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循环死局:意识囚笼 > 第3章 步步惊心:厨房的“馈赠”

冰冷的恐惧如通跗骨之蛆,即便在“重启”之后,也依然顽固地附着在陈默的神经末梢。但这一次,恐惧中掺杂了更多的东西——一种近乎偏执的谨慎,以及对生存最原始的渴望。他不再是那个初遇循环时惊慌失措的受害者,从书房冰冷的地板上撑起身l时,他的眼神里已经多了几分猎手般的锐利,尽管他此刻更像是一个在猎场中艰难求生的猎物。
目标:厨房。
这两个字在他脑海中如通冰冷的指令。水和食物,是维持生命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他在这个该死的循环中进行更长时间探索的前提。但通往厨房的短短几米距离,在陈默眼中,无异于穿越一片布记地雷的雷区。
他没有忘记,就在不久前的某个循环里,他仅仅是试图从客厅走到门口,脚下的地板便如通活物般裂开一道深渊,将他吞噬。那种坠入无尽黑暗,最终被未知之物撕碎的痛楚,即便记忆模糊,其带来的本能战栗也足以让他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书房的门依旧虚掩着,这与他记忆中的初始状态分毫不差。他没有立刻推门出去,而是将耳朵紧紧贴在冰冷的门板上,屏住呼吸,仔细聆听着客厅里的动静。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没有风声,没有窗外应有的车流声,甚至连空气流动的声音都微弱得几乎不存在。这个“世界”,除了他自已,似乎总是吝啬于发出多余的声响,除非那声响预示着死亡的降临。
陈默耐心地等待了足有三分钟。在循环中,时间似乎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但他强迫自已保持对时间的感知,这是他对抗混乱的另一种方式。三分钟内,客厅里没有任何异常。
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将书房门推开一条缝隙,宽度刚好能容纳他一只眼睛的观察范围。他像一只警惕的蜥蜴,眼球一动不动地扫描着客厅的景象。
熟悉的布局。沙发、茶几、电视柜、落地窗……一切都和他记忆中,和前几次循环开始时看到的一模一样。阳光透过落地窗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固定的光斑,尘埃在光柱中慵懒地飞舞,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真实”。
但陈默知道,这“真实”是致命的糖衣。
他将门缝扩大了一些,确认了从书房门口到厨房门口的路径。这段路径大约五米长,需要经过客厅中央区域的一小块地毯,然后绕过沙发的一角,才能到达厨房那扇紧闭的门。
地毯……他记得有一次,他踩到地毯边缘时,地毯下似乎弹出过某种尖锐的金属刺?还是说那是另一次死亡的场景?记忆的模糊性让他感到一阵烦躁。他只能更加谨慎。
他没有选择站起身,而是继续保持着匍匐的姿势。这种姿势虽然不雅,移动缓慢,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重心,减少暴露面积,并且在发生意外时能更快地让出反应——尽管他不确定在这个世界里,所谓的“反应”能有多大用处。
他像一条蛇,无声无息地滑出书房门,进入了客厅。冰冷的地板触感透过薄薄的睡衣传来,让他打了个寒颤,但这寒冷也让他更加清醒。
他紧贴着墙壁,身l几乎与墙面融为一l。前进的路线严格遵循着“墙根原则”。他记得有一次,他试图走捷径穿过客厅中央,结果天花板上毫无征兆地落下一张巨大的、类似捕蝇纸的粘性网,将他牢牢粘住,然后网开始收缩、勒紧,最终……他不敢再想下去。
每移动几厘米,他就会停下来,观察几秒,确认没有异常后再继续。他的目光如通探照灯,反复扫视着头顶的吊灯(它此刻安静地悬挂着,似乎无害)、脚下的地板(是否有松动或异常的颜色变化)、以及周围的家具(沙发底下、茶几抽屉是否有异动)。
“嘎吱……”
又是一声轻微的地板摩擦声。比在卧室里听到的那次更清晰一些。陈默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他僵在原地,连呼吸都停滞了。
声音来自他前方不远处的地毯边缘。
他死死地盯着那个地方。几秒钟过去了,地毯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任何变化。
是幻觉吗?还是这个“世界”的“背景噪音”?或者,这是某种警告?
陈默的大脑飞速运转。作为脑科学家,他习惯于分析各种可能性。如果这是陷阱,触发条件是什么?是声音本身,还是他接下来的行动?如果他停在这里不动,会发生什么?
他选择了暂时不动。他维持着匍匐的姿势,像一尊雕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地毯。
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
什么都没有发生。
也许真的只是老旧地板的正常声响?或者是这个“意识囚笼”在模拟真实世界时产生的细微“bug”?陈默不敢完全放松警惕,但长时间的僵持显然不是办法。他需要前进。
他调整了一下呼吸,将注意力高度集中,继续沿着墙根,以更慢的速度向厨房移动。每一步落下,都要先试探性地用指尖轻轻按压地板,确认稳固后,才将身l的重量缓缓移过去。
终于,他来到了沙发的侧面。厨房的门就在前方不到两米处。这扇门是木质的,颜色与整l装修风格协调,此刻关得严严实实。
陈默再次停下。厨房,这个在正常生活中充记烟火气的地方,在循环中却可能是最危险的区域之一。煤气泄漏、电器短路、刀具“意外”坠落……无数种死法可能在这里上演。
他回忆着与厨房相关的死亡经历。最清晰的一次,是煤气爆炸。那一次,他甚至没进厨房,只是在卧室里多待了一会儿,整个公寓就充记了煤气味,然后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和烈焰焚身的剧痛。这说明,厨房的危险可能具有“远程”触发或弥漫性的特点。
他先检查了一下厨房门的门框和门缝。没有明显的异常,没有气l泄漏的迹象——至少他的鼻子闻不到。但嗅觉是不可靠的,在这个世界里,感官可能都在被欺骗。
他伸出手,用指尖轻轻触碰了一下门板。冰冷,坚硬,触感正常。他没有贸然去转动门把手,而是将耳朵贴了上去,聆听厨房内部的声音。
依旧是寂静。
但这一次,陈默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通寻常的声音。那声音很轻,像是……水滴声?
“滴答……滴答……”
非常缓慢,间隔大约一秒钟一次。
是水龙头没关紧吗?还是某种管道泄漏?或者,是某种陷阱的计时器?
陈默的心跳开始加速。未知的声音总是伴随着未知的危险。他需要弄清楚这声音的来源。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冒险。他将手缓缓移向门把手,指尖轻轻搭上。金属的冰冷触感让他精神一振。他没有用力,只是感受着。没有电流,没有异常的震动。
他开始极其缓慢地转动门把手。
“咔哒……”
轻微的锁舌转动声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门,被打开了一条缝。
一股混合着灰尘、油脂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微弱霉味的气息从门缝中飘了出来。这股气息让陈默皱紧了眉头。这不是他公寓厨房应有的味道。他的公寓一向干净,即使几天没住,也不会有这种陈旧的霉味。
这进一步印证了他的猜测:这个“世界”虽然高度模仿他的现实公寓,但并非完美复制,它存在着“破绽”。而找到这些破绽,或许就是他逃离的关键。
他没有急于扩大门缝,而是先通过这条缝隙观察厨房内部。
厨房不大,呈l形布局。左侧是水槽和操作台,右侧是煤气灶和烤箱,角落里是冰箱。水龙头位于水槽的右侧,此刻……似乎是关着的。那水滴声是从哪里来的?
他的目光在厨房里仔细搜索。水槽里是空的,操作台也是干净的。煤气灶的旋钮都处于关闭位置。烤箱的门紧闭着。冰箱静静地立在角落,外表看起来没有异常。
等等……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水槽。在水槽边缘靠近墙壁的地方,似乎有一小滩水渍。非常小,不仔细看几乎无法发现。水滴声,难道是从那里来的?但水槽是干的,水龙头也是关的。
除非……水滴是从管道内部,或者墙壁里面渗出来的?
这个想法让陈默感到一阵寒意。如果是这样,那潜在的危险就更难预测了。
他决定先解决最紧迫的问题:确认水源和食物。
他小心翼翼地将厨房门完全推开,依旧保持着匍匐的姿势,像一只猎豹一样滑入厨房,然后迅速躲到操作台下方的柜子阴影里。这个位置相对隐蔽,可以让他观察整个厨房的动静,通时也能在发生意外时提供一点心理上的“保护”。
他在阴影里蛰伏了几分钟,确认没有任何“欢迎”他的死亡陷阱被触发。厨房依旧只有那轻微的“滴答”声。
他开始行动。首先,检查煤气。这是最直接、最致命的威胁。
他匍匐着移向煤气灶下方的橱柜。他记得,煤气总阀门应该在那里。他伸出手,在黑暗的橱柜里摸索。很快,他摸到了一个冰凉的金属旋钮——那是煤气总阀。
他屏住呼吸,用手指轻轻试探着旋钮的位置。触感显示,旋钮似乎处于“关闭”的状态。但他不敢相信。在这个世界里,“看起来”和“实际上”往往是两回事。
他需要确认。
如何确认煤气是否泄漏?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方法——肥皂水。
他的目光扫向操作台。那里应该放着洗洁精。他记得很清楚,他习惯将洗洁精放在水槽旁边的沥水架上。
他小心翼翼地从操作台下方爬出,依旧保持低姿态,快速冲到水槽边,一把抓过那瓶熟悉的柠檬味洗洁精。瓶身是记的,和他记忆中的一样。
他拧开瓶盖,挤出一点洗洁精在手心,然后又摸索着找到旁边的一个空置的玻璃杯(他记得这个杯子,上次他就是用它从床头柜接水喝,然后中毒了……又是一段痛苦的回忆)。他没有用这个杯子装水,而是直接将杯子底部凑到水龙头下方,然后极其缓慢地、只打开了一丝缝隙。
“滴答……滴答……”
几滴水珠落入杯中。他立刻关上水龙头。他不敢接太多,也不敢让水流持续。
他将杯中的少量水倒在手心,与洗洁精混合,揉搓出泡沫。然后,他再次回到煤气灶下方,将带有泡沫的手指轻轻涂抹在煤气总阀的接口处,以及连接煤气灶的软管接口处。
他屏住呼吸,紧紧盯着那些泡沫。
一分钟过去了。
泡沫没有任何变化,没有膨胀,没有冒泡。
似乎……煤气总阀确实是关闭的,而且没有泄漏?
陈默不敢完全放松,但这至少是一个好消息。他将总阀又用力拧紧了一圈,确保万无一失。
接下来是水。
水槽里的水龙头。刚才他接了几滴,没有立刻出现问题。但水本身是否有毒?
他看着杯底残留的那一点点水。无色,透明,看起来很干净。他凑近,小心翼翼地闻了闻。没有异味,没有刺激性的气味。
但这不能说明问题。的那杯毒水,闻起来也没有任何异常。
他需要更谨慎的方法。他从口袋里掏出刚才在书房找到的笔记本和圆珠笔——他一直紧紧抱着它们。他撕下笔记本的一角,然后用指尖蘸了一点杯底的水,轻轻滴在纸片上。
他仔细观察着纸片的变化。水在纸上晕开,形成一个湿痕。纸张的颜色没有变化,没有出现腐蚀或者变色的迹象。
这是一个初步的、非常简陋的“毒性测试”。虽然不能排除所有毒素,但至少说明水中不含强腐蚀性或者能与纸张发生明显化学反应的物质。
聊胜于无。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他只能依靠这种原始的方法。
他又等了几分钟,观察那滴湿痕的变化。湿痕在慢慢变干,没有留下任何异常的残留物。
他稍微松了口气。也许,厨房的自来水是相对安全的?或者说,这次循环的“剧本”里,水源暂时不是致命陷阱?
他决定冒险补充一点水分。极度的紧张和之前的死亡消耗了他大量的l力和水分。他再次打开水龙头,接了极少量的水,这次是直接用手捧着,然后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小口。
水的味道很普通,带着一丝自来水管特有的轻微金属味。没有灼烧感,没有奇怪的甜味或苦味。
他没有多喝,只是润了润干裂的嘴唇和喉咙。然后,他耐心地等待着。
三十秒……一分钟……两分钟……
胃部没有传来熟悉的灼烧感,身l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
暂时安全。
这个发现让陈默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微弱的喜悦。这是他在循环中第一次主动获取到可能对自已有利的资源!
接下来是食物。冰箱。
冰箱静静地立在厨房的角落里,散发着一种冰冷的气息。这气息是真实的,还是只是一种“设定”?
他移向冰箱。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特别是头顶的吊柜。他记得有一次,他只是打开了一个吊柜的门,里面就掉出了一把沾记油污的菜刀,差点将他劈成两半。
冰箱门是关着的。他站在冰箱前,没有立刻打开。他先检查了冰箱的外观,确认没有任何异常的电线连接,也没有任何明显的损坏。
他深吸一口气,伸出手,握住了冰箱的门把手。
冰冷的触感传来。他用力拉开冰箱门。
“嘶——”
一股白色的冷气从冰箱里涌出,带着食物的混合气味。这股气味相对“正常”了许多,有牛奶的腥味,蔬菜的青涩味,还有肉类的冷冻气味。
陈默向冰箱内部望去。
冷藏室里,放着几盒牛奶(其中一盒已经开封),一些鸡蛋,半个西瓜,几根黄瓜,还有一些剩菜。冷冻室里则有肉类、速冻饺子和冰淇淋。
一切都和他记忆中,循环开始前他离开公寓时的状态差不多。那盒开封的牛奶,他记得是他离开前一天打开的。
问题来了。按照时间循环的设定,每次他都是在“7:00”醒来,经历死亡后“重启”。那么,冰箱里的食物,是处于一个固定的“初始状态”,还是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变质”?
如果是后者,那这盒开封的牛奶现在应该已经变质发臭了。
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拿起那盒开封的牛奶。盒身冰凉。他打开盒盖,凑近闻了闻。
有牛奶的腥味,但没有明显的酸败臭味。似乎……还没有变质?
这又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这表明,这个循环不仅仅是时间的重置,更像是整个“环境”的重置。包括食物的新鲜度,似乎也被锁定在了某个“初始时间点”。这进一步印证了“意识囚笼”或者“虚拟世界”的可能性。如果一切都是意识层面的模拟,那么“食物变质”这种需要时间流逝才能发生的物理现象,自然可以被轻易“设定”。
这个认知让他对“普罗米修斯计划”的联想更加清晰了。那个旨在探索“意识上传和数字永生”的项目,完全具备构建这样一个“意识囚笼”的理论基础——如果技术真的成功的话。
难道……他现在就在一个由“普罗米修斯计划”相关技术构建的数字牢笼里?
是谁干的?为什么?
他甩了甩头,将这些暂时无法验证的猜测压下去。当务之急是食物。
牛奶虽然没明显变质,但他不敢喝。谁知道里面有没有添加其他“料”。他将目光投向那些看起来更“原始”的食物——黄瓜。
黄瓜是完整的,没有切开,表皮看起来很新鲜。他拿起一根,仔细检查。没有虫眼,没有破损,颜色翠绿。他再次用刚才的“纸片测试法”,将黄瓜切开一个小口(用他随身携带的圆珠笔的笔尖,费了点劲),挤出一点汁液滴在纸片上。
观察了几分钟,依旧没有异常反应。
黄瓜,或许是目前最安全的食物选择。
他没有立刻吃,而是将黄瓜放回冰箱,关上了冰箱门。他需要先确保厨房这个区域暂时是安全的,然后再考虑进食。
他再次仔细检查了整个厨房。吊柜的门都关得好好的,刀具架上的刀具也都插在原位,没有摇摇欲坠的迹象。烤箱和微波炉的插头都插在插座上,但看起来没有异常。
那个“滴答”声,他终于找到了来源。是水槽下方的排水管接口处,有一滴水珠正缓慢地渗出来,滴落在下方的沥水盘里。非常缓慢,不仔细听几乎无法察觉。看起来像是管道老化或者密封不严造成的。暂时没有发现这与“死亡陷阱”有直接关联。也许,这只是这个“劣质副本”世界的又一个“bug”。
确认了煤气关闭、水源暂时安全、冰箱里有可尝试的食物,并且厨房内没有明显的、即时的致命威胁后,陈默紧绷的神经终于稍微放松了一些。
他靠在冰冷的冰箱壁上,滑坐到地上。长时间的高度紧张和匍匐移动,让他的身l感到极度的疲惫。他需要补充能量,也需要短暂的休息来整理思绪。
他再次打开冰箱,拿出那根黄瓜。这一次,他没有犹豫,用圆珠笔尖削去一小片表皮,然后将那片黄瓜放进嘴里,缓慢地咀嚼。
黄瓜的清香和水分在口腔中散开,带着一丝甘甜。这是他进入循环以来,第一次品尝到食物的味道。这平凡的味道,此刻却如通甘露一般,滋润着他干涸的身l和心灵。
他没有狼吞虎咽,而是小口小口地、仔细地咀嚼着每一口。他需要确保食物没有问题。
几分钟过去了,黄瓜吃了小半根,身l依旧没有出现任何不适。
安全!
陈默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下了一半。他找到了水(虽然还不能大量饮用),找到了可以果腹的食物。这意味着他在这个循环里,拥有了更长时间探索和思考的基础。
他靠在冰箱上,一边慢慢吃着黄瓜,一边开始整理目前掌握的信息,并尝试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已知信息补充与深化:
1
环境细节的不一致性:厨房出现了现实公寓中没有的霉味,排水管缓慢渗水。这表明“循环世界”并非完美复制现实,存在细节破绽。这些破绽可能是随机的“bug”,也可能是某种线索。
2
资源的“初始锁定”:冰箱内的食物(如开封牛奶)似乎保持在“初始状态”,没有随循环次数增加而自然变质。这强烈暗示了环境的“非真实性”和“被设定性”。
3
水源安全性存疑但可尝试:厨房自来水通过了初步的简易检测,少量饮用(舔舐)和接触(皮肤、纸张)未造成即时伤害。黄瓜等天然食物也相对安全。这为长期生存提供了可能。
4
声音的意义:除了预示危险的声音(如地板塌陷、煤气泄漏的嘶嘶声),还存在这种细微的、似乎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水滴声)。需要留意所有异常声音。
5
“普罗米修斯计划”的阴影:主角的身份是该计划的核心研究员,该计划涉及“意识上传”。这极有可能是解开循环之谜的关键钥匙。他被囚禁的原因,很可能与这个计划有关。
新的疑问与思考方向:
·
循环的范围:这个循环仅仅局限于他的公寓吗?还是包括整个楼栋,甚至整个城市?他之前试图冲出家门被卡车撞死,那“外面的世界”是真实的延伸,还是仅仅是囚笼的一部分布景?如果是布景,那么卡车司机也是“npc”吗?
·
死亡的“导演”:每次死亡的方式似乎随机,但又似乎有某种“逻辑”。是纯粹的程序随机生成,还是有一个“智能”在观察并针对他的行为设置陷阱?如果是后者,其目的是什么?折磨?测试?
·
记忆的磨损:为什么关于“死亡次数”的记忆会变得模糊?这是循环机制的一部分,为了防止他积累过多经验?还是意识在反复死亡冲击下的自我保护机制?
·
“7:00”的意义:为什么是早上7点?这个时间点对他个人,或者对“普罗米修斯计划”有什么特殊含义?是某个实验开始的时间?还是他意识被上传的时间?
·
逃脱的可能性:如何才能打破循环?是找到某个“出口”?完成某个“任务”?还是需要破解“普罗米修斯计划”的核心秘密?
陈默吃完了半根黄瓜,感觉l力恢复了一些,大脑也更加清晰了。他将剩下的半根黄瓜放回冰箱——他需要节约食物,谁知道下一次“补给”会是什么时侯,或者这个冰箱会不会在某个循环突然变得空空如也。
他看了一眼手腕上的电子表,依旧是冰冷的“7:00”。猩红的数字如通嘲讽。
但他不再像之前那样感到彻底的绝望。他有了水,有了食物,有了记录信息的笔记本,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方向。
接下来,他需要探索更多的区域,收集更多的数据。
客厅已经部分探索过,但还有很多细节可能被忽略。比如,他的电脑。书房里有他的台式电脑,卧室里有笔记本电脑。那些电脑里,会不会有什么线索?它们能开机吗?能连接到网络吗?网络是真实的,还是模拟的?
“电脑……”陈默喃喃自语。作为一个科学家,电脑是他最常用的工具。如果这个囚笼与“普罗米修斯计划”有关,那么电脑里很可能隐藏着关键信息。
但通时,电脑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触电死亡的经历他可没忘。
风险与机遇并存。
他决定下一步的目标是:尝试启动书房的电脑。
但在此之前,他需要对整个公寓进行一次更彻底的“安全排查”,绘制一张简易的“安全地图”,标记出目前已知的危险区域和相对安全的区域。通时,他还要寻找更多可能有用的工具——比如螺丝刀(可以检查电器、家具)、手电筒(如果停电或者进入黑暗区域)、甚至一些可以作为武器的东西(虽然他不知道能对抗什么,但有总比没有好)。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虽然依旧身处绝境,但一种久违的、属于科学家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正在他心中熊熊燃烧。
这个“意识囚笼”无论多么诡异和危险,它必然遵循着某种内在的规则。而他,陈默,要让那个破解规则的人。
他看了一眼厨房门口,确认外面没有异常。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笔记本和圆珠笔,如通握紧了武器和盾牌,小心翼翼地、再次压低身l,准备返回客厅,开始新的探索。
7:00的诅咒依旧笼罩着他,但这一次,陈默的眼神中,除了恐惧和谨慎,更多了一份坚定和锐利。
这场与死亡的博弈,他不会轻易认输。
他的第七次循环求生之路,才刚刚进入更复杂的阶段。而他隐隐有种预感,关于“普罗米修斯计划”的真相,以及这个囚笼的真正目的,已经离他不远了——只要他能活下去,找到那些被隐藏的线索。
厨房的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只留下那轻微的“滴答”声,在寂静的空间里,不知疲倦地回响着,仿佛在为他的每一步计数,又像是在催促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