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庞统:东南西北,四方无盐?不见得...
“糟了!糟了!糟了”
蒋干急的团团乱撞,不停在房间内踱来踱去。
“子初兄,眼下该如何是好,你倒是拿个主意啊!”
刘巴端坐一旁,眉头紧锁,叹息道:
“唉~我也有些无计可施啊”
“不可啊!”蒋干顿时急了,“倘若荆州断盐,主公大业休矣!”
“咱们虽然是主公的人,但明面上却是刘璋的宾客。”刘巴无奈道:“眼下还有刘备方面盯着,一旦你我太过偏向主公,恐怕会立即遭受攻讦。”
“到时候不仅帮不到主公,还会惹来刘璋的怀疑,局面只会更加糟糕。”
刘巴与蒋干只能隐晦帮周瑜说话,但不能明着帮周瑜牟利。
诸葛亮提出的计策,明面上没有任何隐患。
毕竟,周瑜只说互通商贸,又没点名要购买食盐。
没办法,若点名买盐更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直接就暴露缺盐的窘境了。
食盐事关命脉,周瑜不想暴露这点,以免日后被人拿捏。
一开始也确实奏效,刘璋得知要通商,主动就把食盐放入出口名单。
奈何被诸葛亮叫破其中关节,才有了现在的窘迫局面。
刘巴与蒋干虽尽力斡旋,但由于屁股不能歪的太明显,也是有力使不出。
站在刘璋的角度,诸葛亮的提议百利而无一害,刘巴与蒋干若反对,根本就站不住脚。
到时候别说刘璋、刘备等人,恐怕“反刘派”的王累、黄权等人,也无法理解、更不会支持刘巴与蒋干。
“眼下该怎么办?”蒋干径直问道。
“为今之计,只能寄希望主公他们自己想办法。”刘巴低沉道:“把此地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知荆州。”
眼下,刘巴与蒋干二人,在此事上也仅能提供情报支持。
让周瑜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看荆州方面能否想出破局之策
——————
江陵。
看完成都送来的密报,随手丢在案几上。
“不愧是卧龙”周瑜感慨道:“如此微不可查的机会,竟然都被他把握住。”
这一刻,周瑜切身体会到诸葛亮的难缠之处。
先前诸葛亮在周瑜手上连续吃瘪,但细细想来其实都是占了先知先觉的优势。
二乔流言刚放出来,周瑜就知道诸葛亮要激将江东。
赤壁之战还没打,周瑜就知道诸葛亮打算夺取荆州。
刚提出借道去交州,周瑜就知道诸葛亮意图入蜀。
诸葛亮刚谋划好战略方向,周瑜就挖好坑再等着。
诸葛亮还没脱裤子,周瑜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
在这种情况下,周瑜肯定占尽先机,诸葛亮必然次次吃瘪。
任凭诸葛亮再如何智计过人,对上周瑜也显得很憨,好像主动往陷阱里跳但这只是表象!
哪怕周瑜本人,也从未轻视过诸葛亮。
甚至基于历史经验,周瑜只会更加重视!
上次借道之事,诸葛亮利用舆论施压,就已经搞得周瑜很难受了。
这次更是如此,精准掐住了周瑜的软肋,荆州的命脉。
纵使周瑜提前把刘巴、蒋干埋到刘璋身边,也未能阻止诸葛亮的计策。
“唉~”庞统叹息一声,自嘲道:“吃了几十年的盐,却没未关心过从何而来,属下惭愧”
周瑜、步骘、鲁肃这些人都是外来户,不知道荆州的情况也就罢了。
庞统明明在此生活多年,却从未关心过此事。
事发之后,庞统就一直很自责。
觉得没能及时发现问题、提醒周瑜,才导致陷入眼下的被动局面。
“士元莫要如此。”周瑜安慰道:“我不也没操心过么,这是咱们大家伙的疏忽,不能全怪在你自己身上。”
“此事我亦有责任。”步骘连忙道:“若能早日发现就好了。”
“要怪就怪曹贼。”鲁肃打圆场道:“把荆州的上层官员都带走了,中下层官员又不负责此事,这才导致咱们后知后觉。”
当初投降曹操,几乎是荆州高级官员的共识。
如蔡瑁、张允,如蒯良、蒯越,如桓范、傅巽
赤壁战败后,这些人由于亲曹,就被一股脑带回北方,没有一个高层留下。
导致周瑜方面接手时,由于没有交接政务,相当于一切都要从头捋一遍
“眼下食盐情况如何?”周瑜当即问道。
“回主公。”步骘回答道:“近日属下派人走访,民间百姓家中尚且富裕,衙门府库中也存有不少,暂时不会陷入缺盐的窘境。”
这也是一直没察觉的原因之一,东西不缺的时候谁也想不到
“而且百姓都有腌菜的习惯,纵使短时间断盐,也能支持过去。”
“不幸中的万幸啊!”周瑜唏嘘道:“倘若立刻缺盐,那可就真糟透了”
但哪怕暂时不缺,也不代表危机解除。
毕竟荆州不产盐,迟早都有耗光的一天。
若不能从外部得到补充,断盐危机迟早都会来临。
“眼下,只能寄希望于交州。”步骘无奈道:“且看马良能否交涉成功吧。”
尽管苍梧郡位于交州,如今是周瑜版图的最南端。
但很可惜,虽然苍梧距离南海已经极近,直线距离甚至不足百里,可中间还是隔着一个合浦郡,由交州士家占据。
想穿过合浦郡,跑别人地盘上晒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不能晒,那就只剩下一条路,找交州方面购买。
尤其眼下益州方面已经有了确切消息,交州就是周瑜唯一的指望。
“恐怕会出岔子啊”庞统期望不高。
很显然,诸葛亮能看到的问题,庞统显然也能看到。
话音刚落,便有信使快步而来。
“报~”
“启禀君侯,马太守从苍梧来信。”
“拿来我看。”
周瑜接过信件快速浏览一番,脸上表情渐沉,众人心中当即有了不妙预感。
“主公。”庞统径直问道:“对方提了什么条件?”
“把苍梧郡还给交州。”周瑜扬了扬信件,“往后愿无偿给荆州供盐。”
对于临海的州郡而言,这玩意的成本确实可以忽略,无非耗费点人工而已。
在有徭役的当下,人工对统治者而言,往往就意味着不要钱。
用盐换取一郡之地,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何况主动权握在交州手中,眼下承诺的好听,日后若觉得亏本,也能随时中断供给,荆州还是会受制于人。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周瑜摇头道:“若都不卖盐给咱们,这问题可就大了!”
正当众人心情沉重时,庞统缓缓开口,道:
“不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