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着贾琮面前的条案,目光中满是震惊与不可思议,只见这案面上清晰写着一篇文章。
“你,你何时偷偷写在案面上的!”刘玉山吃了一大惊,当即向贾琮喝问。
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毁掉贾琮的答卷,可现在贾琮的答卷却由宣纸变成了案面,他的谋算直接落空!所以他才要用“偷写”这两个字来破坏贾琮案面书法的正当性。
贾琮没有说话,一旁的赵玥嗤道:
“你少血口喷人,他的笔此时还在地上呢!用什么偷写!”
众人向地面看去,果然见到贾琮的笔掉落在地上。
“阿弥陀佛。老衲可为贾公子作证,适才他一直端坐,并未有任何逾越之举。”普度禅师开口道。
事实上,许多人都可以作证。这么多字不是一时半会能写完的,如果贾琮真的偷写了,现场这么多人,不可能看不到。
掉落的毛笔,普度禅师的作证,可以充分证明,这些字就是贾琮在规定时间内写下的。
“贾公子,你为何要将字写在案上?”师青玄好奇的问道。
贾琮摇头:“并非刻意。而是因为纸张太薄,印下去的。”
对于他的回答,众人都是有些诧异。
此时,石松俯下身子,轻轻摸了摸案上的字,却发现它竟然不掉色。他身体一颤,以震惊的目光看着贾琮: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他的话让现场一片哗然,他们可都是知道这两个成语和它们背后的故事的,不过一般来说都是当做传说来听的。
力透纸背顾名思义是指笔锋刚劲有力,穿透纸张抵达它的背面。而入木三分则是传说书圣字写在木板上,直接渗入了木板三寸。
“拿刀来!”孔广灏忽然开口,连忙有仆从拿来了匕首。
在众人那震惊的目光中,他拿着匕首削着案面,可越削越吃惊,因为案面里面,真的有墨迹!直到三分之后,墨迹才彻底消失。
“当,当真是入木三分!”他满脸震惊和激动地看着贾琮。
轰!
这一刻,全场哗然,所有人都用震惊的目光看着贾琮。刘玉山和赵凯看着他的眼神更是仿佛见到了鬼一般。
他们本以为污浊了他的纸张就可以了,可谁知道,他竟然整出了一个什么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来。
这是什么怪物!
“看,看他的字。”石松磕磕巴巴地说着,带着众人看向了他的字。
这一细看之下,他们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
石松的声音中满是颤抖:“此书集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可谓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我差之远矣!”
一句“我差之远矣”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响彻众人耳迹,石松是当代文坛的书法宗师,他竟然主动承认自己远不如贾琮的字。这是何等的让人震撼!
李谦也是激动得满脸通红:“这字儿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锋势郁勃,挥霍浓淡,如云烟,变怪多端,为神品也!”
他身为国子监祭酒直接说出“神品”两字,激动之情可见一斑。
普度禅师只是高声暄了一声佛号:“此字,尽善尽美!”
只有四个字,却说出了最高评价。
孔广灏则是激动得恨不得将胡子都揪下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语言来夸赞他,只是翻来覆去地说一个“好”字。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收贾琮为徒,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师青玄也是满脸震惊,她震惊的不光是贾琮的字,还有他写的内容,她轻轻吟道: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好词!”一旁的赵玥和阿依热娜闻言一起娇呼。
“好!”孔广灏终于稍微恢复了一些,他向贾琮赞道,“此词既不叙悲欢离合,也不写游子思妇,而是对月而问,想象瑰丽,使人耳目一新。好词!此词亦是名篇佳作!”
“妙,妙极!”李谦用力鼓掌,“此词别具匠心,打破上下阕界限,通篇设问,一问到底,一气贯注,势如破竹!妙极!妙极!”
“贾公子还有好词!”师青玄看着贾琮,目光中满是惊喜。
她本以为一首《明月几时有》已经是贾琮的所有,可没想到,这转头之间,他又写下了一首《可怜今夕月》!他仿佛一个无穷尽的宝藏一般,每次都能给她惊喜。
贾琮微微一笑:“这是最后一首。”
师青玄一双美眸锁定他:“公子,这首词儿能否也由青玄谱曲?”
“劳烦仙子。”贾琮向她轻轻点头。
“多谢公子。只是,此词青玄多有不明之处,不知贾公子近日可否有暇指点一二?”师青玄又问。
众人闻言齐齐叹息一声,她再一次向贾琮提出了邀请,甚至用上了“近日”这样的字眼,足以证明她的急切。
“九月上旬,当是有空。”贾琮想了想。
师青玄向他盈盈一礼:“青玄,静候公子大驾。”
看着两人这就勾搭上了,赵凯鼻子都要气歪了,他处心积虑设计了这么多事,本想让贾琮身败名裂,斯文扫地的,可结果,竟然让他名利双收,甚至成了师青玄的入幕之宾!
“贾琮,你且等着!”他咬碎了一口牙,转身就走。
书魁已经毫无悬念了,贾琮连胜三轮,已经是铁板钉钉的文魁了,他再留在这里除了看他风光之外,已经没了任何作用。
看着他离去,画舫上的贾府众人齐齐鼓掌欢呼!
贾琮拿下文魁,以一己之力保住贾府体面,再次击败忠顺王府!
此时,一众姑娘们齐齐看向了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