢你,林深。
苏晚说。
不用客气。
林深笑了笑。
对了,你那本老巷绘本,主角是小橘的话,会不会画它在海棠树下睡觉的样子我看它总在那儿待着。
会啊,我已经画了草稿,等会儿回去再细化一下。
苏晚说,眼里亮了亮
——
没想到他会注意到小橘常待的地方。
那我还挺期待的,小时候我爷爷家也有棵海棠树,夏天总在树下听他讲修表的故事。
林深说,语气里带着点怀念。
苏晚拿着台灯走出林深的房间,心里暖暖的。
她把台灯给张奶奶送去,张奶奶很高兴,拉着她的手说:林深这小伙子,人好,手艺也好,就是太孤单了,他爷爷走后,就一个人,也没个伴儿。
苏晚听着,心里有点酸
——
她也是一个人,也没个伴儿。
十月的一天,苏晚收到了一个快递。
快递是老家的中介寄来的,里面是一个旧相框
——
是她落在老家衣柜顶上的,里面是她和奶奶的合影,照片上,她才五岁,坐在奶奶的怀里,手里拿着一个小铜铃,笑得很开心。
中介在纸条上写着
收拾房间时发现的,给你寄过来。
苏晚拿着相框,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她想把相框挂起来,可相框的挂钩坏了,挂不上去。她想起林深会修东西,于是又拿着相框去找他。
林深,能不能帮我修一下这个相框
苏晚说。
林深接过相框,看到里面的照片,愣了一下,然后说:当然可以。
他从抽屉里拿出小锤子和钉子,很快就把挂钩修好了。
好了,你试试。
他把相框递给苏晚。
苏晚接过相框,试着挂了一下,很稳。
谢谢你,林深。
她说。
不用客气。
林深说,看着照片。
你小时候手里的铜铃,和你钥匙串上的很像。
苏晚低头看了看钥匙串,笑着说:就是这个铜铃,奶奶说挂着能镇心慌,我从小带到大。
我木盒子上的铜铃,是爷爷给我的,他说修表要沉下心,听到铃声能静下来。
林深说,指了指门口的木盒子。
苏晚看着那个铜铃,突然觉得,她和林深之间,好像有很多看不见的线连在一起。
十一月的天气渐渐冷了,苏晚很少再去楼下的长椅上画画。
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细化绘本的画稿,偶尔会对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
——
树叶落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像奶奶走后,她空落落的心。
林深还是每天早出晚归,忙着修钟表,只是偶尔会在楼道口遇到苏晚时,多问一句
绘本画到哪一步了。
有一天晚上,苏晚画完绘本里
小橘在雪地里追蝴蝶
的场景,觉得有点饿,就想去巷口的便利店买一碗泡面。
她裹紧了外套,走到楼下,看到林深也在便利店门口,耳朵冻得有点红。
这么晚了,还没吃饭吗
苏晚问。
嗯,今天修了一个很复杂的怀表,零件太小,费了点时间。
林深说,搓了搓手。
你呢这个点儿还出来买吃的。
刚画完一张画稿,有点饿了。
苏晚说,指了指便利店的玻璃门。
一起进去吧我请你吃泡面。
林深愣了一下,然后点头:好啊,那我请你喝热牛奶。
他们一起走进便利店,苏晚拿了两碗豚骨泡面,林深拿了两瓶热牛奶。
便利店的老板娘笑着说:你们俩终于一起出来了,以前总看到你们一个先来,一个后到,像约好了似的错开。
苏晚的脸一下子红了,没敢接话,林深倒是笑了笑,说
以前总赶时间,没碰到过。
他们坐在便利店靠窗的位置,等着泡面泡好。
窗外的路灯亮着,偶尔有晚归的人走过,脚步声在巷子里显得很清晰。
绘本快画完了吧我看你最近总在忙。
林深问,把热牛奶推到苏晚面前。
快了,还差最后几页收尾,比如小橘和巷子里的人一起过年的场景。
苏晚说,撕开牛奶的吸管。
我想把水杉巷的人都画进去,张奶奶、卖早点的阿姨,还有……
你。
最后两个字说得很轻,苏晚没敢看林深的眼睛,可她能感觉到,林深的目光落在了她的脸上。
那我可要好好期待了,要是画得像,我就把画稿裱起来,放在修表台上。
林深说,语气里带着笑意。
那天晚上,他们聊了很久,从绘本聊到修表,从奶奶聊到爷爷。
苏晚知道了林深的爷爷去年冬天走的,和奶奶走的时间差不多,爷爷走后,他把老家的钟表店关了,来了这座城市。
因为爷爷以前说过:想看看外面的巷子里,有没有不一样的钟表故事。
林深也知道了苏晚的奶奶走后,她之所以来这座城市,是因为奶奶年轻的时候在这里待过,说:这里的巷子很暖,适合过日子。
他们都带着亲人的念想,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又在同一条巷子里,遇见了彼此。
苏晚觉得,这种缘分,像奶奶缝衣服时,不小心打错的结,看似偶然,却把两根线紧紧缠在了一起。
第三章:冬日遗憾里的熟悉
十二月的水杉巷,下起了小雪。
雪花落在梧桐树的叶子上,像给树叶盖了一层薄薄的棉被。
老小区里的居民都很热情,冬至那天,物业组织大家在楼下煮汤圆。
苏晚因为加班,去晚了,只剩下最后一碗汤圆。
她刚想拿起碗,就看到林深也走了过来。
不好意思,是不是只剩这一碗了
林深问。
是啊,我也是刚到。
苏晚说。
你要是没吃的话,这碗给你吧。
不用,还是你吃吧。
林深说。
没关系,我回去煮点面条就行。
苏晚说,把碗递给了林深。
林深接过碗,说了声
谢谢。
苏晚笑了笑,转身想走。
突然,她看到林深手里拿着一支樱花图案的钢笔
——
居然跟她的那支一模一样。
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想跟林深说点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转身走进楼道,留下林深一个人站在那里,吃着汤圆。
林深看着苏晚的背影,心里有点失落。
他看到苏晚的驼色围巾
——
是张奶奶织的,之前张奶奶拜托他修过织毛衣的针。
他觉得苏晚很熟悉,像很久以前就认识的人。
可他不敢确定,也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那天晚上,苏晚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雪。
她想起林深手里的樱花钢笔,想起他的笑容,心里有点难过。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躲开,也许是因为害怕,也许是因为自卑。
她觉得自己配不上林深,他那么优秀,那么温柔,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插画师,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脆弱。
林深也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雪。
他想起苏晚的驼色围巾,想起她的笑容,心里有点失落。他不知道苏晚为什么要躲开,也许是因为自己不够主动,也许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他觉得自己配不上苏晚,她那么有才华,那么善良,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修表匠,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孤独。
他们就这样,在同一个楼道里,同一个雪夜里,各自孤独着,遗憾着。
一月的天气越来越冷,苏晚的绘本快画完了。
她在绘本的最后一页,画了一个小小的铜铃,和一个模糊的背影。
她想,等绘本出版了,就送给林深,告诉他,这个背影就是他。
林深的修表生意越来越好,他接了很多订单,每天都忙到很晚。
他偶尔会想起苏晚,想起她的笑容,想起她的插画。
他想跟苏晚表白,可每次看到苏晚,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二月的春节,苏晚没有回家。
她一个人留在水杉巷,煮了一碗饺子,坐在餐桌前吃。
窗外的烟花很漂亮,可苏晚却觉得很孤独。
她想起奶奶以前过年的时候,会给她做很多好吃的,会跟她一起放烟花。
她拿出手机,想给林深发一条新年祝福,可犹豫了很久,还是没发出去。
林深也没有回家。
他一个人留在水杉巷,吃了一碗泡面,坐在修表台前,修着一个旧钟表。
窗外的烟花很漂亮,可林深却觉得很孤独。
他想起爷爷以前过年的时候,会给他讲钟表的故事,会跟他一起贴春联。
他拿出手机,想给苏晚发一条新年祝福,可犹豫了很久,还是没发出去。
春节过后,水杉巷里的积雪渐渐融化了。
苏晚的绘本出版了,她拿着第一本绘本,想送给林深。
可她走到
2
单元
302
的门口,却不敢敲门。
她怕林深不喜欢,怕自己会被拒绝。
林深也一直在等苏晚的绘本。
他每天都会在楼道口等苏晚,可每次都没等到。
他怕苏晚忘了,怕自己会失望。
第四章:拆迁消息里的线索
三月的水杉巷,梧桐树开始发芽了。
就在这时,老小区贴出了拆迁通知
——
因为城市规划,水杉巷的老楼要被拆除,居民们需要在一个月内搬出去。
苏晚看到拆迁通知时,心里很失落。
她已经爱上了水杉巷,爱上了这里的宁静,爱上了这里的邻居,更爱上了那个住在隔壁的修表匠。
她不知道自己搬走后,还能不能再见到林深。
她开始整理东西,把奶奶的旧物小心翼翼地放进箱子里。
在整理画稿时,她发现自己的画里全是林深的背影
——
有他早上去五金店的背影,有他下午在长椅上歇脚的背影,有他晚上修表的背影。
她看着这些画稿,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她知道,自己已经爱上林深了,可她却一直不敢说出口。
林深看到拆迁通知时,心里也很失落。
他已经习惯了水杉巷的生活,习惯了这里的安静,习惯了这里的邻居,更习惯了每天能看到苏晚的身影。
他不知道自己搬走后,还能不能再见到苏晚。
他开始整理工具,把修表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放进木盒子里。
在整理东西时,他发现了很多和苏晚有关的物品
——
有她替换下的樱花钢笔笔尖,还有她还回来的、画着小橘图案的伞。
他看着这些物品,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自己已经爱上苏晚了,可他却一直不敢说出口。
苏晚整理东西时,发现了奶奶留下的一个旧首饰盒。
首饰盒是木质的,上面刻着精美的花纹,只是锁坏了,打不开。
苏晚想把首饰盒修好,可她不知道该找谁。她想起林深是修表匠,也许他能修好首饰盒。
于是,她拿着首饰盒,走到
2
单元
302
的门口,敲了敲门。
谁啊
林深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是我,苏晚。
苏晚说。
林深打开门,看到苏晚手里拿着一个旧首饰盒,问:怎么了,苏晚有什么事吗
我奶奶留下了一个旧首饰盒,锁坏了,我想请你帮忙修一下,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苏晚说。
当然有时间,进来吧。
林深说。
苏晚走进林深的房间,房间里很整洁,桌子上放着很多修表的工具,墙上挂着一些修好的钟表。
林深接过首饰盒,仔细看了看,说:这个锁有点旧了,需要找一些匹配的零件,我尽量帮你修好。
谢谢你,林深。
苏晚说。
不用客气。
林深说。
对了,你的绘本出版了吗我还等着看呢。
出版了,我给你带来了一本。
苏晚说,从帆布包里拿出绘本,递给林深。
林深接过绘本,很开心。
他翻开绘本,看到里面画的都是水杉巷的场景,有梧桐树,有旧邮箱,有石质长椅,还有一只橘猫。
翻到最后一页时,他看到了一个小小的铜铃,和一个模糊的背影。
这个背影,是我吗
林深问。
苏晚的脸一下子红了,点了点头,说:是你。我画的时候,总是会想起你。
林深看着苏晚,笑了笑,说:我很喜欢,谢谢你,苏晚。
那天下午,苏晚在林深的房间里待了很久。
他们聊了很多,聊绘本,聊修表,聊奶奶和爷爷。
他们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点,有很多相似的经历。
苏晚知道了林深为什么喜欢修表
——
因为爷爷告诉他,钟表能记录时间,能留住回忆。
林深也知道了苏晚为什么喜欢画画
——
因为奶奶告诉他,画画能表达情感,能传递温暖。
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可还是没有人敢先说出
喜欢
这两个字。
第五章:终遇与和解里的圆满
四月的水杉巷,拆迁工作开始了。
居民们都在忙着搬东西,巷子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物业组织住户收拾公共区域的东西,苏晚想起自己还有最后一封信在旧邮箱里,于是就去旧邮箱那里拿信。
旧邮箱已经很破旧了,掉了漆,有的邮箱门还坏了。
苏晚找到自己的邮箱,打开门,拿出了那封信
——
是出版社寄来的,通知她绘本加印的消息。
她很高兴,刚想转身离开,就看到林深走了过来。
林深手里拿着一个待修的旧钟表,他是来拿放在公共区域的工具的。
他看到苏晚,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说:你也来拿东西
是啊,我来拿最后一封信。
苏晚说。
你呢
我来拿我的工具。
林深说。
对了,你的首饰盒修好了,我本来想送过去的,刚好遇到你了。
林深从工具包里拿出首饰盒,递给苏晚。
苏晚接过首饰盒,打开锁,里面放着奶奶的旧首饰
——
有一个银镯子,一条珍珠项链,还有一枚金戒指。苏晚很开心,说:谢谢你,林深,修得真好。
不用客气。
林深说。
对了,苏晚,我有件事想跟你说。
什么事
苏晚问。
林深深吸了一口气,说:苏晚,我喜欢你。从第一次在雨中扶你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你了。后来,我捡到你的钢笔,看到你的插画,听到你的故事,我就越来越喜欢你。我知道我很胆小,一直不敢跟你说,可我怕再不说,就没机会了。
苏晚的心跳得很快,她看着林深,笑着说:林深,我也喜欢你。从第一次在雨中被你扶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你了。后来,你帮我修钢笔,帮我送信件,帮我修首饰盒,我就越来越喜欢你。我也很胆小,一直不敢跟你说,可我怕再不说,就没机会了。
林深看着苏晚,很开心。
他伸出手,握住了苏晚的手。
苏晚的手很软,很温暖。
林深说:苏晚,我们以后不要再错过了,好吗
好。
苏晚说,眼泪流了下来,是幸福的眼泪。
那天下午,苏晚和林深一起收拾东西。
他们一起把奶奶的旧物搬到苏晚的新住处,一起把林深的修表工具搬到他的新维修店。
新住处离水杉巷不远,新维修店就在苏晚新住处的楼下。
晚上,他们一起去巷口的晨光便利店买咖啡。
老板娘看到他们,笑着说:你们终于一起过来了,之前总错开,我还以为你们没机会认识呢。
苏晚和林深相视一笑,心里暖暖的。
尾声:春日新生里的陪伴
五月的水杉巷,已经被拆除了,只剩下一片空地。
可苏晚和林深的生活,却迎来了新的开始。
苏晚的绘本加印了很多次,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
她经常去林深的维修店,帮他画招牌,帮他接待客户。
林深的维修店生意越来越好,他也经常去苏晚的住处,帮她修东西,陪她画画。
他们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去吃火锅,一起去公园散步。
他们的生活很平淡,却很幸福。
苏晚不再孤独,因为有林深的陪伴。
林深也不再遗憾,因为有苏晚的爱。
有一天,苏晚和林深一起去水杉巷的空地。
那里已经开始重建了,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
苏晚拿出画纸,想画下重建中的水杉巷。
林深坐在她的旁边,看着她画画。
你说,这里重建后,会是什么样子
苏晚问。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会一直在一起。
林深说,握住了苏晚的手。
苏晚笑着点了点头。
她的笔尖落在纸上,画了一个小小的铜铃,和两个手牵手的背影。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他们的身上,温暖而明亮。
铜铃叮当作响,像是在唱一首幸福的歌。
樱花信里的遗憾,终于变成了圆满;孤独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归宿。
在这个春日里,苏晚和林深的爱情,像水杉巷的梧桐树一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