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城隍庙的
半个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青州府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刚入十月,寒风就像刀子似的刮在人脸上,城郊那座破败的城隍庙,更是显得凄凉。朱红的庙门掉了大半漆,露出里面斑驳的木头,门槛被岁月啃得坑坑洼洼,连庙顶的瓦片都缺了好几块,一到下雨天,庙里到处漏雨。
可就是这么个破地方,却成了王瘸子的家。王瘸子本名叫王满仓,早年在城里的粮铺当学徒,十七岁那年,粮铺遭了恶犬袭击,他为了保护掌柜的女儿,左腿被恶犬狠狠咬了一口。虽然后来保住了腿,却落下了残疾,走起路来一颠一跛。掌柜的念他有功,给了他一笔钱,可他拿着钱治完腿,就所剩无几了。再后来,粮铺倒闭,他无依无靠,便流落到了这座城隍庙。
这一住,就是五年。王瘸子把神坛下的角落收拾得干干净净,捡来几块破木板挡在漏雨的地方,又从城外的破庙里拖来一堆旧棉絮,铺在地上当床。他还在庙门口种了几株野菊,春天的时候,黄色的小花一开,倒给这破败的城隍庙添了几分生气。
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王瘸子就揣着那个豁了口的破碗,一颠一跛地去城里乞讨。他从不跟人硬要,只是站在店铺门口,嘴里念叨着
行行好,给口饭吃。遇到好心人给个馒头、窝头,他就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留着当两顿饭吃;要是遇到刻薄的掌柜,被赶出来,他也不恼,只是叹口气,再去下一家。
傍晚时分,王瘸子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城隍庙,不管讨到多少吃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城隍神像前,恭恭敬敬地磕两个头。那城隍神像也有些年头了,脸上的金漆掉了不少,左手的手指还断了一根,可在王瘸子眼里,这就是他的
靠山。
城隍老哥,我回来了。
他一边磕头,一边念叨,今天讨到了半个馒头,还有一口菜汤,我分您点。
说着,就把馒头掰下一小块,放在神像前的贡桌上。
逢年过节的时候,来城隍庙许愿还愿的香客多了起来,贡桌上的贡品也堆得像小山似的。有白面馒头、酱肘子、香甜的枣泥糕,还有城里
裕丰楼
才有的桂花糕。王瘸子从不贪心,只捡些快过期、没人要的吃食,剩下的,他就留在贡桌上,任由野狗和麻雀啄食。
可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贡品,他心里头还是直痒痒。有一次,一个富户来还愿,送了一整只烤鸡,那香味飘得整个城隍庙都是。王瘸子躲在角落里,咽了半天口水,最后还是没敢动。他对着城隍神像叹了口气:城隍老哥,您这日子过得可比我舒坦多了。不用风吹日晒,不用四处乞讨,就有这么多人来孝敬您。
第二章:酒后的荒唐请求
重阳节那天,城里格外热闹。街上的酒楼飘来阵阵酒香,还有卖糖炒栗子、糖葫芦的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王瘸子运气不错,一上午就讨到了两个铜板,还有一个热乎乎的肉包子。他舍不得吃包子,把包子揣在怀里,又拿着两个铜板,一颠一跛地去了街角的小酒馆。
李掌柜,给我来半斤烧酒。
王瘸子把两个铜板放在柜台上,声音有些沙哑。
酒馆的李掌柜抬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瘸子,这天儿这么冷,喝口烧酒暖暖身子也好。
说着,就给王瘸子打了半斤劣质烧酒,还多给了他一小碟咸菜。
王瘸子端着酒和咸菜,回到了城隍庙。他把怀里的肉包子拿出来,放在贡桌上,对着城隍神像说:城隍老哥,今天重阳节,我请您喝口酒,吃个肉包子。
说完,就自己先喝了一口酒。
那烧酒虽然劣质,可入了口,却火辣辣的,顺着喉咙往下滑,浑身都暖和了不少。王瘸子就着咸菜,一口酒一口包子,不一会儿,半斤烧酒就见了底。他的脸涨得通红,眼神也变得迷离,舌头都有些打结。
他晕晕乎乎地走到神坛前,看着城隍神像威严的面容,突然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规规矩矩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磕出了红印。
城隍老哥,
王瘸子打了个酒嗝,嘴里的酒气喷了出来,您看您天天坐在这神坛上,多威风啊!不用动弹,就有人送吃的、送喝的。要不……
要不您出去玩几天这几天的活,我替您干!不就是有人来许愿,您点头应下嘛,简单得很!我保证把您的‘差事’办得妥妥当当的!
说完,他哈哈一笑,身子一歪,倒在地上的旧棉絮上,呼呼大睡起来。他以为这不过是酒后胡言,睡醒了就忘了,却不知城隍爷早已听得真切。
第三章:城隍爷的托梦
夜深了,城隍庙静得只剩下风吹过庙门的
吱呀
声。王瘸子睡得正香,突然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像是被什么东西包裹着。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只见一团金光笼罩着自己,金光中,一个身穿官服、头戴乌纱帽的身影缓缓浮现。
那身影面容威严,眼神锐利,正是城隍爷的模样。王瘸子吓得一下子就清醒了,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想要磕头,却被金光定在原地,动弹不得。
王满仓,
一个威严的声音从金光中传来,你白日里说的话,我都听到了。
王瘸子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地说:城……
城隍爷,我……
我那是喝多了胡言乱语,您别当真啊!
我明日要上天朝拜玉帝,需离开三日。
城隍爷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你既想替我当几天城隍,我便准你。这三日,你需坐镇城隍庙,务必做到有求必应,不得有误。若是办得好,我便赏你一场富贵;若是办砸了……
城隍爷顿了顿,王瘸子吓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连忙说:我……
我一定办好!一定办好!
记住,不可滥用神力,更不可为非作歹。
城隍爷说完,金光一闪,身影消失不见。
王瘸子猛地从梦中惊醒,冷汗浸湿了身上的旧棉絮。他喘着粗气,摸了摸额头,刚才磕头的红印还在。他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自己喝多了产生了幻觉,可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的手心多了一枚金色的小令牌,令牌上刻着
城隍代理
四个字。
王瘸子又惊又喜,他拿着令牌,走到神坛前,仔细打量着城隍神像。只见神像的眼神变得空洞,没了往日的威严,像是失去了灵魂。他心里嘀咕:难不成梦里的一切都是真的我真的能当三天城隍
第四章:初次当差的
威风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王瘸子就起了床。他把那枚金色令牌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又找了一块破布,把自己身上的衣服擦了擦,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干净些。
他一颠一跛地爬上神坛,学着城隍爷的样子,双手背在身后,挺胸抬头。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棂,洒在他身上,他顿时觉得自己威风凛凛,仿佛真的成了掌管一方祸福的城隍爷。
来人啊!有什么心愿,尽管跟本城隍说!
王瘸子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城隍庙里回荡,显得有些滑稽。
话音刚落,庙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一个穿着绸缎衣裳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这男人是城里
福顺记
面铺的老板,姓张。张老板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脸上满是焦急,一进庙就直奔神坛,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
城隍爷在上,
张老板声音带着恳求,小人是城里‘福顺记’面铺的掌柜,今日晒了十几石面粉在铺子前的空地上。这面粉是小人攒了三个月的本钱,若是下雨,面粉就全毁了,小人一家老小就得喝西北风了。求您老人家赏个晴天,别下雨。若是应验了,小人定给您献上一筐白馒头,还有两斤上好的茶叶!
王瘸子坐在神坛上,心里乐开了花。他没想到自己刚当城隍,就有人来送贡品,还是白馒头和上好的茶叶。他装模作样地咳嗽了一声,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威严些:本城隍知道了,你且回去,保你今日无雨。
张老板喜出望外,又磕了几个头,嘴里不停地说着
多谢城隍爷,然后兴高采烈地走了。
王瘸子看着张老板的背影,得意地笑了起来。他觉得当城隍也没那么难,不就是随口答应一句嘛,还能有贡品拿。他摸了摸怀里的金色令牌,心想:看来我王满仓也有转运的一天!
第五章:矛盾的祈愿
王瘸子正得意,庙门外又走进一个人。来人穿着粗布衣裳,裤脚沾满了泥土,手里还提着一个破旧的竹篮,竹篮里装着几个干瘪的红薯。他是城郊的李农夫,家里种着几亩谷子,靠着种地勉强糊口。
李农夫一进庙,就看到坐在神坛上的王瘸子。他愣了一下,觉得今天的城隍爷好像和平时不太一样,可转念一想,城隍爷是神仙,容貌有变化也正常。他连忙
扑通
一声跪下,声音急切:城隍爷,小人是城郊的李老实,家里种着几亩谷子。昨天刚把谷子收完,地里还等着犁田种小麦呢。可这几个月没下雨,土地干裂得都能塞进手指头了,种子撒下去也长不出来。求您下一场大雨,滋润滋润田地。若是应验了,小人给您带来一壶自家酿的米酒,还有一篮子刚收的红薯!
王瘸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张老板要晴天晒面,李农夫要下雨犁田,这两个愿望完全相反,他该怎么满足啊
他皱着眉头,支支吾吾地说:这……
这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会考虑的。
李农夫见城隍爷没有明确答应,心里有些不安。他从竹篮里拿出两个红薯,放在贡桌上,又磕了个头:城隍爷,这是小人一点心意,求您一定要帮小人这个忙啊!
说完,才悻悻地走了。
王瘸子看着贡桌上的红薯,心里犯起了嘀咕。他琢磨着,或许这雨晚些下也无妨,先让张老板把面粉晒好,等傍晚再下雨,这样既能满足张老板,也能帮到李农夫。他觉得自己这个主意不错,心里又轻松了起来。
可没等他想明白,庙门外又传来了脚步声。这次进来的是一个穿着粗布短褂的男人,手里拿着一把锄头,脸上沾着不少泥土,是城外果园的园主赵老三。
赵老三的果园在城外的山坡上,种满了梨树,如今正是梨花盛开的时候。他一进庙就
扑通
跪下,满脸虔诚:城隍爷,小人是城外种梨树的赵老三。我那果园里的梨树都开花了,这梨花要是被大风一吹,花瓣全掉了,今年就没收成了。我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全指望这果园呢。求您千万别刮风,若是应验了,小人给您献上一个大猪头,再杀一只自家养的老母鸡!
王瘸子一听,头都大了。这刚解决完晴雨的问题,又来个怕刮风的。他叹了口气,说道:知道了,你回去吧,我会帮你的。
赵老三见城隍爷答应了,喜出望外,又磕了几个头,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王瘸子瘫坐在神坛上,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他还没缓过神来,庙门外又传来了船夫的吆喝声。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船夫走了进来,他是沂河上的船夫孙大胆,靠帮人运货为生。
孙大胆刚装了一船瓷器,准备运往下游的县城。他一进庙就跪在地上,声音洪亮:城隍爷,小人是沂河上的船夫孙大胆。我刚装了一船瓷器,要运到下游的临县去,货主催得紧,要是耽误了交货日期,我不仅拿不到运费,还要赔一大笔钱。这几天没风,船走得比乌龟还慢,求您刮场大风,若是应验了,小人给您献上一只大公鸡和一坛好酒!
王瘸子彻底傻眼了。赵老三怕刮风,孙大胆却盼着刮风,这简直是左右为难。他坐在神坛上,抓耳挠腮,半天想不出办法。
第六章:弄巧成拙的尝试
王瘸子坐在神坛上,愁得饭都吃不下。他看着贡桌上的红薯,肚子饿得咕咕叫,可心里的烦心事太多,根本没胃口。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
王瘸子自言自语道。他想起城隍爷给的那枚金色令牌,心想这令牌既然是城隍爷给的,说不定有什么神力。他把令牌拿出来,放在手心,嘴里念叨着:令牌令牌,显显灵,让天别下雨,也别刮风。
可念了半天,天上还是万里无云,一点风都没有。王瘸子叹了口气,把令牌又揣回怀里。他琢磨着,或许自己得主动做点什么。
中午的时候,王瘸子偷偷溜出城隍庙,一颠一跛地去了城里的
福顺记
面铺。他想看看张老板的面粉晒得怎么样了,也想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到了面铺门口,只见铺前的空地上晒满了面粉,张老板正带着两个伙计,拿着木耙子翻面粉。王瘸子心里松了口气,看来今天确实不会下雨。
他刚想转身离开,就看到不远处的李农夫,正扛着锄头,愁眉苦脸地往城外走。李农夫看到王瘸子,愣了一下,说道:瘸子,你怎么在这
王瘸子连忙低下头,不敢让李农夫认出自己就是
城隍爷,只是含糊地说:我……
我讨饭路过。
李农夫叹了口气:唉,这老天也不下雨,地里都干裂了,再不下雨,今年的小麦就没法种了。
王瘸子心里有些愧疚,他想说自己会让天下雨,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只好拍了拍李农夫的肩膀:会下雨的,你再等等。
说完,就一颠一跛地跑了。
下午的时候,王瘸子又去了城外的果园。赵老三正拿着竹竿,小心翼翼地驱赶着落在梨树上的麻雀。看到王瘸子,赵老三皱了皱眉:瘸子,你怎么跑到这来了别碰我的梨树!
王瘸子连忙说:我……
我就是路过,看看。你的梨树长得真好。
赵老三得意地笑了笑:那是,我这梨树可是精心照料的。就是怕刮风,这梨花一掉,今年就完了。
王瘸子心里更愧疚了,他又安慰道:不会刮风的,你放心。
从果园出来,王瘸子又去了沂河边。孙大胆正坐在船头,愁眉苦脸地看着水面。看到王瘸子,他不耐烦地说:瘸子,别在这捣乱,我正烦着呢!
王瘸子小声说:会刮风的,你再等等。
孙大胆白了他一眼:你要是能让刮风起,我就把这船给你!
王瘸子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悻悻地回到城隍庙。他坐在神坛上,心里别提多憋屈了。他本想帮大家,可现在却什么都做不了。
到了傍晚,天空依旧万里无云,没有下雨,也没有刮风。张老板的面粉倒是晒好了,他把面粉收进仓库,心里想着城隍爷本来就该保佑他,没必要特意去谢,就没去城隍庙。
李农夫见没下雨,以为城隍爷没答应他的请求,心里又急又气,也没去城隍庙。赵老三见没刮风,心里松了口气,可他觉得这是自己运气好,也没去谢城隍爷。孙大胆见还是没风,气得直跺脚,更没心思去城隍庙了。
王瘸子饿了一天肚子,看着空荡荡的贡桌,心里满是委屈。他躺在神坛下的棉絮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后悔自己当初不该一时冲动,想当什么城隍爷。
第七章:新的祈愿者与意外
第二天一早,王瘸子是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的。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瘸一拐地走到庙门口,打开门一看,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手里挎着一个布包,满脸焦急地站在门口。
城隍爷,求您开开门,救救我的女儿吧!
老妇人一见王瘸子,就
扑通
一声跪了下来,声音带着哭腔。
王瘸子连忙把老妇人扶起来,心里有些发慌。他还没从昨天的困境中缓过来,又遇到了新的祈愿者。老人家,您先起来,有话慢慢说。
老妇人被王瘸子扶进庙里,坐在神坛下的石凳上,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城隍爷,我姓刘,大家都叫我刘婆婆。我女儿今年十六岁,前几天突然得了怪病,高烧不退,还一直说胡话。城里的大夫都看遍了,开了不少药方,可就是不见好。我听说您老人家神通广大,求您救救我的女儿吧!若是能让她好起来,我就是砸锅卖铁,也给您献上最好的贡品!
王瘸子听了,心里更是犯难。他只是个乞丐,哪里会治病啊可他现在是
代理城隍,又不能说自己不会。他皱着眉头,琢磨了半天,才说:刘婆婆,你别着急,我会帮你想想办法的。你先回去,明天再来看看,说不定你女儿的病就好了。
刘婆婆见城隍爷答应帮忙,连忙磕了几个头,千恩万谢地走了。王瘸子看着刘婆婆的背影,叹了口气,心里满是无奈。他坐在神坛上,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没过多久,庙门外又走进一个人。来人穿着一身青色长衫,手里拿着一个算盘,看起来像是个账房先生。他是城里
兴隆号
货郎铺的掌柜,姓周。周掌柜一进庙,就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
城隍爷在上,
周掌柜声音急切,小人是城里‘兴隆号’货郎铺的周世昌。昨天我派伙计去乡下送货,回来的路上,货物被人偷了。那些货物是我准备运往邻县的,价值几十两银子,要是找不回来,我的铺子就完了。求您老人家指点迷津,帮我找回货物。若是能找回来,小人定给您献上十两银子,还有一整只烤猪!
王瘸子一听,头都大了。刘婆婆的女儿生病,他不会治病;周掌柜的货物被偷,他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他坐在神坛上,抓耳挠腮,半天说不出话来。
周掌柜见城隍爷不说话,心里有些着急:城隍爷,您倒是说话啊!求您一定要帮我这个忙啊!
王瘸子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说:周掌柜,你先回去吧,我会帮你留意的,说不定过几天你的货物就找回来了。
周掌柜虽然有些不放心,但也只能点点头,磕了个头,悻悻地走了。
王瘸子瘫坐在神坛上,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他看着怀里的金色令牌,心里琢磨着:这令牌到底有什么用啊要是能真的显灵就好了。
他把令牌拿出来,放在手心,嘴里念叨着:令牌令牌,显显灵,让刘婆婆的女儿好起来,让周掌柜的货物找回来。
可念了半天,什么动静都没有。王瘸子叹了口气,把令牌又揣回怀里。他觉得自己这个
代理城隍
当得太失败了,不仅没帮到大家,还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下午的时候,王瘸子决定再出去走走,看看能不能遇到什么转机。他一瘸一拐地来到城里,刚走到
兴隆号
货郎铺门口,就看到周掌柜正和几个伙计在门口商量着什么,脸上满是愁容。
王瘸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周掌柜,
他小声说,你的货物有消息了吗
周掌柜抬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还没有呢。我派了不少人去乡下找,可连一点线索都没有。
王瘸子想了想,说:周掌柜,你别着急,说不定小偷会把货物藏在什么隐蔽的地方,你再派人去偏僻的地方找找看。
周掌柜眼前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我这就派人去乡下的破庙、山洞里找找看。
说完,就急忙吩咐伙计去了。
王瘸子又一瘸一拐地来到刘婆婆家。刘婆婆家住在城边的一个小胡同里,房子破旧不堪。王瘸子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传来刘婆婆的哭声。
他推开门走进去,只见刘婆婆坐在床边,看着躺在床上的女儿,不停地抹眼泪。床上的女孩脸色苍白,嘴唇干裂,还在不停地说胡话。
王瘸子心里有些难受,他走到床边,摸了摸女孩的额头,滚烫滚烫的。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生病,母亲会用湿毛巾敷在他的额头上降温,还会给他熬姜汤喝。
刘婆婆,
王瘸子说,你去找块干净的布,用冷水浸湿,敷在你女儿的额头上,再熬点姜汤给她喝,说不定会有效果。
刘婆婆半信半疑地看着王瘸子:瘸子,这真的有用吗
你就试试吧,说不定会有奇迹呢。
王瘸子说。
刘婆婆点了点头,连忙去准备了。王瘸子坐在床边,看着女孩,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她能好起来。
过了一会儿,刘婆婆把湿毛巾敷在女孩的额头上,又端来一碗姜汤,小心翼翼地喂给女孩喝。没想到,过了一个时辰,女孩的高烧竟然退了些,也不怎么说胡话了。
刘婆婆喜出望外,对着王瘸子连连道谢:瘸子,太谢谢你了!你真是个好人!
王瘸子笑了笑:不用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他心里也有些高兴,虽然自己不会治病,但总算帮到了刘婆婆。他又嘱咐了刘婆婆几句,才一瘸一拐地离开了。
回到城隍庙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王瘸子刚走进庙门,就看到周掌柜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城隍爷,找到了!我的货物找到了!
周掌柜激动地说,我按照您的指点,派人去乡下的破庙里找,果然在一个破庙里找到了我的货物!太谢谢您了!
王瘸子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竟然真的帮周掌柜找到了货物。他心里有些高兴,又有些愧疚,因为自己并不是真的城隍爷,也没有什么神通。
找到了就好。
王瘸子说,你以后要多加小心,别再让货物被偷了。
周掌柜连连点头:是是是,我以后一定会多加小心的。明天我就把贡品给您送来!
说完,又磕了几个头,才兴高采烈地走了。
王瘸子坐在神坛上,心里五味杂陈。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误打误撞地帮了刘婆婆和周掌柜,可张老板、李农夫、赵老三和孙大胆的愿望,他还是没实现。
第八章:城隍爷归来与真相
第三天一早,王瘸子刚起床,就听到庙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他以为是有人来许愿,连忙爬上神坛,装出威严的样子。
可走进来的不是香客,而是城隍爷。城隍爷身穿官服,头戴乌纱帽,面容威严,一进庙就直奔神坛。
王瘸子看到城隍爷,心里一慌,连忙从神坛上下来,跪在地上:城……
城隍爷,您回来了。
城隍爷看着王瘸子,笑了笑:王满仓,这三天你当城隍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啊
王瘸子低着头,把这三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包括张老板、李农夫、赵老三、孙大胆、刘婆婆和周掌柜的祈愿,还有自己怎么误打误撞帮了刘婆婆和周掌柜,却没帮到张老板他们。
城隍爷听了,点了点头:你能帮到刘婆婆和周掌柜,也算是不错了。不过,张老板他们的愿望,你为什么没实现啊
王瘸子叹了口气:他们的愿望互相矛盾,我实在没办法满足啊。张老板要晴天晒面,李农夫要下雨犁田,赵老三怕刮风,孙大胆却盼着刮风,我怎么才能同时满足他们呢
城隍爷笑了笑:这有什么难的你白天让太阳出来,让张老板晒面;晚上再下雨,滋润李农夫的田地。至于风,你让风只吹沂河,不吹赵老三的果园,这样孙大胆的船能走,赵老三的梨花也不会被吹落。这么简单的办法,你怎么就想不到呢
王瘸子一听,恍然大悟: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真是太笨了。
城隍爷拍了拍王瘸子的肩膀:不是你笨,是你没有用心去想。当城隍,不仅要心怀百姓,还要懂得灵活变通,这样才能满足大家的愿望。
王瘸子点了点头,心里有些愧疚:城隍爷,对不起,我没帮您办好差事。
没关系,
城隍爷说,你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算是有收获了。这三天,你也辛苦了,我说话算话,赏你一场富贵。
说着,城隍爷从怀里拿出一个钱袋,递给王瘸子:这里面有一百两银子,你拿着这笔钱,去做点小生意,别再乞讨了。
王瘸子看着钱袋,心里满是感动:城隍爷,谢谢您。可是,我不能要您的钱。我知道自己不是当城隍的料,还是继续当我的乞丐吧。
城隍爷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倒是个老实人。既然你不想要这笔钱,那我也不勉强你。不过,你要是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求我。
王瘸子点了点头,对着城隍爷磕了三个头:谢谢城隍爷。
城隍爷又说:对了,还有一件事。刘婆婆的女儿之所以能好起来,是因为你的提醒;周掌柜的货物之所以能找回来,是因为你的指点。其实,你不用依靠神力,也能帮到别人。只要你心怀善意,愿意去帮助别人,你就是自己的‘城隍爷’。
王瘸子听了,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原来帮助别人不需要什么神力,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去付出,就能帮到别人。
城隍爷说完,化作一道金光,回到了神像里。王瘸子看着城隍神像,心里满是敬畏。他站起身,对着神像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从那以后,王瘸子再也不羡慕城隍爷的生活了。他依旧每天出去乞讨,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为了自己的温饱,而是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会把讨到的馒头分给流浪的孩子,会帮老人挑水,会帮店铺打扫卫生。
城里的人都知道了王瘸子的善良,大家都愿意帮助他。有人给他送衣服,有人给他送食物,还有人想帮他找份工作。可王瘸子都拒绝了,他说:我习惯了乞讨的生活,只要能帮到别人,我就很满足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瘸子依旧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却觉得很快乐。他时常会想起那次扮城隍的经历,每次想起,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然后感叹一句:原来帮助别人,比当神仙还快乐啊!
第九章:意外的转机
几年后的一个春天,青州府遭遇了一场大旱。连续一个月没下雨,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河里的水也快干了。城里的百姓都慌了,纷纷来到城隍庙许愿,求城隍爷降雨。
王瘸子看着焦急的百姓,心里也很着急。他想起了几年前城隍爷教他的办法,于是,他走到神坛前,对着城隍神像说:城隍老哥,如今百姓们遭遇大旱,您就降场大雨吧。要是您不方便,我愿意替您想想办法。
当天晚上,王瘸子做了一个梦。梦里,城隍爷对他说:王满仓,你有心帮助百姓,我很欣慰。如今大旱,百姓们苦不堪言,你可以用我当年教你的办法,帮百姓们解决困难。记住,只要心怀百姓,就能创造奇迹。
王瘸子从梦中惊醒,心里有了主意。第二天一早,他就召集了城里的百姓,对他们说:大家别着急,我有办法让天下雨。我们可以在城外的山上挖一条水渠,把山里的泉水引到田里,这样就能缓解旱情了。
百姓们听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大家纷纷拿起工具,跟着王瘸子去城外的山上挖水渠。王瘸子虽然左腿残疾,但他却干得很卖力,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水渠终于挖通了。山里的泉水顺着水渠流到田里,滋润了干涸的土地。百姓们都高兴坏了,纷纷对着王瘸子道谢。
瘸子,太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们今年就没收成了。
是啊,瘸子,你真是我们的救星啊!
王瘸子笑了笑:不用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青州府,知府大人也知道了王瘸子的事迹。知府大人很欣赏王瘸子的善良和智慧,于是派人把他请到了府衙。
王满仓,
知府大人说,你帮助百姓解决了旱情,立了大功。我想任命你为青州府的义仓管理员,负责管理义仓的粮食,帮助那些贫困的百姓。你愿意吗
王瘸子愣了一下,随即激动地说:谢谢知府大人!我愿意!我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信任。
就这样,王瘸子成了青州府的义仓管理员。他每天都很忙碌,要登记粮食的进出,要给贫困的百姓发放粮食,还要帮助百姓解决各种困难。可他却觉得很充实,很快乐。
他把义仓管理得井井有条,粮食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他还经常自己掏腰包,给那些特别贫困的百姓买衣服、买食物。百姓们都很尊敬他,都亲切地叫他
王管事。
第十章:幸福的晚年
王瘸子当了义仓管理员后,日子过得很安稳。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四处乞讨,而是有了固定的收入,有了自己的住处。可他依旧保持着善良的本性,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天,王瘸子在街上遇到了刘婆婆。刘婆婆的女儿已经嫁人了,日子过得很幸福。刘婆婆看到王瘸子,高兴地说:王管事,真是谢谢你当年救了我的女儿。现在我的女儿过得很好,还经常念叨你呢。
王瘸子笑了笑:不用谢,那都是我应该做的。看到你女儿过得好,我也很高兴。
又过了几天,王瘸子遇到了周掌柜。周掌柜的货郎铺生意越做越大,已经开了好几家分店。周掌柜看到王瘸子,连忙上前打招呼:王管事,好久不见啊!当年多亏了你,我才能找回货物,我的铺子才能有今天的规模。我一直想谢谢你,可就是找不到你。
王瘸子说:不用谢,都是过去的事了。看到你的生意这么好,我也替你高兴。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瘸子渐渐老了。他的左腿越来越不方便,走路也越来越慢。知府大人见他年纪大了,想让他退休养老,可王瘸子却拒绝了。他说:只要我还能动,我就想继续帮助百姓。
直到王瘸子七十岁那年,他的身体实在不行了,才不得不退休。百姓们都很舍不得他,纷纷来看望他,给他送吃的、送喝的。知府大人也来看望他,还给他送了一笔养老金。
王瘸子的晚年过得很幸福。他住在百姓们为他准备的小院子里,院子里种满了他喜欢的野菊。每天早上,他都会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晒晒太阳,看看书。下午的时候,他会去街上散步,和百姓们聊聊天。
有一天,王瘸子坐在院子里,看着盛开的野菊,想起了当年在城隍庙的生活。他想起了城隍爷的教诲,想起了自己帮助过的人,想起了百姓们对他的好。他忍不住笑了,笑得很满足。
他知道,自己虽然只是个普通的乞丐,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用自己的善良和努力,帮助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和爱戴。他觉得自己的一生很有意义,很值得。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王瘸子的身上,也洒在院子里的野菊上。王瘸子闭上眼睛,脸上带着微笑,静静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他知道,只要心怀善意,走到哪里都能收获温暖。
这天午后,王瘸子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院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孩童笑声。他抬头一看,只见几个穿着棉袄的孩子,手里拿着糖葫芦和风车,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为首的是周掌柜的小孙子,名叫周小福,今年六岁,虎头虎脑的,很是可爱。
王爷爷!王爷爷!
周小福跑到王瘸子面前,举起手里的糖葫芦,我爷爷让我给您送糖葫芦来,说这是您以前最爱吃的!
王瘸子笑着接过糖葫芦,摸了摸周小福的头:谢谢你啊,小福。你爷爷最近身体怎么样啊
我爷爷身体好着呢!
周小福得意地说,他还说,等过几天天气暖和了,就带您去城外的果园摘梨呢!
王瘸子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好啊,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其他几个孩子也围了过来,有的给王瘸子递上刚摘的野菊花,有的给王瘸子表演翻跟头。王瘸子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日子。那时候,他也像这些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可后来家道中落,又遭遇意外,才沦为乞丐。可他不后悔,因为他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也用自己的善良帮助了很多人。
孩子们玩了一会儿,就被各自的家人叫走了。临走前,周小福还特意叮嘱王瘸子:王爷爷,您要好好保重身体,我明天再来看您!
王瘸子笑着点头,目送孩子们离开。他拿起孩子们送的野菊花,放在鼻子前闻了闻,淡淡的花香萦绕在鼻尖,让他心里格外舒畅。
傍晚的时候,刘婆婆也来了。她手里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烙好的葱花饼。王管事,
刘婆婆把布包递给王瘸子,我今天烙了点葱花饼,你尝尝,还是当年的味道。
王瘸子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金黄的葱花饼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他拿起一块,咬了一口,酥脆可口,满满的都是回忆。刘婆婆,您的手艺还是这么好。
刘婆婆笑了笑:你喜欢就好。我女儿今天回娘家了,她还说要来看你呢,可家里临时有事,就先回去了,让我给你带个好。
替我谢谢她。
王瘸子说,告诉她,有空了就来家里坐坐,我还想听听她这些年的生活呢。
刘婆婆点了点头,又和王瘸子聊了一会儿家常,才起身离开。临走前,她还特意嘱咐王瘸子:天快冷了,你要多穿点衣服,别着凉了。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跟我说。
王瘸子看着刘婆婆的背影,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自己虽然没有亲人,可这些百姓,早已把他当成了家人。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王瘸子的身体虽然越来越差,可他的心情却一直很好。每天都有人来看望他,给他送吃的、送喝的,陪他聊天解闷。知府大人也经常派人来看望他,询问他的身体状况,还给他送来珍贵的药材。
这年冬天,青州府下了一场大雪。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把整个青州府都变成了白色的世界。王瘸子的院子里也积满了雪,银装素裹,格外美丽。
王瘸子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雪景,想起了当年在城隍庙的日子。那时候,每到冬天,城隍庙就格外寒冷,他只能蜷缩在旧棉絮里,冻得瑟瑟发抖。可现在,他住在温暖的屋子里,有吃有穿,还有这么多人关心他。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虽然经历了很多苦难,可也收获了很多幸福。
傍晚的时候,周掌柜带着周小福来了。周掌柜手里提着一个暖炉,周小福手里拿着一个雪人。王爷爷,
周小福把雪人递给王瘸子,这是我堆的雪人,你看,像不像你当年在城隍庙门口种的野菊花
王瘸子看着雪人,雪人头上插着几朵干枯的野菊花,虽然有些滑稽,可却充满了童趣。他笑了笑:像,太像了。小福,谢谢你。
周掌柜把暖炉放在王瘸子身边,说:王管事,天这么冷,你把暖炉放在身边,暖和暖和。我还让伙计给你炖了点羊肉汤,一会儿就送来。
王瘸子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感激。他知道,这些人对他的好,不是因为他当年扮过城隍,也不是因为他后来当了义仓管理员,而是因为他用自己的善良,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夜深了,雪还在下。王瘸子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棉被,手里握着周小福送的雪人。他想起了城隍爷的话:只要你心怀善意,愿意去帮助别人,你就是自己的‘城隍爷’。
他觉得,自己做到了。
第二天一早,当百姓们来看望王瘸子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脸上还带着微笑。他的手里,还紧紧握着那个雪人,雪人头上的野菊花,依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百姓们都很伤心,纷纷为他送行。知府大人也亲自来了,还为他写了一副挽联:一生清贫,却怀赤子之心;两袖清风,终得百姓爱戴。
百姓们把王瘸子葬在了城外的山坡上,那里可以看到整个青州府的景色,也可以看到他当年种的野菊花。每年春天,野菊花盛开的时候,百姓们都会来这里看望他,给他献上一束野菊花,说说这一年青州府的变化。
很多年以后,青州府的百姓还在流传着王瘸子的故事。他们会告诉自己的孩子,曾经有一个乞丐,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扮了三天城隍。虽然他没有什么神力,却用自己的善良帮助了很多人,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而那座破败的城隍庙,也因为王瘸子的故事,被百姓们重新修缮。朱红的庙门重新刷了漆,庙顶的瓦片也换了新的,城隍神像也重新镀了金。百姓们都说,这座城隍庙,不仅供奉着城隍爷,还供奉着一个善良的
乞丐城隍。
每当有人来城隍庙许愿的时候,都会想起王瘸子的故事。他们会告诉自己,帮助别人不需要什么神力,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去付出,就能成为自己的
城隍爷,也能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夕阳下,修缮一新的城隍庙熠熠生辉,庙门口的野菊花迎风绽放,仿佛在诉说着那个关于善良与温暖的故事,也在见证着青州府百姓们幸福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