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开局收音机厂,你让我造相控阵? > 第68章 造假三兄弟

青年停在一栋看起来颇为整洁的砖房前。
这栋房子与周围那些破败的工棚形成鲜明对比。
白色的墙面虽然有些泛黄,但没有明显的污渍,门前的小院子也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大哥!大哥!”
青年还没进门就开始大声喊叫,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急躁和愤怒。
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身材中等,穿着一件蓝色工装,脸庞方正,眼神很有神采。
看到青年身后跟着的林涛和王红林,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建设,怎么了?火急火燎的成什么样子?”
男人的声音很沉稳,带着长兄的威严。
看来就是青年口中的“大哥”了。
“大哥,有人说他们的随身听比咱们做的还好!”
青年指着林涛,脸涨得通红。
“我不信,就带他们来比比看!”
“你把货都带回来了?”
男人的目光在林涛和王红林身上扫了一遍,然后看向青年手里的蛇皮袋。
“嗯,我要让他们看看咱们的技术!”
“那就进来吧。”
男人没有多说什么,侧身让开门口。
走进院子,林涛发现这里确实收拾得很整洁。
地面用水泥铺得平平整整,墙角摆放着几盆绿植,虽然品种普通,但养得很精心。
院子一角还搭了个简易的凉棚,下面放着一张小桌子和几把椅子。
“我叫李建国。”
男人主动伸出手。
“刚刚听建设说,你们也在做随身听?”
“对,我们刚进入这个行业。”
林涛握了握他的手,感觉到对方手掌的厚实和力量。
这时,从屋里又走出一个人,年纪看起来比李建国小一些,但比那个青年要大。
他同样穿着一件蓝色的工作服,衣服上只能模糊的看见“技校”两个字,前面其他的字已经被洗的看不清楚了。
“建军,你也来一起看看吧。”
李建国对刚出来的人说道。
“建设今天带了两个同行过来。”
李建军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只是用审视的目光看着林涛他们两个。
“你们想看我们的生产过程?”
李建国问道。
“当然,我们想学习学习嘛。”
林涛装作很谦虚的样子。
李建国带着他们走向房子后面的一间平房。
推开门的一瞬间,林涛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这间不到三十平方米的房间里,竟然井井有条的组成了一条小型的“生产线”。
墙边的工作台上,整齐的摆放着各种工具:游标卡尺、螺丝刀、电烙铁、万用表,甚至还有一台简易的示波器。
每一件工具都擦拭得很干净,摆放得井井有条。
电路板、外壳、各种零件都被分门别类的摆放着,旁边还有手绘的电路图和结构图。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室。”
林涛走到工作台前,仔细看着那些手绘的图纸。
线条虽然不如工厂里的标准图纸那么规范,但每一个细节都标注得很清楚。
从电路的走线到机械结构的尺寸,甚至连一些细微的工艺要求都有备注。
“这些图都是你们自己画的?”
王红林忍不住问道。
“当然。”
二哥李建军终于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
“不搞清楚原理,怎么能做出好东西?”
李建国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自豪。
“从设计到加工,全部都是我们手工完成的。”
林涛仔细观察着电路板的细节。
虽然处理比较粗糙,但关键位置都控制得很好。
而且一些电子元件的平替,里面蕴含着他们三兄弟的独到见解。
这需要相当的技术功底和耐心。
“你们三个人就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林涛还是有些不信。
“我负责设计和总装,老二建军负责机械加工,三弟建设负责销售。”
李建国点点头。
“你好好看看我们的产品,质量绝对不差。”
建设这时从蛇皮袋里拿出一台他们生产的随身听,有些不服气的递给林涛。
林涛接过那台机器,考虑到他们的生产条件,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容易了。
“你们能做到这种程度,做的很不错。”
林涛由衷的说道。
“还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真的很了不起。”
听到林涛的话,三兄弟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得意的表情。
“那你们的产品呢?”
李建国问道。
“能让我们也看看吗?”
林涛从帆布袋里拿出一台已经拆封的随身听,递给李建国。
李建国接过机器,先是从外观上仔细观察,然后打开卡带仓,检查内部结构。
他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这个做工……”
他停顿了一下,又仔细看了看。
“确实比我们的要精细,已经和原厂的不相上下。”
二哥也凑过来看,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我能拆开看看吗?”
李建国问道。
“当然可以。”
林涛点头同意。
李建国小心翼翼的用螺丝刀拆开外壳,露出里面的电路板。
看到那块规整的双面电路板和精密的元器件布局,三兄弟都愣住了。
“这个电路板的工艺,我们根本做不出来,正规厂家也就不过如此了。”
二哥的声音有些颤抖。
“还有这些元器件,都是进口的吧?”
李建国指着电路板上的几个关键芯片。
林涛点了点头。
“核心器件确实是进口的。”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三兄弟围着那台拆开的正品随身听,脸上的表情复杂而专注。
建设原本的不服气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敬畏的神情。
“你们是从哪个厂家进的货?”
李建国终于开口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恳切。
眼睛里还有对知识和先进工艺的渴望。
林涛没有回答他的话,他看着眼前这三个人,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
他们用最简陋的设备,最相对原始的方法,竟然能仿制出功能基本完整的随身听。
这需要多少的钻研精神和技术天赋?
林涛从最开始对造假的愤怒,现在已经开始转化成了爱才之心。
如果这三兄弟能够为自己所用,四车间里又能多出几员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