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为民的老照片被张建军随手扔进抽屉,与那些泛黄的威胁纸条作伴。
父辈的荣光救不了子辈的罪孽,冯涛余孽的垂死挣扎也已被彻底掐灭。
红星轧钢厂的内患肃清,克虏伯设备顺利投产,厂里生产报表上的数字节节攀升。
一切似乎都走上了正轨。
但张建军看着系统界面上那个255元的余额,却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点钱,应付鸡毛蒜皮的小查询尚可,但距离他脑海中那些真正能改变格局、甚至撬动时代的“高级选项”,依旧是遥不可及的鸿沟。
只靠工资和那点“合理化建议”奖金,积累速度太慢了!
他需要新的、更庞大的财源,一个符合时代背景,又能合理掩盖巨额资金流入的渠道。
意识沉入系统,这一次,张建军没有直接搜索具体物品,而是将意念聚焦在那个幽深的“高级权限”预览区,传递出一个强烈的需求:
“筛选:基于当前时代背景(1969年,华国),可快速获取合法巨额利润,且能合理解释来源、便于我亲自掌控的商业项目或物资信息。”
系统界面光芒流转,无数超越时代的信息洪流般刷过,最终定格在三个高亮选项上:
1“沿海特定区域近期走私电子表(港货)市场缺口及安全交易渠道:利润300-500,消耗:15元。”
2‘的确良’布料南方小型私营作坊生产工艺(瑕疵率低版)及初期销售网络:利润稳定,长期回报高,消耗:25元。”
3“北方某老矿区边缘带浅层优质焦煤矿脉精确坐标(易开采,小型):转手信息或初期开采权利润巨大,消耗:40元。”
电子表?利润高但风险太大,与他明面上的身份严重冲突,容易授人以柄。
的确良布料?利润稳定但来钱慢,且需要投入管理精力。
焦煤矿脉?
张建军目光锁定第三个选项,红星轧钢厂就是耗煤大户,国家对煤炭需求极大。
一座易开采的浅层优质焦煤矿,其价值…而且,这信息来源可以推诿于偶然发现的地质资料或民间老矿工线索,完全合理!
“确认购买选项三!”账户跳动:255→
215。
大量信息瞬间涌入:精确到经纬度的坐标点,矿区地质构造简图,煤层厚度、品质数据分析,甚至包括周边村庄关系和初期开采的简易技术要点!
更重要的是,信息末尾附带了系统生成的完美“合理化”剧本——如何偶然从一本旧地质杂志和一位已故老矿工的零星笔记中拼凑出这条线索。
“宋卫国!”
“到!”
“准备一下,明天一早,跟我去北边山里‘实地考察’几天,叫上陈卫国,他身手好。对外就说调研厂里新设备对本地煤质的需求。”张建军下令。
“是!”
……
几天后,张建军带着风尘仆仆的宋卫国和陈卫国返回轧钢厂。
直接走进杨厂长办公室,张建军将一份措辞严谨的“地质调查报告”和几块乌黑发亮、品质极佳的煤样放在桌上。
“杨厂长,这次下去调研,偶然有了重大发现。”张建军语气平静,指着报告和煤样,“在邻省老鸹岭一带,根据一些零星地质资料和当地老矿工的线索,我们可能发现了一条极具开采价值的优质浅层焦煤矿脉!这是初步样本和坐标。”
杨厂长拿起煤样,掂量了一下,又看了看报告,眼睛猛地亮了:“建军!这…这煤质太好了!比我们现在用的强太多了!储量预估怎么样?开采难度呢?”
“根据初步勘测,储量可观,且埋藏浅,剥离层薄,非常适合初期小型露天开采。”
“如果能拿下开采权,不仅能彻底解决我们厂自身的焦煤供应,多余部分供应给兄弟单位或者上交国家,都是巨大的贡献和利润!”张建军沉声道。
“好!好啊!建军!你可是立了大功了!”杨厂长激动地拍着桌子,“我马上向上级打报告!成立筹备组!你牵头!要人给人,要设备我想办法调拨!必须把这个矿拿下来!”
消息很快传遍了厂区和四合院。
“听说了吗?张副厂长又立大功了!发现个大煤矿!”
“我的老天!咱们厂以后不缺煤了?”
“何止不缺!听说那煤好得能出口换外汇!”
“张厂长这本事…真是神了!”
院里,二大妈训斥刘光福的声音都高了八度:“…瞧瞧人家张厂长!再看看你!能有人家一根手指头本事,我死了都能闭眼!”
刘光福缩着脖子,屁都不敢放一个。
秦淮茹晾衣服的手顿了顿,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后院方向,默默叹了口气,继续用力抻平衣服上的褶皱。
陈卫国穿着保卫科制服巡逻时,腰板挺得更直了。
王主任笑得合不拢嘴,见人就夸:“我就说建军是干大事的人!”
张建军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厂区忙碌的景象。
系统界面上,215元的余额仿佛在无声跳动。
矿山的发现,只是第一步。
它将成为一个强大的资金池,完美洗白未来系统的大额支出。
抽屉里,那张周为民父亲的老照片静静躺着。
旧的威胁已清除,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