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叫何小满,今年八岁,住在青石镇最破的那条巷子里。
巷子里住的都是穷人,可就算是穷人,也没人比我更穷了。我住的那间屋子,房顶漏雨,墙上有洞,冬天的时候,风呼呼地往里灌。
我没有爹娘。
村里人说我是从山里捡来的,谁捡的已经没人记得了。反正从我懂事起,就一个人过日子。
饿了就去各家各户门口站着,运气好的时候,好心的婶子会给我一个窝头,或者一碗剩菜汤。运气不好的时候,就只能饿着肚子睡觉。
我最羡慕的是住在巷子口的陈家。
陈大叔做豆腐的手艺好,家里虽然不算富裕,但一日三餐总是不愁的。陈婶子性子温和,经常会在门口叫住路过的我,塞给我几块豆腐渣饼。
他们有个女儿叫陈小雅,比我大两岁,长得白白净净的,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
我经常躲在墙角看她跟她爹娘说话,看她撒娇的样子,看陈大叔摸她头发的样子,看陈婶子给她梳辫子的样子。
我想,如果我也有爹娘就好了。
可惜陈小雅不喜欢跟我玩。她嫌我脏,说我身上有味道,还说我的衣服破得像乞丐。
我不是乞丐,我只是没有新衣服穿而已。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破屋子里,看着屋顶上的那个大洞,心里想着,如果能有个娘就好了。
就在这时候,外面传来了哭声。
我推开门一看,是住在巷子中间的王婶子在院子里哭。
王婶子的男人前年病死了,留下她一个人带着儿子小虎过日子。小虎今年十二岁,是个机灵的孩子,经常帮别人跑腿赚几个铜板。
可是今天,小虎出去给人送东西,在路上被马车撞了。
人没了。
王婶子哭得撕心裂肺,声音传遍了整条巷子。邻居们都围过来安慰她,可她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我看着王婶子,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她没有孩子了,我没有娘。这不正好吗
第二天一早,我就跑到王婶子家门口,怯怯地喊了一声:王婶子。
王婶子抬起头看我,眼睛红肿得像桃子。
我鼓起勇气说:王婶子,小虎哥哥没了,你要不要收我当儿子
王婶子愣了一下,然后突然站起来,抡起扫帚就往我身上招呼:滚!你这个没良心的小畜生!我儿子尸骨未寒,你就来咒我!滚!
我被打得抱头鼠窜,心里委屈得不行。
我没有咒她啊,我只是想有个娘而已。
第二章
王婶子不要我,我也不灰心。
青石镇这么大,总会有人需要孩子的。
我开始在镇上转悠,看哪家没有孩子,或者孩子少的。
转了三天,我发现了一个好目标。
住在东街的李铁匠,四十多岁了,膀大腰圆的,打铁的手艺远近闻名。可他结婚十多年,老婆肚子一直不争气,没生出个孩子来。
李铁匠的老婆张婶子,人很好,经常会给街上的孩子一些吃的。
我觉得他们会要我的。
那天下午,我洗了把脸,把头发梳得整齐一些,然后跑到李铁匠的铺子里。
李铁匠正在打一把菜刀,铁锤在他手里上下飞舞,叮叮当当的声音很好听。
我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然后喊道:李叔叔。
李铁匠停下手里的活儿,抬头看我:小满啊,有什么事吗
我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李叔叔,我给你当儿子好不好
李铁匠愣住了,手里的铁锤差点掉在地上。
这时候张婶子从后院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水。她听见我的话,也是一脸惊讶。
小满,你说什么张婶子走到我身边,蹲下来看着我。
我说我给你们当儿子。我认真地重复了一遍,李叔叔,张婶子,你们没有孩子,我没有爹娘,我们正好可以凑成一家人啊。
张婶子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她伸手摸了摸我的头:孩子,你......
我很乖的。我赶紧说道,我会帮你们干活,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李叔叔打铁的时候,我可以帮忙拉风箱。张婶子做饭的时候,我可以帮忙烧火。
李铁匠和张婶子对视了一眼。
张婶子眼中有泪光闪烁,她轻声说道:小满,不是我们不想要你,只是......
只是什么我着急地问。
李铁匠叹了一口气:小满,收养孩子不是小事。我们要考虑很多东西,比如钱,比如......
我不要钱的。我连忙说道,我只要有口饭吃就行了。真的,我很容易养活的。
张婶子的眼泪流了下来:孩子,不是这样的......
就在这时候,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哟,这不是小满吗怎么跑到李铁匠家来了
我转头一看,是住在西街的孙婶子。她是个出了名的长舌妇,最爱传闲话了。
我......我还没说完,孙婶子就继续说道:小满,你不会是想让李铁匠收养你吧哈哈,你这孩子倒是聪明,知道挑有钱的。
李铁匠和张婶子的脸色都变了。
孙婶子继续添油加醋:不过啊,李铁匠,你可要想清楚了。这孩子来路不明,谁知道是什么来头万一将来出了什么事,你们可担待不起。
我看到李铁匠眉头皱了起来,心里一沉。
张婶子也有些犹豫了。
孙婶子见状,更加起劲了:再说了,养儿防老,这话说得没错。可这孩子不是你们亲生的,将来你们老了,他会孝顺你们吗说不定到时候跑了,留下你们两个老的没人管。
我急了,大声说道:我不会跑的!我会孝顺爹娘的!
可是李铁匠和张婶子看我的眼神已经变了。
孙婶子得意地笑了:小满啊,不是婶子说你,你这样挨家挨户地去求人收养,算什么事啊传出去多难听。
我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张婶子心软,想要安慰我,可李铁匠拉住了她。
小满,你回去吧。李铁匠说道,我们...我们还要再考虑考虑。
我知道,这是拒绝了。
我抹了抹眼泪,转身跑了。
第三章
从李铁匠家跑出来后,我躲在一个墙角里哭了很久。
为什么找个爹娘这么难
我又不是坏孩子,我只是想有个家而已。
哭够了,我擦干眼泪,继续想办法。
青石镇虽然不大,但总有善良的人愿意收留我的。
我想到了住在南街的胡大爷。
胡大爷七十多岁了,老伴儿早年去世,儿子在外地做生意,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次。胡大爷一个人住在一间大院子里,平时靠做些竹编的活儿维持生计。
胡大爷人很好,经常会给街上的孩子讲故事。我觉得他一定愿意要我的。
第二天,我又洗了把脸,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跑到胡大爷家。
胡大爷正在院子里编竹篮,看见我进来,笑眯眯地说道:小满来了啊,快坐快坐。
我在他旁边坐下,看着他熟练地编织竹篮。
胡爷爷,您一个人住不觉得孤单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胡大爷叹了一口气:孤单啊,怎么不孤单。特别是晚上,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说话,连个回应的人都没有。
我眼睛一亮:那您要不要收我当孙子
胡大爷手里的动作停了下来,抬头看着我:小满,你说什么
我说我给您当孙子。我认真地说道,您一个人孤单,我也一个人孤单,我们可以相伴啊。我可以帮您做家务,陪您说话,晚上还可以陪您吃饭。
胡大爷沉默了很久,然后轻声说道:孩子,不是我不愿意,只是......我这把年纪了,还能活几年都不知道。你这么小,跟着我有什么前途
我不要前途。我急忙说道,我只要有个家就行了。
胡大爷摇了摇头:孩子,你还不懂。人活着不能只图眼前,要为将来打算。我这个糟老头子,能给你什么不如你去找个年轻一点的人家,他们能给你更好的生活。
可是别人都不要我。我委屈地说道。
胡大爷叹了一口气,伸手摸了摸我的头:孩子,不是他们不要你,是这个世道太难了。养一个孩子,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要吃的,要穿的,还要供你读书,将来还要给你娶媳妇儿......这些都要钱啊。
我沉默了。
我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我以为只要有人收留我,给我一口饭吃就够了。
胡大爷继续说道:再说了,收养孩子这种事,是要经过官府备案的。万一你的亲生父母将来回来找你,会惹出很多麻烦的。
我没有亲生父母。我小声说道,他们早就不要我了。
那也不能这么说。胡大爷摇头,万一将来他们回来了呢到时候你跟谁这些都是问题啊。
我越听心越凉。
原来找个爹娘有这么多麻烦。
胡大爷看我失望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小满啊,不是爷爷不疼你,实在是力不从心啊。这样吧,以后你饿了就到我这里来,我给你做口吃的。
我点了点头,但心里还是很失望。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我
难道我真的这么讨人厌吗
第四章
接连被拒绝几次后,我有些灰心了。
可是我不死心。
我一定要找到一个愿意要我的人。
这天,我听说镇上来了一个外乡人,是个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卖东西。
我想,外乡人对这里的情况不了解,说不定会收留我。
我找了半天,终于在东街的一个巷子口找到了那个货郎。
他叫马三,四十来岁的样子,长得黑瘦黑瘦的,但精神头很足。他挑着一副担子,担子里装着各种小玩意儿:针线、纽扣、头绳、糖果什么的。
我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发现他人还不错,对买东西的人都很客气。
等到没有客人的时候,我走了过去。
马叔叔。我叫道。
马三抬头看我:小朋友,要买什么吗
我不买东西。我摇摇头,我想跟您商量个事儿。
什么事儿马三好奇地问。
我深吸一口气:您要不要收我当儿子我可以跟您一起走街串巷卖东西。
马三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小朋友,你这是开玩笑呢吧
我没开玩笑。我认真地说道,我是孤儿,没有爹娘。您一个人做生意也辛苦,收了我,我可以帮您的忙。
马三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了:孩子,你是认真的
嗯。我用力点头。
马三看了看四周,然后蹲下来,和我平视:孩子,你知道跟我意味着什么吗
什么意思
意味着你要跟我一起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今天在这个镇子,明天在那个村子,没有固定的家。马三说道,而且做我们这行的,赚的都是辛苦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你确定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我想了想,点头道:我愿意。反正我现在也没有家。
马三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孩子,我不是不想帮你,只是......我这个人命硬,克妻克子。我原来也有妻子孩子的,可都被我克死了。现在一个人过惯了,不想再害人了。
我不太明白什么叫克妻克子,但我听出了拒绝的意思。
马叔叔,我不怕。我急忙说道,我已经够倒霉的了,不会更倒霉了。
马三苦笑了一下:孩子,你还小,不懂这些。相信我,跟着我没有好下场的。
说完,他站起身,挑起担子就要走。
我急了,跑过去抱住他的腿:马叔叔,您别走,我真的会帮您的忙的。我虽然小,但力气还可以,可以帮您抬东西。
马三挣扎了一下,没有挣脱。他低头看着我,眼中有些复杂的情绪。
孩子,真的不行。我这个人注定孤独终老,不能害了你。马三说道,然后用力挣脱了我的手,快步走开了。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巷子的尽头。
又失败了。
我蹲在地上,觉得很累,很失望。
为什么所有人都不要我
就在这时候,我听到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小娃娃,为什么哭啊
我回头一看,是一个老奶奶。她头发花白,背有些驼,但眼神很慈祥。
奶奶,我......我想说什么,但眼泪又流了下来。
老奶奶走过来,伸手摸了摸我的头:别哭,有什么委屈跟奶奶说说。
第五章
这个老奶奶叫周奶奶,住在北街一间很小的院子里。她今年六十八岁了,老伴儿早年去世,儿子在外地当兵,很少回来。
周奶奶听完我的遭遇后,叹了一口气: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这么辛苦。
周奶奶,您愿意收养我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周奶奶摇了摇头:孩子,不是我不愿意,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我这把年纪了,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还能照顾你
我失望地低下了头。
周奶奶看我这样,心里也不好受:孩子,你听奶奶说,找人收养不是这样找的。你这样挨家挨户地求,人家会觉得你别有用心。
那应该怎么找我抬起头问道。
首先,你要让人看到你的好。周奶奶说道,你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需要人照顾的累赘。但如果你能证明自己有用,能帮到人家,那就不一样了。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周奶奶继续说道:其次,你要找对人。有些人家里条件虽然好,但不缺孩子,自然不会要你。你应该找那些真正需要孩子的人家。
什么样的人家需要孩子
比如说,年纪大了但没有儿女的,比如说,有生意但缺帮手的,比如说......周奶奶想了想,比如说,失去了孩子正在伤心的。
我想到了王婶子,心里一阵难过。
可是王婶子不要我。我说道。
那是因为你方法不对。周奶奶说道,人家刚失去孩子,正伤心着呢,你就跑去说要当她儿子,她当然生气。你应该先关心她,帮助她,让她感受到你的温暖,然后再慢慢提这件事。
我觉得周奶奶说得很有道理。
周奶奶,您教教我怎么做好不好我请求道。
周奶奶笑了:你这孩子,倒是机灵。行,奶奶教你几招。不过你得答应我,不能急躁,要慢慢来。
我用力点头。
周奶奶想了想,说道:我觉得赵寡妇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赵寡妇我想了想,是住在西街那个卖菜的
对。周奶奶点头,她男人三年前病死了,留下她一个人带着女儿小莲。小莲今年才五岁,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赵寡妇一个人既要赚钱养家,又要照顾孩子,很辛苦的。
那她会要我吗
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周奶奶说道,你得先帮她,让她觉得你有用,然后再慢慢提收养的事。
我应该怎么帮她
周奶奶想了想:她每天天不亮就要去菜市场进菜,然后摆摊卖菜。小莲还小,不能一个人在家,所以经常要带着。你可以主动帮忙照看小莲,或者帮她做些其他的事。
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
谢谢周奶奶。我高兴地说道。
别急着谢。周奶奶摆摆手,这件事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你要有耐心。而且,就算她愿意收养你,也要考虑很多实际问题。你心里要有个准备。
我点了点头,心里已经开始计划着怎么接近赵寡妇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我就悄悄跑到了西街,躲在赵寡妇家门口的墙角里等着。
没多久,赵寡妇就出来了。她推着一辆小车,车上放着一个大竹筐,准备去菜市场进菜。
小莲还在睡觉,赵寡妇没有叫醒她,而是在门上贴了一张纸条,然后锁好门就走了。
我等她走远了,才走到门前看那张纸条。上面写着:小莲,妈妈去买菜了,你醒了就在家等着,不要乱跑。
我想了想,决定在这里等着。
第六章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赵寡妇回来了。她推着小车,车上装满了各种蔬菜。
我连忙跑过去:赵婶子,我来帮您推车。
赵寡妇看见我,有些意外:小满你怎么在这里
我路过这里,看见您推车很辛苦,想帮帮您。我说道。
赵寡妇犹豫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那好吧,谢谢你。
我帮她把车推到她卖菜的地方,然后又帮她把菜搬下来摆好。
这时候小莲也醒了,赵寡妇赶紧回去把她接了过来。
小莲是个很乖的小女孩,长得白白净净的,就是有些内向,见到我的时候躲在她妈妈身后。
小莲,这是小满哥哥,他刚才帮妈妈推车呢。赵寡妇对女儿说道。
小莲偷偷看了我一眼,然后又躲了起来。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那是昨天胡大爷给我的:小莲,哥哥给你糖吃。
小莲看了看她妈妈,得到允许后,才小心翼翼地接过糖。
谢谢哥哥。小莲轻声说道。
我心里很高兴,觉得这是个好开始。
接下来,我就经常去帮赵寡妇的忙。每天早上帮她推车,白天帮她照看小莲,晚上帮她收摊。
赵寡妇开始很客气,总是要给我钱或者菜,我都不要。我说我只是想帮忙,不要报酬。
慢慢地,赵寡妇对我越来越信任。有时候她要去进菜,就让我看着摊子和小莲。有时候小莲要上茅房,也是我带着去。
小莲也越来越喜欢我。我会给她讲故事,陪她玩游戏,还会用草编小动物给她。每次看见我,她都会开心地跑过来。
一个月后,赵寡妇终于忍不住问我:小满,你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
我早就想好了答案:因为赵婶子和小莲都很好,我想有个家。
赵寡妇愣了一下:你想有个家
嗯。我点点头,我是孤儿,从小没有爹娘。我看见赵婶子对小莲这么好,就想,如果我也有这样的妈妈该多好。
赵寡妇沉默了。
我继续说道:我知道这样说可能不合适,但我真的很羡慕小莲。我想做您的儿子,做小莲的哥哥。我会好好照顾你们的,会帮您分担家务,会保护小莲。
赵寡妇看着我,眼中有复杂的情绪。
小满,这件事......让我想想,好吗赵寡妇最终说道。
我点了点头:好的,赵婶子,我等您。
接下来的几天,我照样去帮忙,但能感觉到赵寡妇在观察我,在考虑这件事。
小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是像以前一样缠着我玩。
一个星期后的晚上,赵寡妇收摊回家后,把我叫到了一边。
小满,关于你说的那件事,我想好了。赵寡妇说道。
我紧张地看着她:赵婶子,您是同意了吗
赵寡妇点了点头:我同意收养你,但有几个条件。
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您说,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第一,你要改姓赵,叫赵小满。
好的。
第二,你要把小莲当作亲妹妹一样照顾,不能因为血缘关系就区别对待。
我一定会的。我用力点头。
第三,你要听话,要努力学本事,将来能够自立。
好的,赵婶子。
赵寡妇看着我,眼中有了温暖的光:那好,从明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儿子了。不过,我们家条件不好,可能会让你吃苦。
我不怕吃苦。我激动地说道,只要有家就行了。
赵寡妇笑了,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她笑得这么开心。
小莲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小满哥哥,你真的要做我哥哥了吗
是啊。我蹲下来摸摸她的头,以后我就是你的亲哥哥了。
小莲高兴得拍手:太好了,我有哥哥了!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睡在一个真正的家里。虽然床很小,我和小莲挤在一起,但我觉得无比幸福。
我终于有家了。
第七章
有了家之后,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每天早上,我和赵寡妇一起去菜市场进菜,然后帮她摆摊。白天,我一边帮忙卖菜,一边照看小莲。晚上回家后,我帮着做饭、打扫卫生。
赵寡妇对我很好,真的把我当儿子看待。她给我买了新衣服,虽然不是很好的料子,但干净整齐。她还让我跟小莲一起吃饭,从不让我觉得自己是外人。
小莲也很依赖我。每天晚上,她都要我给她讲故事才肯睡觉。白天在菜摊上,她也总是粘着我,要我陪她玩。
我觉得自己就像做梦一样。
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就出现了问题。
那是我来到这个家的第三个月,镇上来了一个陌生男人。他四十来岁,长得很壮实,穿着比较体面的衣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他直接走到我们的菜摊前,看了看赵寡妇,又看了看我和小莲。
你就是赵氏他问道。
赵寡妇点了点头,有些紧张:您是
我是县衙的书吏,姓钱。男人说道,听说你收养了一个孩子
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麻烦来了。
赵寡妇脸色变了:是...是的。
钱书吏看了看我:就是这个孩子
是的。
收养孩子是要到县衙备案的,你知道吗钱书吏说道,没有经过官府认可的收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赵寡妇紧张地说道:我...我不知道还要备案。
不知道钱书吏冷笑一声,现在知道了,赶紧去办手续吧。不过,办这个手续要花不少钱的。
我看见赵寡妇脸色发白。
要...要多少钱她小声问道。
文书费、印章费、手续费,加起来要二十两银子。钱书吏说道。
二十两银子!那是我们家半年的收入!
赵寡妇咬了咬嘴唇:能不能少一点
这是规定,一分都不能少。钱书吏说道,你要是拿不出钱来,那这个收养就不算数,孩子要交给官府处理。
我急了:什么叫交给官府处理
钱书吏看了我一眼:送到育婴堂去,或者找别的人家收养。总之,没有正式手续,你们这样的收养关系是不被承认的。
赵寡妇抱紧了我和小莲,声音有些颤抖:钱大人,能不能宽限几天我想办法筹钱。
可以,给你七天时间。钱书吏说道,七天后我再来,要是还拿不出钱,就把孩子带走。
说完,他转身就走了。
赵寡妇瘫坐在小凳子上,脸色苍白。
娘,怎么办我紧张地问道。
我不知道......赵寡妇声音很小,二十两银子,我们家哪里有这么多钱
小莲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但看见妈妈和哥哥都很难过,也跟着哭了起来。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都没怎么说话。
第二天,赵寡妇开始四处借钱。她去找以前的老邻居,去找一起做生意的朋友,甚至去找那些平时关系一般的人。
可是大家听说要借二十两银子,都摇头拒绝了。这不是小数目,普通人家根本拿不出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着就要到七天期限了,我们还是没有筹到钱。
第六天晚上,赵寡妇坐在床边发呆,眼睛红红的。
我走过去坐在她身边:娘,要不然我还是回去当孤儿吧。反正我以前也是一个人过的,没关系的。
赵寡妇一把抱住我:不行!你已经是我儿子了,我不能让你走。
可是我们没有钱......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赵寡妇咬着牙说道,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筹到这二十两银子。
可是我们家一共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那辆卖菜的小车和一些简单的家具,几乎什么都没有。
第七天早上,钱书吏准时出现了。
钱筹到了吗他问道。
赵寡妇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她这几天筹到的所有钱:钱大人,我这里有十二两,还差八两,您能不能再宽限几天
钱书吏摇了摇头:规矩就是规矩,不能破例。既然钱不够,那就按规定办事吧。
说着,他向我伸出了手:孩子,跟我走吧。
第八章
我看着钱书吏伸过来的手,心里涌起一阵绝望。
难道我刚刚找到的家,又要失去了吗
等等。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
我们转过头,看见一个年轻男子走了过来。他大概二十多岁,穿着一身青色长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这位官爷,我来付这个钱。年轻男子说道。
钱书吏打量着他:你是谁
在下林书成,是这镇上新来的私塾先生。年轻男子说道,我看这家人挺不容易的,想帮他们一把。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钱书吏:这是二十两,请您收好。
钱书吏接过银子掂了掂,脸色缓和了一些:既然钱到了,那就好办了。来,在这份文书上按手印。
赵寡妇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她连忙在文书上按了手印。
钱书吏收好文书和银子,说道:好了,从今天开始,这个收养关系就正式生效了。孩子以后就是你们家的了。
说完,他转身走了。
赵寡妇连忙向林书成鞠躬:林先生,谢谢您,大恩大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林书成摆了摆手: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我也跑过去给他磕头:林叔叔,谢谢您救了我们一家。
林书成连忙扶起我:孩子,不必这样。我看你挺机灵的,有没有兴趣读书
读书我愣了一下。
对。林书成说道,我刚在镇上开了个私塾,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来我那里读书。学费就免了,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我看向赵寡妇,她点了点头:小满,这是好事,你应该去读书。
可是我要帮您卖菜......我有些犹豫。
卖菜的事不用担心,我和小莲可以应付。赵寡妇说道,你年纪还小,应该多学点东西,将来才能有出息。
就这样,我开始了读书生涯。
林书成人很好,对学生都很耐心。我虽然年纪小,但很努力学习,进步很快。
白天在私塾读书,晚上回家帮着做家务,日子过得很充实。
可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那天我正在私塾里上课,突然有个衙役闯了进来。
谁是何小满衙役大声问道。
我心里一紧,站了起来:我是。
跟我走一趟,有人要见你。衙役说道。
林书成站了起来:官爷,这孩子犯了什么事吗
没犯事,有人说是他的亲戚,要认他回去。衙役说道。
亲戚我哪里有什么亲戚
我跟着衙役来到县衙,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坐在大堂里。他穿着绸缎衣服,看起来很有钱的样子。
老爷,人带到了。衙役说道。
那个男人看了看我,点了点头:就是他。
县令问道:何老爷,你确定这就是你弟弟的儿子
确定。那个男人说道,他小时候走失了,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他。今天终于找到了。
我听得一头雾水:大人,我不认识他。
那个男人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小满啊,你还小的时候就走失了,当然不记得我了。我是你大伯何富贵,你爹是我亲弟弟。
我没有大伯,我爹娘早就死了。我说道。
你爹娘确实死了,但你还有我这个大伯啊。何富贵说道,来,跟大伯回家,以后你就是何家的少爷了。
我急了:我不要做什么少爷,我有家了,我娘是赵氏,我妹妹是小莲。
县令皱了皱眉:何老爷,这孩子已经被人收养了,而且手续齐全。按理说......
何富贵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放在县令面前:大人,血浓于水,这孩子毕竟是我们何家的血脉。那个收养手续,能不能撤销
县令看了看银子,态度立刻变了:这个...也不是不可以。毕竟亲情难舍,让孩子回到自己的家族也是好事。
我大声喊道:我不要回什么何家!我的家就在这里,我娘是赵氏!
可是没有人听我的。
县令已经开始写撤销收养关系的文书了。
第九章
我被强行带到了何家。
何家确实很有钱,住在镇上最大的院子里,有好几进房子,还有很多仆人。
何富贵给我安排了一间很大的房间,里面有雕花的床,漂亮的桌椅,还有很多从来没见过的摆设。
可是我一点都不开心。
小满啊,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何富贵笑呵呵地说道,你看这房间怎么样比你以前住的地方好多了吧
我要回去找我娘和小莲。我固执地说道。
何富贵的脸色沉了下来:什么你娘你妹妹的,那都是外人。我才是你的亲人,这里才是你的家。
他们不是外人,他们是我的家人。我大声说道。
何富贵一拍桌子:混账!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我好心好意把你接回来,给你吃好的穿好的,你还不满足
我不理他,转身就往外跑。
可是刚跑到门口,就被两个家丁拦住了。
少爷,老爷说了,您暂时不能出去。其中一个家丁说道。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这才明白,我被囚禁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被关在房间里,不准出门。何富贵每天都来看我,软硬兼施地劝我接受现实。
小满,你就是我弟弟的儿子,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何富贵说道,我知道你现在还不适应,但时间长了就好了。
我不是你弟弟的儿子,你认错人了。我说道。
怎么可能认错你看,这是你小时候的胎记。何富贵指着我胳膊上一块青色的胎记说道。
我确实有这样一块胎记,但这不能证明什么。
很多人都有胎记,这不能说明什么。我说道。
何富贵叹了一口气:小满,你为什么这么倔强跟着我,你可以过上好日子,可以读书识字,将来还能继承我们何家的家业。这不比你跟着一个卖菜的寡妇强多了
我不要什么好日子,我只要我的家人。我坚持道。
何富贵有些不耐烦了:你这孩子真是不识好歹。行,你既然这么想那个赵氏,我就让你死了这条心。
第二天,何富贵把我带到了一个房间里,里面有一个中年妇女,正是赵寡妇。
我激动地想要跑过去,却发现她被绳子绑着,嘴里还塞着布。
娘!我大叫一声,想要冲过去。
何富贵拦住了我:别急,让你们说说话。
他示意手下拿掉赵寡妇嘴里的布。
小满!赵寡妇看见我,眼泪立刻流了下来,你没事吧他们有没有为难你
娘,我没事。我说道,您怎么会在这里小莲呢
小莲还在家里,她很想你。赵寡妇说道,然后看向何富贵,这位老爷,小满确实是我的儿子,求您放了他吧。
何富贵冷笑一声:你的儿子他是我们何家的血脉,怎么会是你的儿子
收养也是一种亲情,我们是正式的母子关系。赵寡妇说道。
那又怎样何富贵说道,血缘关系更重要。而且,你一个卖菜的寡妇,能给他什么我可以让他过上富贵的生活。
我虽然穷,但我真心疼爱他。赵寡妇说道,钱不是最重要的,亲情才是。
何富贵不耐烦了:行了,别说这些没用的。我今天把你叫来,就是要让小满死心。从今以后,你们再也不会见面了。
什么意思我和赵寡妇同时问道。
何富贵阴险地笑了:意思就是,我要送你们离开青石镇。我已经联系好了,会有人把你们送到很远的地方去。从此以后,小满就彻底是我们何家的人了。
我大惊:你不能这样做!
我为什么不能何富贵说道,我有的是钱,可以摆平一切。
赵寡妇也急了:您这样做是犯法的!
犯法何富贵哈哈大笑,钱能通神,只要我愿意,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我这才明白,何富贵根本不是什么好人,他就是想要霸占我,可能是有什么阴谋。
小满,你记住,无论到哪里,娘都不会忘记你的。赵寡妇哭着说道,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要坚强。
娘,我不要和您分开。我也哭了。
何富贵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行了,带她走。
几个家丁立刻上前,要把赵寡妇带走。
我拼命挣扎,想要阻止他们,可是一个小孩子哪里是大人的对手
眼看着赵寡妇被带走了,我绝望地坐在地上。
何富贵蹲下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小满,别难过了。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忘记她们的。
我抬起头,眼中满含恨意:我永远不会忘记她们的,我也永远不会原谅你的。
何富贵脸色一沉:你最好识相一点,否则......
就在这时候,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
何富贵皱了皱眉:怎么回事
一个家丁跑进来报告:老爷,外面来了很多人,说是要救少爷。
第十章
何富贵的脸色变了:什么人
有县令大人,还有林先生,还有镇上的很多百姓。家丁慌张地说道。
我心里一喜,知道有人来救我了。
何富贵咬了咬牙:去,把所有的家丁都叫来,不准任何人进入府里。
可是已经晚了。
大门被撞开了,县令带着一群衙役冲了进来。后面跟着林书成和镇上的许多百姓。
何富贵,你涉嫌拐卖人口,绑架勒索,现在跟我们走一趟。县令大声说道。
何富贵色厉内荏地说道:县令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只是认回了自己的侄子而已。
是吗林书成走了出来,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绑架赵氏,还要把她们母女送走
原来,赵寡妇被带走的时候,正好被邻居看见了。邻居立刻去报告了林书成。林书成找到县令,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
县令这才知道,何富贵根本不是我的什么大伯,他是看中了我的聪明才智,想要把我占为己有,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
因为何富贵没有儿子,年纪也大了,想要找一个聪明的孩子来继承家业。他听说我的事情后,就动了歪心思。
何富贵,人证物证俱全,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县令厉声说道。
何富贵知道事情败露了,脸色变得狰狞:我不过是看中了这个孩子的才智,想给他一个好的前途。难道这也有错
强行拆散别人的家庭,这就是你的错。林书成说道,而且你还想要害死赵氏母女,这是灭绝人性的行为。
县令下令:来人,把何富贵押起来,等候发落。
衙役们立刻上前,把何富贵押走了。
我终于自由了。
小满,你没事吧林书成关心地问道。
林叔叔,我没事。我说道,我娘呢她在哪里
放心,我们已经把她救出来了。林书成说道。
说着,赵寡妇和小莲跑了进来。
小满!小莲扑到我怀里,哥哥,我好想你。
我紧紧抱住她,眼泪流了下来:我也想你们。
赵寡妇走过来,摸着我的脸:孩子,你受苦了。
娘,我没事。我说道,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县令走过来,对赵寡妇说道:赵氏,这次的事情是我们处理不当,让你们受委屈了。何富贵的财产将会被没收,作为对你们的补偿。
赵寡妇连忙摇头:大人,我们不要他的钱,我们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
县令点了点头:你们的品格令人敬佩。不过该给的补偿还是要给的,这是公道。
林书成也说道:小满,你经历了这么多,更应该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用的人。
我点了点头:林叔叔,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就这样,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团聚了。
何富贵被判了重刑,他的财产也被没收了一部分,作为对我们的补偿。虽然我们不要他的钱,但县令坚持要给,说这是公道。
有了这笔钱,我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赵寡妇不用再那么辛苦地卖菜,可以开一个小店。我也可以安心读书,将来考取功名。
小莲也长大了一些,变得更加懂事。她经常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家人。
是的,我们虽然不是血缘关系,但我们彼此相爱,彼此关怀。这就是家的意义。
我想起周奶奶曾经对我说过的话:找家人不是靠血缘,而是靠真心。只要真心相待,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家人。
现在我明白了,家不是房子,不是血缘,而是爱。有爱的地方,就是家。
几年后,我考取了秀才,成为了镇上第一个有功名的人。赵寡妇为我骄傲,小莲也以有这样的哥哥而自豪。
我们的小店越开越好,生意兴隆。我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乡亲们写书信,算账目,解决各种问题。
林书成也经常来看我们,他说我是他最得意的学生。
而我,每天看着这个温暖的家,心里都充满了感激。
感激那个愿意收养我的赵寡妇,感激那个帮助我们的林书成,感激那些在困难时候支持我们的邻居们。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家。
家不是你出生的地方,而是你选择留下的地方。
家不是血缘关系,而是心的归属。
我选择了这里,这里也选择了我。
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