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都不乐意去上学,就算被夏眠强行送去上学了,她也不听课,就趴在桌子上睡觉,或者上课时间不回教室,在外面乱走乱跑,最后老师还是只能打她电话,让她来把小朋友接回去。
夏眠考虑过给小朋友跳级。
但想想又觉得没用,跳级了小朋友也还是坐不住,不乐意听啊。
而且小朋友这种爱当老大的性子去了年纪都比她大,见识比她多的群体,那她的小自尊心得多受伤。
夏眠也问过梁屿川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梁屿川反倒是对此不以为意,他觉得既然小朋友不愿意去上学那就不上呗,他们可以在家里请家教,可以自由安排小朋友上课的时间,并且也不影响以后小朋友的升学考试。
如果小朋友实在不愿意念书那就带她出去玩个一两年,等她玩腻了发现周围的小朋友都在上学,自己有些格格不入,想要加入周围的小朋友一起去上学了,再送去学校上学。
对此,夏眠问过,万一她要是从此就不乐意上学了呢,天天只想着玩玩玩呢。
梁屿川的回答也是非常的简洁。
他回答:那就不上学好了,那就玩好了,又不是养不起,而且不上学又不等于不在学知识,我们还是可以在家给她请家教啊,也可以给她请一些陪读陪玩之类的,甚至出去玩耍、看世界也是能够学到知识的。甚至她要是真的是一点书都不想读一点知识都不想学,反正有职业经理人有信托在,她以后做个一辈子自由洒脱快快乐乐的小公主也不是不行。
或许是从小接受的教育让夏眠的某些思维有些根深蒂固,所以她听到梁屿川回答的第一反应是震惊。
震惊于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小孩子铺路呢?
为什么不让她踩着他们的肩膀更上一层楼呢?
因为曾经她的母亲说过砸锅卖铁都一定会送她去念书上学,全家都愿意为了她读书付出一切,怎么到了梁屿川这边就全都反过来了,动动手指就能给小朋友最好最顶级的教育和学习资源却反而觉得小朋友学不学习都没关系?并且还非常纵容的允许小朋友直接躺平?
怎么会真的觉得小朋友只要“快乐就好”的?
夏眠一边不解,一边又有种被冲击到后不知所措的感觉,甚至内心隐隐泛出羡慕和委屈,这些让她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回望她的小时候,因为没有人能给她兜底,所以她必须付出无数努力把每一步都走稳当。
她必须好好读书。
她考试必须考到班级前三,必须考到年级前三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考到好的高中。
上了高中后,她还是得好好学习,在“一分就是一千人”的压力下努力学习,因为她没有办法接受滑铁卢被刷下去的代价。
因为一旦被刷下去了她这种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背景也没什么家底的人,该会有多辛苦?她以后的孩子又该有多辛苦?又要重新走她的路,又要付出无数的努力吃无数的苦。
事实证明她做的很好。
她成功地考上了医科大学,成功地进入了三甲医院,又成功的一步步当上主任医师。
虽然也很辛苦,但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回报。
即使没有梁屿川的出现,光从她自己来说,也已经可以算是通过努力改变了阶级,因为从一个默默无闻且无人在意的小女孩,变成了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好医生。
从小到大的经历和教育都告诉她,人一定要努力,只有努力才能抓到机会,才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如果不努力的话可能连摸到机会边角的资格都没有。
可现在却有一个人突然告诉她,没关系,你的孩子可以不努力,她可以一辈子都只要开心,只要快乐。
不知怎么的,夏眠蓦地眼眶就有些酸了。
因为这句话曾经那个年幼的她从来没有听过。
她听到的永远都是“你要努力”、“你要加油”、“你要拼搏奋斗,奋发向上”
她忽然又想起了在怀宝宝和生宝宝时候的想法,那就是只要孩子健康开心就好,其他别无所求。
想到这儿,她对梁屿川说:我怎么感觉你比我更适合带孩子。
梁屿川嘚瑟的很,一点也不谦虚:我本来就比你更适合带孩子,也不想想她一到三岁都是谁带的。
和其他家庭不同,他们家孩子出生后确实是梁屿川带的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