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杨勇权倾朝野,中枢各官署都有他的人。
沈平进入官场,肯定会被杨勇进行打压。
所以孟柏瀚给沈平讨要自主选择权,便是在为他提前规避风险,为他今后铺路。
杨勇眉头紧皱,面色阴沉,忙反驳道:“陛下,孟祭酒此言,臣万万不能同意,“官有定制、选有常法”,一切都是有规章制度,有法可依,有制可行的,怎么能轻易破坏?”
“沈平写出一篇策论,便可以令他自主选择官署?那吏部权威将遭受极大削弱!那吏部今后如何按照规章制度,约束百官?所以此举臣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杨勇不是傻子,他怎么能看不穿孟柏瀚的用意?孟柏瀚这是在给沈平铺路。
孟柏瀚其实也确实是这样想的。
因为他在沈平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无畏、真诚、勤奋、刻苦,最主要的是能体恤百姓疾苦,肯为百姓着想。
这在孟柏瀚眼中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大部分国子监学子和朝廷官吏所缺失的。
一位无法体恤百姓疾苦的官吏,即便再有才华,也不过是朝廷的政治工具而已。
孟柏瀚早已对沈平生出爱才之心,他希望沈平能成为一位为国为民的权臣,实现他都未曾实现的梦想的。
不过他不在朝中当权,如今能为沈平做的只有这么多。
但孟柏瀚清楚,如果沈平无法在朝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那是楚国百姓的损失。
所以他才会替沈平提出来这样的要求。
“左相。”
孟柏瀚转头看向杨勇,沉吟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没有什么规矩和制度是死的!”
宋武附和道:“没错!孟祭酒说的没错!左相你是不是故意针对沈平啊?!若是你儿子杨震有此赏赐,你会反对?”
“胡言乱语!”
杨勇严肃起面容,义正词严道:“老夫身为朝廷左丞相,自然要以大局为重,以朝廷利益为主!岂能因私废公!”
此话落地。
“哈哈哈!”
宋武忍不住大笑出声,“以大局为重!以朝廷利益为重!岂能因公废私!”
说着,他看向杨勇,沉声道:“左相!这些话,你是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呢!?”
杨勇闻言,怒发冲冠,气势汹汹道:“宋武!你莫要太过分!某家为朝廷殚精竭虑,尽心竭力,怎么不好意思说出口!!!”
说着,他沉声道:“再者说?一篇策论就能说明沈平有真才实学吗?这是不是片面了些?!”
砰!
楚皇怒拍桌案,沉声道:“好了!全都给朕闭嘴!”
说着,他站起身来,“朕倒是感觉孟祭酒此言有几分道理!那就按照孟祭酒的意思办!”
杨勇气急败坏,怒不可遏,“陛下!”
“好了!”
楚皇怒气冲冲道:“左相你有如此精力,如此为国为民的心,就不要放在这种小事之上,江南还有成千上万的百姓等着你去救呢!江南洪患,百姓受灾,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朕都没见你急!”
“今日朕要赏赐沈平,你却如此着急!你真的是以大局为重吗!?你要真的是以大局为重,那就拿出来些实际行动!别光在这里打嘴仗!沈平朕赏赐定了,朕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