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部喷口的设计更是前所未见,呈现出复杂的几何收敛形态。
“卧卧槽!”
最先打破死寂的,是研究院气动布局首席设计师,孙教授。
这位平时以儒雅严谨著称的老专家。
此刻眼珠子瞪得溜圆,嘴巴微张。
下意识地爆出了从业以来可能都没说过的粗话。
他像是被一道闪电劈中,整个人都僵住了。
随即又像打了鸡血一样,猛地从怀里掏出随身携带、已经卷边的速写本和炭笔。
手指因为激动而剧烈颤抖。
“卧槽!还能这么设计?!这这翼根融合度!”
孙教授一边语无伦次地念叨着,一边疯狂地在纸上涂抹,笔尖几乎要划破纸张。
“卧槽,我悟了!这前缘襟翼的弧度,对!就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利用涡流!
卧槽,这里!机腹这里的凹陷!我的天!利用负压区减少阻力?!
卧槽!为啥我他妈就没想到!
这思路这思路简直神了!”
他每画到一个关键部位,就忍不住爆一句粗口。
整个人陷入了一种癫狂的顿悟状态。
仿佛困扰他半生的气动难题在这一刻迎刃而开。
孙教授不是一个人在“卧槽”。
旁边,负责先进材料研究的李院士,早已不顾形象地扑到了机身边上。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带着白手套的手。
颤抖着抚摸着那冰冷光滑、触感奇特的机身蒙皮。
指尖传来的反馈让他浑身一震,老脸涨得通红。
口中只剩下无意识的啧啧赞叹:“这触感这硬度这这绝对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合金!这这卧槽!”
他激动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只能反复摩挲,恨不得把脸贴上去感受那材料的奥秘。
另一边。
负责动力系统的王总师,正绕着那造型奇特的尾部喷口打转。
眼神狂热得像发现了稀世珍宝:“这结构这收敛片的角度我的妈呀!
这推力和矢量控制效率卧槽!不敢想!真不敢想!”
他甚至忍不住想掏出工具去敲一敲,被旁边眼疾手快的安保人员死死拦住。
负责航电、隐身、结构、火控各个领域的顶级大牛们。
此刻都彻底抛弃了院士、教授、总师的矜持和风度。
整个庞大而肃穆的地下接收仓,瞬间被此起彼伏、发自肺腑的“卧槽”声浪所淹没!
“卧槽!这驾驶舱盖的光学特性!”
“卧槽!这内置弹舱的开启机构!”
“卧槽!这线缆布局!集成度逆天了!”
“卧槽!这”
知道的,明白这里是龙国最顶尖的航空航天研究圣地,汇聚了智商超群、学富五车的国之栋梁;
不知道的,乍一听这满耳的“卧槽”,还以为闯进了哪个地下飙车党的改装车间。
或者一群兴奋过度的街头混混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宝藏。
在这架仿佛来自科幻电影的未来战机面前。
这群代表着龙国航空工业最高智慧的老家伙们。
早已没了平日的稳重形象。
他们或趴或跪,或描或摸,或喃喃自语或激动咆哮。
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巨大震撼和狂喜之中。
脸上洋溢着孩童般纯粹而痴迷的光芒。
这架战机,就是打开他们认知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就在这片充斥着“卧槽”的狂热海洋中,一个略显年轻的声音从战机那敞开的、造型同样科幻的座舱盖里冒了出来,带着一丝困惑和焦急:
“喂,我说,院长呢?!院长在哪儿?!你们快把他叫来啊!这驾驶舱里面的东西
卧槽!我完全看不懂啊!这仪表这操作逻辑这这玩意儿怎么启动我都摸不着头脑!
院长,院长快来掌掌眼啊!”
这一嗓子,像是一盆冷水,瞬间浇醒了部分沉浸在各自世界里的专家。
对啊。
院长!
这么重要、这么震撼的发现,怎么能少了研究院的定海神针——吴振邦院长?!
众人下意识地四处张望,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却一无所获。
“院长?”
“对啊,院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