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敏点了点头:“我没事,你放心。”
称心也点点头,便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从下朝到四阿哥和八阿哥过来处理政务,有着大约一刻的空隙。闵敏需要在这个时间空档里,把所有的文书按照不同的部门都分类,然后将前几日待办或者需要跟进的折子依次摆好,然后准备好笔墨等物事便算好了。
现在康熙不在,议政的处所从御书房移到了弘德殿的正厅,那里并列摆着两张桌子,下头还有八副座席,便是协同政务的其他几个阿哥和亲贵大臣。所以,比之前要多做的事情是,招呼金水把几人的茶水都备好,然后根据康熙留下的口谕,按照协理阿哥和大臣的职能,以及依照前日议事的结果,把前几日待跟进折子放在他们左侧的案几上。
虽然康熙不在京里,但是事情并不见得变少。除了溜淮套工程的折子直接送去康熙跟前之外,其他的事情也足够四阿哥和八阿哥忙碌整日了。尤其是两个人对于处理有些事情,分歧不小。
很多事的争执,闵敏其实并不明白。即便二十一世纪太多吃瓜群众都自带莫名的天子属性,可是真的放在这样的情境里才晓得,自己的那点儿见识,即便是开着后面几百年历史课和政治课的外挂,依旧没有办法搞清楚,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事情要怎么去弄。
譬如这一件,武英殿大学士马齐,保举时任掌院学士的纳兰揆叙兼任礼部侍郎的空缺这件事,两个人就各有主张。
四阿哥认为,依照揆叙的资历,刚刚累擢掌院学士,尚未做出一些成绩就令兼任礼部侍郎,无法服众,应该驳回。
八阿哥则觉得,英雄不问年纪,何况揆叙确有本事,也是近年来康熙看重的亲贵子弟之一,即便有些热度,也无妨,反正都是为朝舟办事,只要能够当好差,又何必追究资历这种无趣的事情。
四阿哥却说,康熙宠信那是康熙的事情,这份天颜青睐的恩典,不是自己和老八这两个佐理朝政的贝勒爷可以给的,反正依律,揆叙的这份升迁,自己是没有办法点头的。
八阿哥则反问,既然知道康熙是有这份宠信,也有这份提拔亲贵的心,顺水推舟又有何妨。
闵敏看着两个爷不温不火的你来我往,又看着下头坐着的五阿哥、九阿哥和另外几个大臣也各自有各自的说法,只是觉得有些晕。而且他们讨论朝政时候大段大段的文言文,实在是听的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