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妞妞彻底困惑了,小小的眉头紧紧皱起,“粮食多了反而不值钱?那丰收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呀?”
孙女稚嫩的疑问,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精准地戳中了张大山的痛处,也道破了千万农民面对“谷贱伤农”困境的辛酸。
他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妞妞却自顾自地想到了什么,小脸突然又亮了起来,兴奋地拍着小手:
“爷爷,上次那个从城里来的,头发白白的爷爷!他不是在村长家说过吗?他说他一定会想办法,让我们的粮食卖到全世界去!卖到很远很远的外国去!那样就能卖好多好多钱了!是不是呀?那爸爸是不是很快就能回来了?”
张大山看着孙女眼中重新燃起的、纯粹而热烈的希望之光,心头猛地一颤。
他当然记得那个“城里来的白发爷爷”——农业部长陈长春。
那是在一次深入贫困地区的调研中,陈长春站在村长家的小院里,对着他们这些衣衫褴褛、满眼期盼的老农,拍着胸脯许下的承诺:
“乡亲们放心!国家不会忘记你们!我们一定想办法,打通渠道,让咱们的好粮食走出国门,卖上好价钱!让大家伙的日子好起来!让孩子们都能在父母身边长大!”
那掷地有声的话语,曾经点燃了张大山心中几乎熄灭的火苗。
可是现实呢?
他在村长家那台全村唯一的、信号时好时坏的旧电视里,看过新闻,新闻里说着一些他听不懂的词。
村长磕磕绊绊地解释给他听,意思大概是:路还很长,很难,国家在努力,急不得。
“急不得”
这三个字,像冰冷的枷锁,再次锁住了他刚刚升起的希望。
是啊,全国有多少像他们这样的穷村子?
国家有国家的难处,哪有那么容易?
可看着妞妞那双清澈见底、充满了信任和期待的大眼睛,张大山实在不忍心戳破这脆弱的肥皂泡。
他努力扯出一个笑容,用尽全身力气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信心:“对!妞妞说得对!城里那个爷爷是大官!是大好人!他说话肯定算话!他答应过妞妞的,就一定能做到!”
“太好啦!”妞妞高兴地跳了起来,小手抓住爷爷布满老茧的大手,“爷爷爷爷!我们去村长爷爷家看新闻吧!说不定新闻里就说了,我们的粮食已经卖到外国去啦!爸爸就能看到,就能回来啦!”
“好…好!去看新闻!”张大山被孙女的快乐感染,暂时抛开了心头的沉重。
他撑着膝盖,有些吃力地站起身,拍掉裤子上的尘土。
夕阳的最后一缕光线消失在地平线,暮色四合。
他牵起妞妞热乎乎的小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沿着蜿蜒的田埂,朝着村里那唯一亮着昏黄灯光的村长家,蹒跚而去。
张大山知道,电视里那些高深莫测的新闻,他多半还是看不懂。
但为了妞妞眼里那点光,为了心里那点渺茫却不肯熄灭的盼头,他愿意再去听一听,再去看一看。
也许也许奇迹真的会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