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其他的三镇,朱慈琅是真摸不清他们有什么意图,不过还真是被高杰给说准了。
黄得功虽然为人粗鲁,对待百姓不够慈善,但是对待大明还是忠心的。
听说太子杀出京城并在鲁东成军,率军南下,信件到了之后,黄得功就整顿手下两万余人,准备前来投奔。
而且这家伙动作也非常快,写了回信之后直接就带着五千人先来了。
在徐州城外,又上演了一出磕头投诚的戏码。
“黄将军,你应该也只见了本宫一次,而且也不知道本宫开出的是什么筹码,为何就带人来呢?”
这也是朱慈琅最纳闷的地方,他和高杰不一样,王才带着各种东西到高杰那里去炫耀了一下,并且给高杰描述了一下美好的蓝图,高杰这家伙才投降的,黄得功可是什么都没看见。
“回殿下的话,末将跟其他人不一样,末将对大明的忠心”
眼看着黄得功滔滔不绝的一直表达自己的忠心耿耿,一点儿真正的话也说不出来。
朱慈琅自己是有个系统的,这家伙和高杰的忠心度都没有达到百分之八十。
“行了行了,你心里到底是如何忠于大明的,本宫心里有数,现在我就想知道为何你什么都没有见到,立刻就带人来投奔,本宫要的是真正原因。”
朱慈琅打断了黄得功的谎话,一字一句的说道。
黄得功本以为朱慈琅是个少年,或许愿意听这些拍马屁的话,现在看来还真是小看人家了,尤其是对上朱慈琅的眼神的时候,黄得功的后背就开始出汗,仿佛自己说假话被看穿了一样。
“回殿下的话,江北四镇建立之后,各自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和睦,末将与高杰之间也是互相争斗,但是在争斗的过程当中,末将认为高将军还是有一定的能耐的,至少眼光不会太差”
在朱慈琅的一再逼问之下,黄得功终于是把自己的原因给说出来了。
虽然和高杰打仗,而且手下还伤了不少,但黄得功相信高杰的眼光。
听了这个原因之后,高杰也是一阵无语,原来你个老小子把老子当明灯了。
朱慈琅听完之后也是笑起来了,这也算是一个办法,不了解北方而来的太子,但却了解跟自己争斗了多日的对手。
只是黄得功此刻尴尬无比,把真话说出来之后,刚才又是忠心耿耿,又是血洒疆场之类的,那些话现在打脸的生疼。
“既然来了,那么你跟高杰的待遇也差不多,孤王会对你们手下的军队进行整编,也会给你们应有的待遇,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但若是加入孤王的阵营,可不许你们朝秦暮楚。”
丑话说在前面,现在时局变化太快,朱慈琅可没那个功夫光在内部倒腾这些事情。在朱慈琅看来,明朝末年之所以败得太快,就是因为内斗太厉害。
“但凭殿下吩咐,末将一律听命。”
黄得功一路走来,那也是看到了军营里的新气象。他也认为自己能干一番大事儿,但是朱由崧那个只知道贪图享乐的皇帝。在黄得功看来根本就不配自己追随。
不管怎么说,眼前这一幕还算是可以,朱慈琅正准备说一些征兵的事情,远处两名骑兵飞速的过来,一看就是高杰在北方的探子。
满清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