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阳和苏晴带着买的锄头、铁锹,满怀着希望来到了后山坡这片属于自己的荒地。
放眼望去,满地都是碎石裸漏,杂草稀疏,土壤确实是贫瘠。
但是在陈阳眼中,确是未来的一片玉米海洋!
陈阳挽起袖子道:“娘子!开干!先把大点的石头捡出来,堆到地边,杂草连根拔起,晒干了还能当柴火!”
苏晴也是干劲十足的道:“嗯!当家的!放心吧!力气活我也能干的!”
两人顶着春天的还不算强烈的日头,开始了艰辛的开荒。
汗水很快就浸湿了他们俩的粗布衣衫,累了就坐在田埂边喝口水,看着被清理出来的一小片土地,相视一笑。
花了三天时间,两人才勉强将地给清理平整出来。
虽然土质的确不好,但至少能下种了。
关键的时刻来临了,陈阳无比珍重地取出了那包系统赠送的高产玉米种子。
按照系统提示的方法,用手指在疏松过的土壤里戳出小洞,放入两颗种子,再覆盖上一层薄土。
苏晴在一旁无声的看着,虽然不明白陈阳为何会对这些种子如此慎重,但是她相信陈阳的每一个决定。
陈阳站起身,抹了把汗高兴地说道:“好了,种子种下了,剩下的就等着老天爷赏饭吃了。”
望着这片被寄托了希望的土地,陈阳心中默念道:系统啊,系统,可千万别坑我啊!
不过,系统出品!必是精品。
播种下去仅仅五天,嫩绿的幼苗便破土而出!
那速度,让陈阳都暗暗吃惊!不过更让他惊喜的是,这些幼苗长得是异常茁壮,叶片肥厚而宽大,充满了生机。
到了第十天,玉米幼苗已经长到了半尺高,郁郁葱葱的一片。
第十五天,玉米苗已经窜到了齐腰高,茎秆粗壮,叶片如同绿色的宝剑一样,长势迅猛,远远超过了村里任何一块良田里的作物。
这反常的生长速度,自然也是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
“哎!你们看陈阳租的那片荒地,那苗子长得,看着真邪乎啊!”
“我的老天爷啊!这才种下去几天啊我田里的苗还没他家的一半高呢!”
“这陈阳怕不是得了什么仙种吧?不过话说他那地里种的是什么啊?”
“荒地里也能长出那么好的苗?哪里来的种子啊”
议论声、惊叹声在村里流传开来。
连村长刘老财都忍不住地跑到后山坡看了好几次,每次看到那一片地,都忍不住捋着胡子啧啧称奇。
陈阳和苏晴每天忙完也会来地里看看。
看着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两人的心里都是充满了难以表达的喜悦和期待。
而苏晴看着陈阳的眼神之中,更是充满了崇拜和依赖。
苏晴蹲在地边,轻轻用手抚摸着厚实的叶片,惊叹道:“当家的,这玉米长得真好啊!”
陈阳用力的点点头道:“是啊!这只是开始,等他们结了棒子,到时候,我们的好日子才算是真正的扎下根了!”
陈阳看着眼前长势喜人的玉米,心中也在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他转头对着正在抚摸玉米叶的苏晴说:“娘子,这些玉米看情况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收获,这段时间咱们把房子给修建一下吧。”
他顿了顿说道:“米花块虽然能赚上些小钱,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你看那边山坡上有上好的黏土,我想着在那里开个砖窑!”
砖瓦房在大乾朝是绝对的奢侈品,目前就是县城里的许多人家住的还是土坯房,不过京城那里肯定都是砖瓦房。
他拉着苏晴的手走到高处,指着一处地方说道:“等砖窑建好了,咱们就在这里盖上新房,到时候咱们的好日就真的到来了。”
苏晴听得眼睛发亮,但是很快又皱起眉道:“可是,现在米花块的生意还是挺好的。”
陈阳笑了笑耐心解释:“米花块的生意虽然好,但是太费功夫了,你看做一天米花块才赚几十文钱,可是咱们要是烧好了砖,这一块砖就能卖两文钱。
一个窑两天就能烧出上千块砖,你说哪个划算?”
见到苏晴还在犹豫着,陈阳又说:“再说了,到时候咱们的新房子盖好了,你想做米花块随时都可以做。
有了砖房,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你在屋里做也舒服不是吗?”
苏晴终于是被说服了,点点头道:“行!当家的,我都听你的。不过咱们得先把这些玉米照看好了。”
”那是自然的。”
陈阳望着郁郁葱葱的玉米地说道:“等这批玉米丰收了,村里的人见了这产量,肯定是都想要种子的。
到时候咱们留够自己用的,剩下的就可以高价卖出去了。”
夕阳下,夫妻俩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地里充满希望的绿色。
微风轻轻拂过,玉米叶子沙沙地作响,仿佛是在回应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隔天,陈阳就又来到了村长刘老财家里,刘老财算是十里八乡过得最好的一家了,住的也是有一间砖瓦房,还有几间土坯做的房子,家里有一匹老马和一辆板车,甚至还有一头耕牛。
这样殷实的家庭,在整个县城都不多见。
刘老财家中有三个儿子,据说都从军了,大儿子更是在猛虎营中担任着从七品的校尉。
自从陈阳租了山坡后面的荒地之后,刘老财就格外的看重他。
见到陈阳又来拜访,更是主动地笑着将他迎入家中。
“阳小子,说吧,找我又有什么事情啊?”
陈阳笑着说道:“叔,是这样的,我想盖个房子,但是外面的青砖太贵了,我打算自己烧窑。”
刘老财听闻是颇为震惊的道:“你会烧砖?”
陈阳当然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而是谦虚道:“不敢保证能烧成,得需要尝试一下,所有我想让叔您在村里组织一下,咱们一起盖个砖窑出来。”
顿了顿,又继续说道:“等砖窑盖好了,到时候咱们刘营村家家户户都盖上一座砖瓦房,就再也不用怕风吹雨打了。”
土坯房子质量太差,几乎是每两年就要重新修缮一下,而且修房子也不便宜,这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刘老财好奇地问道:“阳小子,你地里那是什么来着对,玉米!长势那么好,以后收获了可得给村子里留下种子啊,就这一点,你小子的名声在咱们刘营村可谓是一呼百应,只要你一句话,别说一座砖窑了,就是三座也不在话下啊,为何你还要来找我呢?”
陈阳先是笑了笑,随后神色恭敬地说道:“村长叔,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您是咱们村的村长,我总不能逾越了规矩不是,盖砖窑可是大事,还得让您出面拿主意才行啊!”
刘老财听完满脸欣慰地点了点头道:“不骄不躁,不恃才傲物,阳小子,你小子不错!
行了!放心吧,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吧,我这就去把大家伙给召集起来,咱们今天就可以动手建造砖窑。”
“嘿嘿,那就多谢村长叔了昂。”
陈阳拱了拱手说完,就选择了告辞,很快,刘营村所有的村民就被召集到了打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