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神秘的资助 > 第一章


挺城的王金波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平常靠给别人写点东西挣点零花钱,尤其擅长写普通人的创业故事,深受读者喜爱。
今年六月,王金波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商业街开百货店的老孙,被他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写了一篇纪实报道《不服输的人》,在发行量很大的《宁锦晚报》发表。
两周后的一天上午,晚报编辑打电话给王金波,说宁锦一位叫董丽的读者看了《不服输的人》后,非常受感动,跑到报社来要求与孙老板取得联系,想与他交个朋友。
编辑还说董丽是个成功的商人,非常富有,她有资助老孙的打算,是件有积极意义的好事。最后,编辑把董女士的手机号码告诉了王金波。
王金波乐坏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无论如何也要促成这件事情,世上还是好人多。他兴冲冲地来到老孙店里,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满以为老孙会像他一样激动不已,可不料老孙不但没有高兴的意思,还产生了许多顾虑。
王金波很纳闷:老孙,这么好的事情你怎么不高兴啊
老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小王啊,不是我不明事理,是因为这世道太险恶了,我不信有这样的好事。
王金波冷静下来一想也是,不能不理解孙老板的心理:人家与你不认不识的,突然提出要帮忙,难保不会有猫腻。
孙老板说:前天东街老五就是因为相信了朋友的话,去见一个投资人,差点被绑了票。
王金波却不以为然:性质不同,说不准人家真是一番好意呢
显然他不甘心作罢,哪怕冒险,也值得,他接着说:人家又是个女的,还是宁锦本地人,光明正大的,不会有什么企图的。
孙老板不言语了,垂着脑袋考虑了许久才说:还是落实一下再说,打听打听是怎么回事,再定也不晚。
王金波说:好吧,我这就给她打电话摸摸底。说着,一边踱进孙老板内室,一边掏出手机拨打了董丽的号码,
电话很快拨通了,董丽的声音响亮,说话朗利,一听就是个爽直的人:老孙的事迹是真的吗她问了这么一句,王金波给了她肯定的答复。
董丽接着说:是这样的,我的经历和老孙非常相似,也是从那时的苦难中一步走过来的,所以很理解他,我现在成功了,拥有自己的超市,非常愿意帮助老孙,希望能安排我们会面。
董丽态度诚恳,言语亲切,打消了王金波的疑虑,他当即答应道:你放心,这事没问题,那么,怎么和你会面你们到宁锦来吧。知道临江居吗明天上午十点钟我在那儿等你们,见面细谈。
与董丽通完话,王金波跟老孙讲了,孙老板二话没说,答应了。

次日上午,王金波和老孙坐上去宁锦的大巴,十点钟准时到达临江居。这是一家很有规模的茶楼,在这儿会面颇有业务商谈的性质,看来董女士非常重视此事。
迎宾员把他们引到二楼单间。
一进门,就见一个穿着时尚,仪态高贵的漂亮女子笑容可掬地迎上来与他们握手,这女人大约三十岁左右,身上散发着高级香水的味道。
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后,三个人围桌而坐。董丽让服务员烧上一壶高级茶,又点了几盘小吃,然后介绍起自己的创业史来。
她很健谈,也很懂得如何营造融洽气氛,精彩的讲述令两个大老爷们着实入了迷,尤其是王金波,一边用心听她的传奇故事,一边暗暗打量着,观察董女士佩戴的金银首饰,粗略估算了一下,至少也值三万块钱,王金波心里踏实了:不管怎么说,这个女人肯定有钱。
孙老板呢,比王金波要谨持的多了,表情也没什么变化,只是听得更加专注。老孙不擅言辞,轮到他介绍自己时,竟然有点语无伦次,要不是王金波提示,他肯定会讲的一塌糊涂。
时间很快过去,到了午饭时间,董丽点了饭菜,三个人在愉悦的气氛中吃过午饭,董丽取过高级背包,掏出一张银行卡,连同名片一起递给老孙:这里有五万块,你先用着,不够的话再告诉我一声。
老孙犹豫着没敢接,王金波捅他一下他说:拿着吧,别辜负了董经理的一番好心。老孙这才接过去,就像接过一座山那样沉重,见他有疑虑,董丽忙补充说:这笔钱算我借给你的,不用急着还,只要你能发展起来,我还可以继续投入。
出了茶楼的门,董丽开车送他们去车站,经过一家富华的超市时,她放慢了车速说:这就是我的店,今天就不请你们进去了,以后有的是时间。
从宁锦回来后,老孙心里一直犯嘀咕,觉得此事太蹊跷,他永远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不过,他没好意思把这个想法对王金波说出来,怕伤了他的自尊。回到家后,把卡小心收起来,因为他压根儿不想动这笔钱,总觉得还会有事情发生。

果然,几天后,老孙接到了董丽的电话,她提出要单独和他会面,说有重要的事情商量。
在电话中,董丽反复叮嘱老孙不要把这次约见告诉别人,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老孙很为难,用商量的语气说:你可不可以到我这儿来啊董丽一口回绝:不行,我离不开,听我的安排没错,不要有什么顾虑。老孙只得嗯嗯啊啊答应下来,谁让自己拿了人家的呢
搁下电话,老孙犯了难,心里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单独去见董丽吧,心里不踏实,怕有事;叫上别人吧,又怕违约,反成坏事。思来想去,还是忍不住把王金波叫到了店里。
听老孙一说,王金波也觉得有些蹊跷。董女士为什么要单独约见老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王金波思忖了半天,得出结论:应该是业务方面的事,不会有问题,即使有问题,大不了是她反悔,想把钱要回去,这没什么。至于你担心的绑架,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去见她。
老孙想想也是,便说:好,我去。不过,我一个人不行,你得和我一起去。王金波答应了:可以,只是不能让她知道。
两个人又精心设计了一番,决定到约定地点后,老孙去见董女士,王金波在外边等候,每隔半小时左右电话联系一次,如果超过四十分钟没动静,他就进去找他。
这次的会面地点改在一家豪华酒店的雅间。诺大一个房间只有他们两个人,让老孙感觉很别扭。董丽今天的神色有点异常,她对老孙不仅客气,而且非常殷勤,还有点毕恭毕敬,轻轻搀着老孙的左臂,像接贵客一样把他扶进了房间。
data-fanqie-type=pay_tag>
话题是生意上的事,等到酒菜上来,举杯相碰时,董女士却出人意料地转换主题,说出一桩惊天动地的秘密。
原来,董女士的父亲叫董相军,曾在挺城担任财政局长,那期间,他与老孙保持着一段特殊的关系。
那时的老孙刚刚在城里打拼,正是艰难时候,朋友为他指了一条发财的好路:收购礼品。朋友还为他牵线搭桥,领他到董局长家拜访,取得了董的信任后,老孙成了董家的常客,隔三差五地去董局长家采购,俩人形成默契,只要董收到礼品,不论价值大小,都暗地委托老孙代为出手,老孙从中赚了不少差价,尤其两套高档住房,使他几乎一下子脱贫。
三年前,董局长高升,调到地区去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慢慢冷却下来。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见到他的女儿,老孙感到不可思议。同时也有一丝疑惑:他记得董局长并没有女儿,可眼前这个女子……
董丽似乎看透了老孙的心事,忙解释说那些年她一直住在外婆家,很少回去,所以许多人不知道有她这么个女儿。
既然是这么一回事,老孙放心了许多,他对董丽的资助表示了感激,并让她捎去对董局长的问候,感谢他还挂念着自己,他提出马上去看望董局长,董丽没有答应,说资助这件事儿,她父亲并不知道。
听罢此话,老孙更是感激不尽,不知道怎么表达此刻的心情。只是一个劲地说:以后有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我在所不辞。
话刚说完,董丽马上接了上去:我还真有件重要的事请你帮忙。老孙说:别说客气话了,到这份了,还客气什么
董丽先说了一大堆感谢之类的话,感谢老孙当年帮她父亲处理了那么多东西,绕了一个大圈子后,董丽话锋一转:孙叔,我爸现在遇到点麻烦,有人在整他,诬告他经济上有问题,所以,我的意思是……你现在登报了,成了新闻人物,希望不要对任何人说起你和我爸以前的事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老孙马上接过话头:甭担心,我不是那种人,再说如果那么做了,岂不是整我自己
董丽的脸上这才有了笑容,十分感激地要敬老孙三杯。
事情谈毕,老孙谢绝了董丽送她去车站的好意,说要办点别的事。

目送董丽驾车远去后,老孙马上联系上王金波,简单透露了与董丽的谈话内容,但并没有说实话。
回到挺城后,老孙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新闻节目,播的正是抓贪官惩腐败的节目,他心里一紧,有点害怕起来,回忆起收购礼品的那些日子,心里矛盾重重,想把此事告诉王金波,却又狠不下心。
正在犹豫,董丽打来电话,非常关切地问候他,那语气,那态度,令老孙非常感动,他决定一定要守住这个秘密,而且也不能告诉王金波,走一步看一步吧。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家赶稿子的王金波接到一个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那人自称姓李,是临城一家公司的经理,看了晚报上的《不服输的人》后非常受震动,打算结识孙老板,并愿意出资帮他发展。
王金波喜出望外:没想到作品的影响力这么大,看来要产生轰动效应了,如果能成为社会上的焦点或亮点,自己岂不名声大躁
和上次一样,王金波先稳住了李先生,随即马上去见老孙。
这一回老孙不干了,他表现得很冷漠,不无抵触地说:假的,肯定是假的,小王,见好就收吧,以后别再相信这类电话了。
王金波很扫兴:老孙,电话我都接了,你让我怎么回复人家再说也没证据证明人家有恶意啊。
老孙很固执:反正我不想见他,如果你愿意接触的话,你就去和他会一会吧。王金波说:我去算什么人家是给你献爱心来了,可别把账记在我身上。
老孙见王金波有点恼,缓了语气说:王老师,不是我不知好歹,我也是怕辜负了人家一片好意,万一我的生意做不大呢
王金波说:这事先不考虑,重点是考虑怎么和人家见面。老孙拗不过王金波,终于答应接受李先生的爱心,只是仍坚持不去见面。
王金波理解老孙的难处:毕竟是要到临县,这样的话,会耽误许多时间。于是,王金波说:这样吧,我替你先去见见他,尽量争取让他来咱们这儿。但我不敢保证能说服他,实在不行,你还得跑一跑。老孙答应了。
第二天上午,王金波如约来到临城,事前他并没有打电话告诉李先生老孙不来,王金波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李先生知道老孙不来,此事怕要黄。所以,他冒险一个人赴约。
在临城大酒店,他们相见了。
果然不出所料,见老孙没来,李先生非常不高兴,而且显得异常焦躁和恼怒。他的反常表现,令王金波感到非常诧异,直觉告诉他:要提高警惕。
李先生发泄完了后,用生硬的口气命王金波坐下,说有重要事和他谈谈。隔着饭桌,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以戒备的目光注视着对方。
王金波感觉自己的心跳突然越来越快,心里开始打鼓:难道真如老孙所说的,遇到绑匪了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给自己找了两个不怕的理由:一是自己没钱,穷文人一个;二是自己大小也算是个新闻界人士,有一定的镇邪力。
李先生喝了两大口茶水后,斟字酌句地说出这样一段话:麻烦你转告那个孙老板,把董丽前些天给他的钱退回去,而且,以后不准接受董丽任命资助。
李先生的话令王金波大吃一惊,他故作镇静地问:为什么出什么事了
李先生说实不相瞒,董丽并不是董相军的女儿。对不起,你说的话我听不懂。听不懂
李先生猛然站了起来,语气透出杀气:你真听不懂那好,我有法让你听懂。
这句话镇住了王金波,他知道此时如果不冷静,马上就会有危险。他忙解释道:我是说,不明白为什么让老孙退钱。
李先生把眼一瞪:你急什么!我不正说着嘛,你给我好好听着!董丽不是董相军的女儿,是他的情妇,实话告诉你,她是我老婆,我的日子全靠她和董相军,如果你们胆敢从她手中拿钱……
王金波这一回总算有点明白了,好险啊。他马上表态:李大哥,既然是这么回事,好办,我回去后马上叫老孙退了那钱,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先生的情绪这才稳定下来,说:记住,你们和董丽的事情,绝对瞒不过我,不要跟我耍滑头,如果不按我的话做,后果你是知道的。王金波只有连连允诺的份儿,哪敢辩解
好不容易熬到李先生送客,王金波惊恐地离开临城,感觉像赴了一次鬼门关,紧张得心都快蹦出来了。

回来的路上,越思越想越上火,这算什么事儿啊,本以为给老孙带来好运,却不料惹来了麻烦。
一下车,他立马赶到老孙处,把与李的谈话一五一十讲了,边讲边痛骂姓李的混蛋。而老孙呢,在一边傻了眼,事情来得太突然太蹊跷,一下子把他搞糊涂了,半晌也没转过弯儿,许久才冷静下来。
这时,老孙才把上次见董丽的实话说了出来,只是,他仍然隐瞒了董丽求他不要透露销售礼品一事,重点叙述的是与董相军的关系。
王金波听罢,暗暗松了口气,说:原来是这么回事,这董丽太狡猾了。要尽快把钱退还给她,否则让董相军知道了,不找你麻烦才怪。就算从没发生这回事,没有这笔钱,你不照样发展吗
见老孙木讷,王金波焦急:要不我来办吧,我这就联系董丽。老孙却一把拦下:先别急,容我好好想想,还是我处理好。那好,你可得抓紧,别拖时间太长,以免事情恶化。
董丽的事还没了解,老孙家又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人是老孙的表弟,曾经在老孙进城创业的那几年,里里外外帮了不少忙,所以,老孙对他心存感激,当然,这个表弟也掌握了许多老孙的发迹史。此次,他就是冲着销售礼品的事情而来。
坐定后,也不绕弯,表弟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表哥,你听说了没有董相军可能要出事。老孙暗吃一惊:他怎么说起这事故作镇定地问:什么事你没听到传言说反贪局盯上他了。老孙淡淡地说:不会吧肯定又是谣传。表弟并不否认这个说法:是不太相信,但也有这种可能,所以才来问你。
老孙不爱听了:问我做什么关我什么事表弟说:先别激动,说真的,我巴不得董相军快点有事,越快越好。为什么为咱的叔啊。你忘了,咱叔,也就是你叔辈舅,正等着提拔呢。
老孙真糊涂了:提拔这和董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董相军是一把手,俺叔是二把手,本来很有希望提拔,可这个董相军一直压制他,俩人矛盾不小,我这次来,就是想让你帮叔的忙。
老孙多少有点明白,但仍然不清楚表弟的底牌,所以他一直装作漠不关心。表弟终于沉不住气了:表哥,是亲三分向,这个时候就看你了,就是一封信的事儿,董相军保证下台,他下来后,一把手肯定是俺叔的,到时你就可以实现自己做大生意的理想了。
原来是让自己写举报信啊。老孙诚恳地说:不是我胆儿小,万一我也受到牵连怎么办表弟当即拍胸脯打保票:我保证你没事,一来你是立功,二来俺叔会罩着你,怕什么
表弟这么一说,老孙心里又犯起了嘀咕,不过,还是拿不定主意,只得说:让我好好想想。
送走了表弟,老孙感觉事情有些棘手,这种挠头的事儿太让人费神了,得尽快从中解脱出来,事已至此,不能瞒王金波了,他马上拨通王金波的电话,把他请了出来。
这次,老孙不再保留了,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和盘托出,王金波听罢大吃一惊,责怪老孙当初不应该把这么重要的细节隐瞒下来,他对老孙说:纸里包不住火,董相军早晚要出事,董丽早晚也要暴露出来,如果你不尽快把钱退了,事就麻烦了。至于举报一事,你暂且一放,举不举对你没什么影响。
那我明天就把钱退了。老孙终于下了决心。王金波说:太好了,我和你一起去,和上次一样,我在暗,你在明,经常通话。
一切敲定后,老孙打了电话给董丽,说有要事明天见她,董丽痛快答应下来,说还在老地方等他。
第二天上午,王金波和老孙一同赶往宁锦。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真见了董丽后,老孙却一下子没了退卡的勇气,几次想开口提这件事,都被董丽抢去了话头,好像她已经看透了老孙的心思,猜出他想说的话,一次次的拦截,老孙彻底软下来,这个董丽太厉害了,会察颜观色,更会见风使舵,她以各种话题牵着老孙转,把老孙搞的晕头转向。
董丽除了重复上次的感谢话外,还谈到了生意场上的打算,说正计划在挺城与老孙合建一个大型连锁超市,目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她的这番话说到了老孙的要害处,因为这个想法正是他多年的梦想,如果真能实现那就太好了。
谈话快要结束时,狡猾的董丽这才问老孙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说此时老孙已无话可说,他只好顺着董丽的思路胡编:我也是为超市的事儿来,咱们想到一起了。……
不过,老孙再愚,也有理智的一面。董丽再聪明,也有疏漏的时候,趁她不注意时,老孙迅速把那张卡塞进了他的包里,此时才暗暗松了口气,像是甩掉了一个大包袱。

两天过后,老孙突然接到董丽的电话,她对老孙退卡的事很伤心,甚至在电话那边哭了起来:孙叔,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是不是我哪儿做错了……
老孙连连否认,正想婉转解释,董丽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提出一个要求:见最后一面,绝不提资助一事,
老孙这次没有答应董丽,而是要求她到挺城来:你来我这儿,我会陪你好好转一转,谈谈超市项目,我已经拟好意向书,请你来看看,了解一下我们这儿的市场。
董丽无话可说,沉默片刻答应下来,又详细问清老孙店的位置后才挂了电话。
但是,第二天,老孙并没等到董丽的身影,但他并不焦急,也不在意。本来嘛,他昨天的话也只是应付而已,不来才好呢。
可是老孙并不知道,危险正在向他逼近。
晚上九点多,老孙刚刚放下卷帘门,却听到敲门声,谁啊。我,有份意向书给你。答话的是个男人,听起来耳熟。
老孙迟疑了一下,把卷帘门提了起来,就在此时,几个男人猛地窜了进来,为首的那个,老孙一眼就认了出来,正是董相军的儿子董涛。
几年不见,他长得武高武大,而且非常彪悍,老孙刚想说句客气话,董涛却露出了凶相:姓孙的,知道为什么找你。
我,我怎么知道啊……
别装糊涂。董涛很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老孙委屈地说:我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话好好说,别这么凶好不好
不料此话更加惹恼董涛,他使了个手势,两个打手猛扑上来,三两下把老孙放倒,用绳子捆牢了。老孙边挣扎边说:我怎么惹你们了,为什么这么对我
董涛说:你以为我们彪(胶东话傻的意思)啊,前几天你那个表弟是不是来过听了这句话,老孙的心往下一沉,知道麻烦了。他想辩解,可又不知从何说起,董涛走过来朝他背上狠狠踏了一脚:你找死不分个时候,真是扳着腚门亲嘴不知香臭,就你这点本事还想跟我们董家作对不知天高地厚。一挥手:堵上嘴,弄到车上去。
两个打手按吩咐把老孙架出店门,刚走出几步,四周突然警笛大作,灯光雪亮,几辆警车转眼驶到他们跟前,行动敏捷的警察迅速下车控制了这伙歹徒。
原来,王金波和老孙早有约定,只要三次拨打老孙的电话无人接听,就说明有危险。
正在董涛等人闯进老孙店后不久,王金波拨打老孙的电话,三次没通,他预感不好,连忙赶往商业街,在街口发现一辆眼熟的轿车,王金波留意了一下车牌号,猛然想起是董丽的车,他悄悄躲进暗影观察,果然,看到董丽坐在车后座上,身边还有一名长相极凶的男人。王金波认定事情不妙,赶紧打电话报了警。
董涛和董丽落网了,不久,董相军也因贪赃枉法被拘捕。在此期间老孙表现得很积极,,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好评。而王金波呢,却始终乐不起来,他在思考:以后,还敢不敢写此类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