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柏瀚前来御书房求见楚皇,令众人感到吃惊。
杨勇虽然同样感觉意外,但并未放到心上。
既然楚皇选择跟他对抗到底,那他也不用再顾及什么面子。
现如今跟他同盟的世家和开国权贵很多,所以他也不怕楚皇能将自己怎么样。
杨勇这次已经打定主意,江南水患他绝不带头捐钱捐粮。
他要让楚皇知道,楚国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楚皇若是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那就要付出代价。
宋武则是冷眼看着杨勇。
他发誓有朝一日,要亲手砍下杨勇这奸臣的脑袋。
与此同时。
国子监祭酒孟柏瀚从御书房外走了进来,揖礼道:“老臣孟柏瀚,参见陛下。”
楚皇微微点头,“孟祭酒不必多礼,不知你前来见朕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孟柏瀚将策论呈递上前,“陛下,老臣这有一份治理江南洪患的举措,不知道能否帮到陛下。”
听闻此话。
楚皇和一众大臣又是一惊。
因为孟柏瀚从来没有主动参与过朝廷政务。
今日他竟送来一份治理江南水患的举措,着实令众人惊讶。
孟柏瀚得知杨勇等一众官吏在御书房内,也并未明说策论来历,而且还偷偷将沈平的名字折了起来。
楚皇急忙将沈平那份考卷接了过来,“好!既然是孟祭酒送来的举措,朕一定要好好看看。”
说着,他扫视周围一众大臣,“尔等也过来看看,孟祭酒这举措如何。”
随后宋武和杨勇众人纷纷前来。
楚皇看着考卷,赞叹道:“孟祭酒,你这翰林体写的是越发好了。”
孟柏瀚只微微拱手,并未说话。
不过当楚皇着眼于策论上的内容时,眼眸瞪大,面露震撼。
他看着这片策论,越发感觉,孟柏瀚不入朝为官,乃是朝廷的损失。
他这举措,可比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吏提出来的举措,强太多了。
其他大臣同样惊讶的合不拢嘴。
“真不愧是孟祭酒,针对洪患后的饥、疾、乱、失田,分别做出了开仓放粮、用药防瘟、宽以待民与核田均税的对策,而且还给出了详细的举措,确实妙极。”
“孟祭酒高明,不仅仅是要解决事情,而且想要安民心。”
“这才是陛下常说的以民为本,若朝廷按照如此举措进行救民,那灾民怎么可能还会对朝廷有意见?”
“以工代赈?这个思路真是不错,既解决了粮食问题,又解决了劳力短缺的问题,简直是一举两得。”
一众大臣纷纷夸赞着这篇策论。
杨勇看着,都不禁感叹孟柏瀚的能力,不由惊叹道:“这还真是救民的经世致用之良策。”
“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