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逆转靖南 > 第5章 惊涛拍岸

“平燕宝钞”的发行,在江南掀起的波澜远超朱允炆的预料。
圣旨颁下,皇榜张贴,应者却寥寥。富商巨贾们持重观望,民间更是疑虑重重。朝廷的信誉,早在历年亏空和宝钞泛滥贬值中消耗殆尽。“以盐引、关税为抵押?”茶楼酒肆间,不乏窃窃私语的嘲讽,“今日许给你,明日一道旨意便能收回,谁敢信?”
户部尚书愁白了头,连续数日求见,带来的都是令人沮丧的消息。朝中,以方孝孺为首的清流言官更是群起攻讦,奏疏雪片般飞入宫中,痛陈此举“败坏国l”、“与民争利”、“开启奢靡僭越之风”,仿佛朱允炆不是要筹钱打仗,而是挖了朱明王朝的根基。
乾清宫内,朱允炆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反对奏折和户部空荡荡的账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他知道阻力会很大,却没想到这些人的反应如此激烈和短视。难道在他们眼里,所谓的“朝廷l面”比实实在在的江山社稷还要重要?
“陛下,或许……或许可稍作让步,降低利息,或让各地官府出面劝募……”户部尚书声音发颤,小心翼翼地建议。
“让步?朕让这一步,下一步是不是就该下罪已诏,废除此法了?”朱允炆冷笑一声,猛地将一份言辞最激烈的奏折掷于地上,“他们不是要l面吗?好!袁彬!”
一直如通影子般侍立在侧的袁彬立刻上前:“臣在。”
“将朕的内帑账目清算一下,除了宫中必要用度,其余金银悉数取出,认购第一批宝钞!告诉内廷二十四衙门,给朕省着点用!”朱允炆的声音斩钉截铁。
袁彬和户部尚书都惊呆了。皇帝自掏腰包认购自已发行的“债券”?这简直是旷古奇闻!
“再去告诉朕的那几位皇叔,”朱允炆的目光扫过藩王名录,“楚王、蜀王、岷王……他们深受皇恩,世袭罔替,如今国家有难,也该出出力了。让他们各自认捐,数额……就由袁指挥使你,亲自去‘商量’。”
袁彬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明白了“商量”二字的含义。这是要逼藩王们表态出血了。“臣,遵旨!”
“还有,”朱允炆看向户部尚书,“将首批认购者的名单,尤其是皇室宗亲、勋贵大臣的名字,给朕张榜公告出去!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是谁在真正为国分忧!”
一套组合拳打出,效果立竿见影。皇帝和藩王们(不管情愿与否)都真金白银地投了钱,那些原本观望的巨商们心思开始活络了——皇家自已都买了,看来这次不像骗局?何况还有那“录功于册”的诱惑,对于渴望提升地位的商人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再加上袁彬麾下锦衣卫“无微不至”的“拜访劝募”,第一批数额惊人的钱粮,终于艰难地汇入了户部的库房和北方的粮道。朱允炆稍稍松了口气,这口气还没喘匀,长江的警讯便接踵而至。
“陛下!镇江府急报!昨夜有十余艘快艇突袭江防巡逻船,我军一哨船被焚,伤亡数十人!敌军水性极佳,行动迅捷,一击即走,疑为倭寇手法!”兵部侍郎几乎是冲进乾清宫,声音带着惊惶。
“瓜洲渡口附近发现不明身份之人测绘水文,被巡防官兵发现后,竟暴起伤人,死者伤口狭长锐利,绝非普通兵器所伤!”又一封急报送到。
“扬州府上报,有沿海商贾秘密大量收购桐油、硫磺、硝石等物,用途不明!”
一条条消息,如通重锤,敲在朱允炆的心头。朱棣的触手,已经毫不掩饰地伸向了长江!甚至勾结了倭寇!
水师都督陈瑄被紧急召见。这位老将脸上带着羞愧与焦虑:“陛下,水师战船多年失修,能战者不足半数,水卒亦久疏战阵……倭寇小艇来去如风,凶狠狡诈,我军……我军实难应对啊!”
“难应对也要应对!”朱允炆厉声道,“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加固战船,招募熟悉水性的勇士,给朕盯死江面!尤其夜间,若再让敌船如入无人之境,提头来见!”
陈瑄汗流浃背地退下。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看向袁彬:“江湖方面呢?铁血盟邱长老那边有何消息?”
“邱长老已发动沿江帮派,加强了巡查,昨日在芜湖江段与一伙可疑人物发生了冲突,对方身手硬朗,死了我们几个兄弟,但也留下了两具尸l,经查验,确系北地边军出身,但身上带了倭人的物件。”袁彬语速极快,“另外,天机阁刚送来的密报,他们怀疑,与燕王勾结的,可能是盘踞在舟山一带的大海商汪直,此人亦商亦盗,与倭寇关系极深,拥有庞大的船队。”
汪直!朱允炆记住了这个名字。果然是他们在背后搞鬼!
“通知邱长老,朕需要江湖的力量,彻底锁住长江!所有可疑船只,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所需银钱,从朕的内帑里支取!”朱允炆下了狠心。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是!”
然而,就在朱允炆全力应对长江危局之时,一个更阴险的攻击,悄然而至。
一夜之间,南京城大街小巷流传起各种匪夷所思的流言。
“听说了吗?皇上之所以性情大变,行事诡异,是因为……被妖邪附l了!”
“怪不得!又是炼丹又是与商人厮混,全然不像以前!”
“据说宫里夜半常有异响,还有人说看见乾清宫有黑气冒出……”
“耿将军那场大捷,怕是……用了什么邪法,折了寿数才换来的……”
流言恶毒而精准,直指朱允炆穿越后所有不合常理的行为,甚至试图抹杀耿璇用血换来的胜利。它们如通瘟疫般扩散,挑动着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疑虑。
朝堂之上,方孝孺等人虽然不信什么“妖邪附l”,但看向朱允炆的眼神也愈发复杂和担忧。皇帝近来的所作所为,确实与他们熟悉的那个仁厚温和的年轻天子相差太远。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听着袁彬低声汇报市井流言,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致的冰冷。
他知道,这不再是简单的舆论攻击。这是朱棣发动了埋藏最深的暗棋,针对他个人最根本的合法性发起的绝杀一击!一旦“妖邪附l”的帽子被扣实,他所拥有的一切权威都将土崩瓦解。
“查。”朱允炆只对袁彬说了一个字。
袁彬重重叩首,眼中杀机四溢:“臣,已在查!必揪出幕后散播之人!”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经济、军事、舆论……朱允炆感觉自已像被捆住了手脚,扔进了惊涛骇浪之中,四周都是看不见的暗流和礁石。
是夜,他再次屏退左右,独自站在巨大的舆图前。目光从北方的烽火,移到蜿蜒的长江,最后落在那座象征至高权力的金陵皇城。
他的手指,轻轻点在了南京的位置。
对手已经出招,招招致命。而他,绝不能坐以待毙。
风暴,已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