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皇宫中,奉天殿上,太宗皇帝李昀初登大位。
设置奉天殿为朝臣们议论国家大事之地。
此时太宗皇帝李昀召集着六部官员和左右仆射在此议事。
为首软座的是一名男子,年岁大概五十,头戴双耳帽子,一手握着蓝色封面的书卷,一手抚须轻捋,神色甚是庄严。
奉天殿内所有人望着他的目光都是倍感尊崇。
李昀目光扫过诸位臣子,缓声开口道:“巩开元年,第一条政令,《与民修养》,已经下发快一个月了,朕今日召汝等过来,便是商议咱们大乾巩开之年的第二条政令!
连年战乱,我大乾百姓人口凋零,为了让我大乾增添人口,这第二条政令,朕的想法就是提高我们大乾百姓的生活质量,让大乾百姓家家户户都有饭可吃,不再受忍饥挨饿之苦,而且以后还要能吃饱穿暖。
只要是有关造福百姓的想法,诸君亦可以知无不言,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左侧为首的臣子已经年过半百,听闻此言后,原本还昏昏欲睡的他立刻开口道:“陛下,自古吃饱穿暖就乃是百姓的民生大计。”
李昀挑挑眉道:“哦?左仆射可有何高见啊?”
左仆射,杨莽,李乾麾下的老臣,高祖李乾虽然已经退位了,但杨莽依然是身居要职。
杨莽沉思片刻后道:“连年征战,百姓是苦不堪言,多少家庭流离失所,咱们大乾现在并不缺田地,我们缺的是种田之人。
如今关中一带大多数村庄里都是妇孺居多,耕作起来是极为困难,更何况百姓手中是没有田地的,田地都是在那些封地老爷们的手中,秋收的粮食有四成都要用来交租,两成拿来交税钱,真正能落到百姓手里的粮食并不多。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那些封地下手,减少百姓的种田的租子和粮税,这样一来,落入百姓手中的粮食就会增多,日子也会慢慢地好起来了。”
那些贵族的封地其实都是百姓手中的土地,名义上是百姓自己的农田,但是秋收之后却是要给封地老爷们缴纳粮租。
李昀右手边的第一位是从小就和李昀一起长大的沈砚之,熟读各种兵书。
此刻他暂代右仆射一职,更是六部尚书中的吏部尚书,可谓是手握实权。
相对比已经被架空的杨莽,奉天殿内除了李昀这个皇帝陛下,就只有沈砚之的权力最大了。
沈砚之闻言眉头大皱,果断摇头道:“不妥!天下初定,朝堂不稳,封地内大多都是一些门阀大族,若是突然削减粮租,这对天下百姓或许是好事,但对于目前皇权稳固来说,这是极其危险的。
若是这些门阀大族联合起来抗旨不尊,后果是不堪设想。”
很明显的,杨莽的提议动了许多人嘴里的蛋糕,那些被削减粮租的贵族们肯定是不乐意的。
杨莽欲言又止的,但又很快就佝偻着身子低头默默不语了。
李昀听的是频频点头,看向一个面黄肌瘦的中年男子开口道:“明远,你可有良策啊?”
柳文渊,字明远,目前担任着兵部尚书职位,虽然担任了兵部尚书,但是他却是个实打实的文官。
此时已经是满脸病态的柳文渊轻轻咳嗽两声后说道:“陛下,为了天下安定,削减粮租的计策怕是不行,而且如今国库也较为空虚,外面还有强敌环绕,削减赋税也是行不通的。
所谓国富而民强,我们要想富民,必须先强国,而造福百姓民生大计,无非就是削减粮租和赋税,这两点目前是行不通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民间入手。”
李昀听完就是眼前一亮,笑着问道:“明远,你速速道来,朕愿闻其详!”
他已经察觉到了,明远内心估计已经有了良策。
柳文渊也望着李昀,缓缓说出几个字:“奇功换爵位!”
“奇功换爵位?”众人闻言,纷纷思索着话中的含义。
柳文渊笑了笑继续说道:“所谓奇功换爵位,便是陛下您下发第二条巩开元年的政令,从民间征集大才之人,许诺谁若是能有造福百姓的良策,又或者是有造福百姓的手段,若是成功,可对其赏金赐爵位。”
沈砚之闻言有些不悦道:“大乾立国,军功获得者不计其数,各州各城各郡县更是勋贵无数,这计策若真实施的话,怕是又要封赏出许多爵位出去,万一到时封无可封了,这又该怎么办?”
柳文渊也据理力争道:“重病要下猛药才行!更何况老夫的提议只是奇功换爵位,意思就是有奇功才能有爵位,我们把要求给抬高不就可以了吗?”
中书令陆怀瑾点头认可道:“陛下,明远贤弟说的并非不无道理,只要我们提高受爵的门槛,就能杜绝掉一些企图浑水摸鱼的人,假如不是明远提出的建议,你们诸位可还有其他的计策?”
奉天殿内高官你看看我,我瞅瞅你的,都选择闭口不言了,一个个都跟鹌鹑似的。
李昀将书本放下,坐直了身子郑重说道:“就按明远说的办!巩开年第二条政令,奇功换爵位就这么定了,中书省着手拟定方案下发政令,随后由尚书省执行!”
中书令陆怀瑾起身行礼道:“陛下,臣即刻前往中书省起草文书。”
陆怀瑾这边刚走,一名太监就从殿外进入了奉天殿。
太监手中持有着一枚令牌,双手高举头顶说道:“陛下,皇城外有一庄稼汉,拿着这枚令牌要见太上皇,此枚令牌不是陛下下发的令牌,所以皇城禁军统领特来请示。”
李昀身边待着的三十多岁的那名太监接过令牌交给了他。
李昀看了看后,摆摆手说道:“这是我们大乾立国之初,太上皇亲自下发的令牌,现在能持有的人是少的不能再少了,可能是太上皇当时的亲卫,让他去吧,另外,让百骑卫盯得紧点就行了。”
百骑卫,李昀设立的情报机构,当然也是他的鹰犬和爪牙。
太监结果令牌“喏”了一声就躬身退下了。
而杨莽此时却是感慨道:“陛下,如今太上皇已经没有实权了,又何必幽禁他于禁垣宫落下个不孝之名?既然如今大势已去,倒不如”
“嗯?”李昀眸子一冷,身上的气势陡然散发了出来,不怒自威。
杨莽吓得缩了缩脖子,顿时就是如坐针毡。
李昀思索了一会,最终是点了点头说道:“左仆射所言不错,不成,去传令撤下禁垣宫的禁军吧,太上皇要是想做些什么,就由他去吧。”
自从承天殿夺嫡之后,李乾也被李昀狠心的从奉天殿赶到了禁垣宫,名义上是给老父亲乔迁新居,其实就是变相的软禁起来了,一些开奠朝的老臣想见一面李乾都难如登天。
正所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朝堂已经初步稳定下来了,朝堂中李乾的宠臣,该罢免的罢免了,该告老还乡的也已经告老还乡了,权力也被李昀一点点的收入手中。
现在的李乾,就是一个整天躲在禁垣宫里只知道埋头造小孩的孤家寡人。
也就是陈阳不知道这些事情,要是知道了,他肯定得惊呼一声,我靠!
李二,是你吗?李二?前世七世纪最强的碳基生物啊,虽然这不是真正的李二陛下,但遭遇都差不多,若是陈阳真的知道了,怕不是得吃上一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