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别走啊!”
宇文成龙见这些人骑着马离开,内心充满了绝望。
有人带着,他好歹能混口吃的。
可是现在他只有一个人,能不能熬过今晚都另说。
“小公鸡点到谁就选谁。”
不知去往何处,宇文成龙干脆就让天来选。
他一番瞎点之后,往东南行进,正是高句丽王城,平壤的位置。
另一边,辽东城内,苏信正调兵遣将。
掌控了这座城,等于在高句丽腹地扎下了根,进可攻退可守。
“于老将军,你率一部往北,进攻扶余城的高句丽势力。”
“麦老将军,你带另一步往东,牵制纥升骨城的注意力。”
“单雄信、罗成,随我往南,直逼平壤外围。”
苏信指着地图,有条不紊地布置着各路兵马的行进路线与作战任务。
于仲文和麦铁杖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
苏信的部署周密妥当,毫无差错。
二人抱拳领命,很快便带着兵马各自出发。
士族的私兵也被分散,苏信带着一部分私兵,向着平壤方向进发。
一时间,隋军兵分三路,如三把利刃插入高句丽各地。
即便兵力分散,三路大军依旧势如破竹,所到之处,高句丽的抵抗难以抵挡。
可没过多久,高句丽人便摸出了破解隋军攻势的法子。
只因杨广曾言,若高句丽人负隅顽抗,待城破后定要尽数斩杀。
倘若主动归降,为彰显大隋的大国之威,便不可再行攻打。
除了苏信这边全然不顾杨广的规矩,于仲文、麦铁杖等其他路的将领,谁有胆量忤逆君命?
于是,每当隋军快要破城之际。
高句丽人便假意归降,于仲文等人只能按规矩将消息传回后方。
而趁着这消息往返的间隙,高句丽人抓紧加固城池、调派援兵,随后便翻脸拒绝投降。
这般往复几次,战机一次次被贻误,隋军反倒打得束手束脚,攻势屡屡受阻。
很快,苏信便收到了于仲文之子带来的诉苦书信。
信中满是无奈,字里行间都透着对苏信在时的怀念。
那时,他们有苏信发布命令,大可不必顾忌杨广的命令,只管放开手脚厮杀。
“奶奶的,这帮孙子是拿我们当
bug卡呢!”知晓了来龙去脉,苏信忍不住无奈地笑出了声,“高句丽人行啊,是真行。”
“侯爷,您得帮着拿个主意啊。”
于仲文之子匆匆赶来,脸上满是焦急,语气带着恳求。
“我们实在没有侯爷您的胆量,更没有陛下对您那般恩宠,实在不敢违抗命令啊。”
苏信眉头紧锁,思忖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声音陡然转厉。
“从今日起,只要是高句丽人,降也杀,不降也杀!”
“侯爷,当真如此?”于仲文之子听后又惊又喜,连忙追问道,生怕自己听错了。
“这是本侯的信物。”
苏信解下腰间的玉佩递过去,“就让你父亲这么做,若出了事,责任全甩到本侯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