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种地种田生活日常 > 第2章
野山楂?!”
杨薇眼睛一亮,她怎么没想到后山会有这个!野山楂虽然酸,但做成糖葫芦或者果酱,绝对是开胃的好东西。而且,这可是纯天然的野果,不含任何添加剂。
她蹲下身,仔细挑选着那些又红又大的野山楂。石头也学着她的样子,踮着脚尖,用小手去够那些低处的枝条。虽然够得吃力,但他非常认真,很快就摘了小半捧。
“姐姐,这个能吃吗?好酸啊。”石头摘下一颗,犹豫地问。
“当然能吃,不过要洗干净。等姐姐做成了糖葫芦,就不酸啦。”杨薇笑着摸摸他的头,“石头真能干,摘了这么多!”
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杨薇和石头一边摘着野山楂,一边聊着天。石头叽叽喳喳地说着村里发生的趣事,杨薇则给他讲着一些她那个世界的有趣见闻(当然,是经过改编的童话故事)。
石头听得入了迷,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看着石头开心的样子,杨薇的心情也格外明媚。这种简单而充实的快乐,是她以前从未体会过的。
很快,他们的篮子就装满了红彤彤的野山楂。杨薇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将那些破损的、太小的挑出来,只留下品相最好的。
“石头,我们该回去了。”杨薇拍了拍手上的果渍。
“嗯!姐姐,我们回家做糖葫芦!”石头兴奋地提起小篮子。
回去的路上,石头一直沉浸在即将吃到糖葫芦的喜悦中,蹦蹦跳跳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到家,杨薇先给石头洗干净了手和脸。然后,她找来一个小盆,将野山楂倒进去,加入清水,仔细地清洗起来。野山楂表面的绒毛和灰尘很多,需要耐心地搓洗。
石头则乖巧地坐在一旁,看着姐姐忙碌的身影。
清洗干净后,杨薇将野山楂捞出来,用厨房的抹布擦干表面的水分。然后,她找来一根干净的竹签,递给石头:“石头,你来串山楂,好不好?”
“好!”石头接过竹签,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野山楂串起来,像一串小红灯笼。虽然穿得歪歪扭扭,但看他认真的样子,杨薇心里满是欣慰。
很快,一串胖乎乎的糖葫芦就做好了。
接下来,就是熬糖稀了。这是制作糖葫芦最关键的一步。
杨薇将家里仅有的一点白糖(还是上次剩下的,大概只有几十克)倒进锅里,加入小半碗水。然后,她生起灶火,将锅放在上面。
她仔细回忆着前世做糖葫芦的经验。熬糖稀需要控制好火候和时间,火太大了容易糊,火太小了又会结晶。糖稀熬到合适的程度,会呈现出琥珀色,并且能拉出丝来。
她全神贯注地盯着锅里的糖水。白色的糖水在锅中慢慢融化,颜色逐渐变深,从透明到浅黄,再到金黄,最后变成了诱人的琥珀色。
一股浓郁的焦糖香气弥漫开来。
“姐姐,好像糖果!”石头在一旁兴奋地说。
杨薇用筷子蘸了一点糖稀,放进旁边的凉水碗里。糖稀迅速冷却,变成了一颗硬硬的、晶莹剔透的糖珠。她用手指捏了捏,能拉出细长的丝。
“成功了!”杨薇心中一喜。
她将串好的山楂迅速地在糖稀里滚上一圈,确保每一颗山楂都均匀地裹上一层晶莹的糖衣。
当最后一串糖葫芦裹上糖衣时,杨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着那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糖葫芦,她仿佛已经闻到了那酸甜交织的诱人滋味。
“石头,快来尝尝姐姐做的糖葫芦!”杨薇将糖葫芦递给石头。
石头小心翼翼地接过,用小手捏着一颗,先是好奇地看了看,然后放进嘴里。
下一秒,他的眼睛瞪得溜圆,小脸上露出了既惊讶又满足的表情:“哇!姐姐!酸……酸酸甜甜的!好好吃!”
虽然野山楂本身的酸味还在,但被糖稀包裹后,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酸甜平衡,口感丰富,回味无穷。
“好吃吧?”杨薇笑着问。
石头用力点头,三下五除二就把一串糖葫芦都吃了下去,连最后那颗山楂核都舍不得吐出来。
“姐姐,还要!”石头意犹未尽地看着空空的竹签。
杨薇笑着刮了一下他的鼻子:“没有了,这些山楂都用完了。等下次再摘,姐姐给你做更多。”
石头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乖巧地点点头:“嗯!谢谢姐姐!”
看着石头满足的样子,杨薇心里暖暖的。虽然只是简单的糖葫芦,但看到弟弟吃得开心,她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她自己也拿起一小块剩下的糖衣(实在没忍住),放进嘴里。琥珀色的糖衣入口即化,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带着野果特有的清香。这味道,比她前世吃过的任何一种糖果都要美妙!
吃完糖葫芦,杨薇将剩下的糖稀刮干净,装进一个干净的小瓶子里。这可是好东西,可以用来炒菜、做点心,或者直接抹在馒头上吃。
下午,杨薇没有再去地里。她身体还有些虚弱,需要休息。她躺在床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研究系统。
她打开系统界面,查看自己的状态。
【宿主:苏婉(杨薇)】
【等级:LV1(新手村姑)】
【体质:6(较差)】
【精神:8(良好)】
【厨艺:7(略有进步)】
【技能:初级刀工精通】
【积分:10】
【物品:黄金米一碗(约500克),野山楂糖葫芦(已食用),糖稀一瓶。】
厨艺提升了1点!看来,制作糖葫芦的过程,也让她的厨艺得到了锻炼。
她又查看了任务列表。新手任务已经完成,系统没有发布新的任务。或许,需要她主动去探索和完成一些事情?
她想了想,问道:“系统,我种植的青菜和萝卜,什么时候能发芽?”
【叮!农作物生长需要时间、阳光、水分和养分。宿主种植的为普通青菜籽和萝卜籽,在当前土地条件下,预计青菜约需7-10天发芽,萝卜约需10-15天发芽。】
还需要等待。杨薇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蔬菜。
她又想到了顾远先生。不知道他送来的药效果如何?王氏的身体有没有好转?还有,墨香斋……那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她决定,等王氏好些了,就去一趟镇上,一方面感谢顾远先生,另一方面,也去看看那家“墨香斋”。
傍晚时分,王大婶又过来看了一眼。她看到院子里那块新开垦的土地,以及杨薇晾晒的野山楂,赞不绝口:“小婉,你真是能干!这才几天功夫,就开始有收成了!”
杨薇将下午做糖葫芦剩下的山楂核收集起来,准备明年春天再种。她将一些野山楂分给王大婶一些:“王大婶,这是剩下的,您拿回去尝尝。”
“哎呀,不用不用,你这孩子太客气了。”王大婶推辞着,但最后还是高兴地收下了。
看着王大婶离开的背影,杨薇心里充满了感激。这个小小的村庄,虽然贫瘠,却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夜幕降临,杨薇躺在土炕上,听着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规划。
明天,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镇上。她要去感谢顾远先生,也要去看看那家神秘的“墨香斋”。或许,那里会是她展示厨艺,改善生活的新起点。
同时,她也要开始学习这个世界的文字和知识。只有融入这个世界,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她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还有那片菜地,她每天都要去照料。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绿油油的蔬菜长出来。
还有养殖……不知道村里谁家有不要的小鸡崽?或者,能不能用鸡蛋孵小鸡?
思绪万千,杨薇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她仿佛看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菜园,结满了各种瓜果蔬菜,还有一群毛茸茸的小鸡在草地上啄食……
第八章
镇上之行,初访墨香斋
第二天,杨薇感觉身体恢复了不少。昨晚睡了个好觉,加上心情放松,脸上也多了几分血色。
她将家里仅剩的一点点米熬成稀粥,又用昨天剩下的糖稀,拌了一些野山楂碎进去,给王氏端去。
“娘,喝点粥吧,我加了点山楂,开胃。”杨薇将粥递给王氏。
王氏喝着微酸甜的米粥,感觉胃口好了很多。这几天,她一直在喝顾远送来的汤药,咳嗽确实减轻了不少,气色也渐渐好转。
“婉儿,谢谢你。”王氏看着女儿,眼中充满了慈爱,“昨天去镇上,累坏了吧?”
“不累,娘。顾先生人很好,他还送了我们药。”杨薇将昨天买药和卖鸡蛋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隐瞒了遇到顾远的部分,只说是药铺老板比较好心。
王氏听了,又是感激又是心疼:“让你一个人去镇上抛头露面……”
“娘,我都十六了,不是小孩子了。再说,石头也在呢。”杨薇安慰道,“娘,你安心养病,家里有我呢。”
王氏看着女儿懂事的样子,心中既欣慰又愧疚。她这个做娘的,实在太不称职了,让女儿小小年纪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好,娘听你的,好好养病。”王氏握住杨薇的手。
吃过早饭,杨薇将王氏托付给石头照顾(主要是看着她按时吃药),自己则背上水壶,带上一些昨天做糖葫芦剩下的糖稀(装在个小瓷瓶里),准备去镇上一趟。
她要去感谢顾远先生,也想趁机去看看那家“墨香斋”到底是什么地方。
石头有些不舍,但还是懂事地说:“姐姐,你快去快回,我会看好娘的。”
“嗯,石头乖。”杨薇摸摸他的头,转身出发了。
有了昨天的经验,这次去镇上轻松了不少。杨薇甚至还带上了昨天剩下的几块米糕,准备路上给石头当点心(虽然石头这次没跟来)。
到了镇上,杨薇先去了回春堂。
回春堂的药铺里,福伯正在柜台后算账。看到杨薇,他有些惊讶:“小姑娘,你又来啦?”
“福伯,您好。”杨薇礼貌地打招呼,“我娘的药快喝完了,我想……再抓一副。”她知道,王氏的病不可能一服药就痊愈,后续还需要调理。
福伯点点头:“没问题。顾公子之前已经付过账了,说令堂的药,他会一直关注,直到痊愈。这是方子,你看看,是否需要调整?”
他从柜台下拿出药方,递给杨薇。
杨薇接过药方,看到上面比上次多添了几味药材。她虽然不懂,但还是点了点头:“就按这个方子抓吧,谢谢福伯。”
很快,药就抓好了。福伯告诉她,顾公子吩咐过,这副药的费用,也算在他的账上。
杨薇心中再次涌起一股暖流。顾远先生,真是个好人。她暗暗记下这份人情。
离开回春堂,杨薇按照顾远先生告诉她的地址,朝着镇东的“墨香斋”走去。
越往东走,街道两旁的店铺越发显得气派。不再是简单的布庄、粮店,而是出现了一些装修精美的店铺,有卖胭脂水粉的“凝香阁”,有卖笔墨纸砚的“翰墨轩”,还有一些她从未见过的、挂着奇特招牌的店铺。
空气中弥漫的,也不仅仅是食物的香气,还有了淡淡的墨香、脂粉香和一种……更加高雅、清幽的香气。
杨薇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与小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区域。
终于,她看到了一家门楣上挂着“墨香斋”三个烫金大字的店铺。店铺的门面很大,是青砖砌成的,看起来颇为气派。门口挂着两盏造型雅致的灯笼,牌匾上的字迹苍劲有力。
与其他店铺的热闹不同,墨香斋显得格外安静。门口没有吆喝的伙计,只有两个穿着青色长衫、气质沉稳的年轻人站在两侧,像是迎客的侍者。
杨薇有些犹豫。这样的地方,真的是她这种身份的人能进去的吗?她身上还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呢。
她看了看门匾,又想起了顾远先生的嘱咐,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迈步走了进去。
店铺内部光线柔和,布置得极为雅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香。空间很大,靠墙是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有竹简,也有装订成册的卷轴。中间摆放着几张红木桌椅,看起来是供客人阅读或者会客用的。
一位穿着灰色长衫、面容清癯的中年管事模样的人迎了上来,目光在杨薇身上扫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但语气依旧温和:“姑娘,有事吗?”
“请问……顾远先生在这里吗?”杨薇有些紧张地问。
管事微微颔首:“顾公子正在后院。请问姑娘如何称呼?可有预约?”
“我叫杨薇,没有预约。是顾先生让我来的。”杨薇如实回答。
“原来是顾公子交代过的。”管事的态度更加客气了,“姑娘请稍等,我去通报一声。”
说完,他转身走进了后堂。
杨薇站在大厅里,有些局促不安。周围的安静氛围让她有些不自在。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书架,上面那些古老的书籍,对她来说充满了神秘感。她随手拿起一本竹简,上面的字她一个也认不全。
没过多久,管事走了回来,对杨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姑娘,请随我来。”
杨薇跟着管事,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后院。
后院比前厅更加清幽,种着几株翠竹和一架紫藤。紫藤花已经谢了,但枝叶依旧繁茂,绿意盎然。
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座小小的凉亭。亭子里铺着竹席,摆放着茶具。顾远先生正斜倚在亭中的软榻上,手里拿着一卷书,看得入神。
听到脚步声,顾远抬起头,看到杨薇,眼中露出一丝笑意:“来了?”
“顾先生。”杨薇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多谢先生昨日赠药之恩。”
“不必多礼。”顾远放下手中的书卷,示意她坐下,“昨日前去探望令堂,见她气色尚可,汤药也对症,便放心了。”
他看向杨薇,目光温和:“这几日,家中可还安好?”
“多亏了先生指点,家中一切都好。我娘的咳嗽减轻了许多,小弟也很听话。”杨薇感激地说。
“那就好。”顾远笑了笑,对旁边的侍从吩咐道:“上茶。”
很快,一名侍女奉上了香茗。茶香清冽,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尝尝看。”顾远端起茶杯。
杨薇学着他的样子,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入口微苦,回味却无比甘甜,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香。
“好茶。”杨薇赞道。
“这是今年新出的碧螺春,虽然不是顶级,但也还算不错。”顾远说着,话锋一转,“杨姑娘今日来,不只是为了道谢吧?”
杨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先生慧眼。其实,学生今日来,一是感谢先生,二是……想向先生请教一些事情。”
“哦?说来听听。”顾远饶有兴趣地看着她。
杨薇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学生想请教先生,关于……读书识字的事情。”
顾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如常:“哦?杨姑娘想学读书写字?”
“是的。”杨薇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学生……不,我自幼体弱,未能像其他女孩一样进学堂学习。如今家中境况稍有好转,便想弥补这份遗憾。只是苦于无人教导,不知先生……可否……”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她希望顾远先生能教她读书识字。
顾远沉默了片刻,看着眼前这个清秀但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的女孩,心中泛起一丝波澜。
他原本只是欣赏杨薇的坚韧和厨艺,以及那份难得的孝心,所以才出手相助。但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农家女孩,内心深处,竟还藏着对知识的向往。
“你想学,自然可以。”顾远缓缓说道,“不过,我并非专门教授之人。若你真心想学,我可以指点你一二。”
杨薇闻言,激动得站起身,连连道谢:“多谢先生!多谢先生!”
“不必客气。”顾远示意她坐下,“不过,我有几个条件。”
“先生请讲,学生一定做到。”杨薇立刻说道。
“第一,不可影响你照顾家人和料理家务。”顾远看着她,“你家境况特殊,学业只是锦上添花,不可本末倒置。”
“学生明白,一定以家事为先。”杨薇郑重地点头。
“第二,需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顾远继续说道,“读书识字非一日之功,需勤勉用功。”
“学生一定谨记先生教诲,刻苦学习。”杨薇毫不犹豫地答应。
“第三,”顾远顿了顿,眼神变得有些意味深长,“我希望你学了这些,并非仅仅是为了识几个字,或者打发时间。我希望,你能用所学,为自己,也为你的家人,争取到更好的未来。”
杨薇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顾远的意思。他不仅仅是想教她读书,更是希望她能够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她认真地点点头:“学生明白。学生定不负先生所望。”
“好。”顾远满意地点点头,“那么,我们从何处开始?”
“先生,请从……最简单的开始吧。比如,教我认一些字,读一些书。”杨薇有些期待地问。
顾远沉吟片刻,说道:“我观你言语不俗,心思聪慧,想必理解能力不差。不如,我先教你认一些基础的汉字,再教你一些简单的算术。如何?”
“求之不得!”杨薇欣喜地说。
于是,在这雅致的凉亭里,顾远先生开始了他对杨薇的启蒙教学。
他从最简单的“人、口、手、足”等象形文字开始,耐心地向杨薇讲解每个字的读音、含义和写法。杨薇学得非常认真,一边听,一边用树枝在地上比划着。
顾远发现,杨薇的学习能力确实很强。很多字,她看几遍就能记住,并且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或许,是这具身体的年纪还小,学习能力强,或许是她的灵魂来自另一个世界,对知识的接受度更高。
不知不觉,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杨薇感觉自己收获巨大。虽然只学了十几个简单的汉字和一些基础的算术口诀,但这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已经为她打开了。
“今日先到这里吧。”顾远放下手中的树枝,“你回去后,可以自己复习。若有不懂之处,明日可以再来问我。”
“多谢先生!先生辛苦了!”杨薇起身行礼。
“不必。”顾远笑了笑,“记住我跟你说的,学业为末,修身齐家为本。不可因小失大。”
“学生谨记。”
杨薇再次向顾远道谢,然后离开了墨香斋。
走在回村的路上,杨薇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能够学习读书识字,对她来说,简直比做神仙还快活!她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向她敞开大门。
虽然前路依旧漫长,但她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有了知识,有了技能(厨艺、种植),再加上顾远先生的指点和潜在的帮助,她相信,她和家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那个“美味人生”的系统,似乎也预示着她未来的道路,会与美食息息相关。或许,有一天,她能凭借自己的厨艺,做出名堂,过上真正“美味”的生活。
夕阳西下,杨薇加快了脚步,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她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也想早点开始她的学习之旅。
墨香斋的这次拜访,无疑是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属于她的故事,才刚刚翻开精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