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驻扎在扬州的,但是跟黄得功发生冲突,后来就率兵北上。
手下有个两三万人马,原本是李自成的手下,结果把李自成的小妾给勾搭上了,不得已只能是投降大明。
对于此人的历史评价,朱慈琅也曾经看过,算是忠于明朝的,但个人地盘儿思想过重,最后也被史可法劝说,准备北上伐清,结果还没开始打,就被人给干掉了,算是运气不好。
“殿下此人受封讨逆将军的时候,曾经在京城见过殿下一面。”
王才对于这些事情记得比较清楚,自鲁东省以来,只要是见过殿下的官员,基本上拜见过后都归顺了,这高杰…
“王总管,此人可不是那么简单,朱由崧登基的时候,他可是定策功臣,能够当上这四镇军阀之一,那也是给朱由崧出了力的,我们贸然劝降,估计效果不大。”
一路上诸葛元都在搜集高杰的消息。
此人既然如此卖力的帮助朱由崧登基,恐怕对我们也不怎么感冒,再加上手底下实力强悍,未必看得上我们。
江南朝廷的实质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各路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上一秒还在把酒言欢,下一秒可能就拔刀互砍了。
这个道理朱慈琅还是明白的,在满清的压力之下,若是能拉过来还是拉过来。
“咱们军队可有和高杰不错之人?”
听到朱慈琅这句话,手下的人也就明白了,朱慈琅肯定是想要劝降。
想想也很正常,咱们只有两万来人,还有一万多的乌合之众,为了吃口饭才跟着咱们,如果要是一路打过去,估计江北四镇挑战上两个所剩之人就不多了。
“殿下,当日高杰入京,在下跟其有一面之缘,若殿下有意,老奴去探探。”
一路上王才也没立什么功,现在去高杰的大营虽然极其危险,但如果成功了的话,这功劳可不小。
“王总管忠勇之心可表,但江北四镇”
诸葛元觉得没什么用处,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劝降,但看朱慈琅伸出了手,他也就把剩下的话给咽下去了。
“本宫亲自手书一封,你交给高杰,成不成的总要去试试。”
面对明末的各路军阀,朱慈琅早就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能拉拢的就拉拢,不能拉拢的直接打。
有了这五千忠义之士,在朱慈琅看来打败高杰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可若是高杰军中尚有忠于大明之人,那这场战争可就是自相残杀了,朱慈琅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这个,现在应该集结所有的力量,共抗满清才是。
“殿下英明。”
王才赶紧命小太监送上纸笔,有了四轮马车之后,朱慈琅出行也更方便了,马车周边糊上铁皮,内里铺上毛皮,舒服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