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归根到底还是磁场上的问题。
如果能研发出一种耐超高温度的反应炉外壳材料,基本上就代表着热核聚变反应堆的商业化落地。
但是这种能够隔绝承载上亿度高温的材料,在目前的物理理论框架下,根本不可能存在。
所以现在核聚变的重点方向,就是磁场控制。
以高能磁场,来实现对热核聚变反应发生时产生的超高能等离子体的约束力。
只是大型热核聚变反应发生时,无数的超高温等离子在聚变炉内远转,这些粒子间的相互碰撞,凝聚所引起的湍流问题,因为参数太多,简直无法预测,也让磁约束变的无比困难。
不能预测这些粒子运行轨迹,就不能实现的对这些高能等离子完美约束,让它们有不受控的风险,这时候它就不是反应堆,而是一颗真正的氢弹。
目前的科学界主流的解决方案是两步走方案。
一个是目前科学界的热门领域,超导材料的研发。
在这个领域全世界都投入了众多人力物力,竞争压力巨大。
一个是数论领域,n-s方程的求导,湍流问题的完美解。
在这个领域,全世界只有寥寥几个人在缓慢推进,其他人就是想上手也看不懂。
当电流能够没有容量限制及热积累损耗的通过超导线材,理论上来说就能产生无上限的高能磁场,以力破巧。
不管等离子运转的多么混乱,只要有着更高的磁场约束,就是太阳都能固定下来。
只是这么没头没尾的一个方程,号称解决了核聚变中最难的高能等离子体控制问题,还涉及了千禧难题n-s方程的解,这不是天方夜谭么?
想了半天,李明仁再次拿起手机,向宋宁打去电话。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电话一直没人接。
放下电话,李明仁看着他爹在文件最后面写的正文,有些哭笑不得。
“本文并无任何引用,全是本人多年研究心得。
深知针对目前地球科技实力与进展来说,对量子微观领域展开探索有些不切实际。
所以本人结合高能储氢材料与电磁场域的精细化控制方面取得的突破,完美实现了冷核聚变的点火,控制,净收益能量为正值的反应堆建设工作。
为人类对时空领域的探索奠定了能量需求方面的基础。
只是核聚变涉及交叉领域太多,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了。
想知道我的研究到达了哪一步,就去验证上面的方程吧!”
1637年左右,法国学者费马在阅读丢番图《算术》拉丁文译本时,曾在第11卷第8命题旁,对费马定理的解写道:
“将一个立方数分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一个四次幂分成两个四次幂之和,或者一般地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这是不可能的。
关于此,我确信已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
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
比较坑爹的是当年法国学者费马提出费马定理,信上说自己也想出了解。
但是等这封信被其他数学家收到的时候,费马就病死了,导致费马定理成为了世界数论上的难题,卡了全世界三百多年,在1994年才被美国数学家论证成功。
只是你一个电子邮件附带的文件,哪来的写不下一说?
李明仁手上无意识的将电脑文件再次向下拉,结果在文件的最下方,又看到了一张老李和宋宁两人站在特斯拉线圈前,笑的牙床都漏出来的自拍照。
当初他爹为了造这个东西,钱不够,材料有些也买不着,还是自己费了好大的力气帮忙协调的。
他爹想将他的那个废品站挂面到科学院下面,自己也是忽悠着写了一张假的合作文件,郑重其事的快递了过去。
没想到前后花了这么多钱,才安稳了一年又不行了。
“是你爸打来的电话?”
李明仁扭过头,发现他老婆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