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穿越少卿破局宫廷血案 > 第10章 惊险逃脱

暮色渐沉,寒风卷着落叶在街角打旋,余砚的身影在昏黄的街灯下忽隐忽现。他紧贴墙根前行,每一步都谨慎如履薄冰,生怕惊动暗处潜伏的耳目。怀中的木盒沉甸甸的,仿佛不只是一个容器,更是一枚即将引爆的火药引信,压得他胸口发闷,呼吸也变得滞重。
终于,大理寺那庄严的大门出现在眼前。朱漆铜钉,门楣高悬“明镜高悬”匾额,在暮色中透出肃穆之气。余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疲惫与警惕,迈步而入。
寺内的衙役们看到少卿这般狼狈的模样,衣衫撕裂、面色苍白,皆露出惊愕之色。有人欲上前询问,却被余砚抬手制止。他目光坚定,径直走向自已的办公之处,脚步虽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然。
一进房间,余砚便将木盒轻轻放在桌上,仿佛怕惊扰了其中沉睡的秘密。烛火摇曳,映照出盒面繁复的雕纹——龙蛇缠绕,云雷隐现,却在角落刻着一个极小的符号,形似扭曲的火焰,又似一只闭合的眼。那符号在烛光下微微泛着幽光,仿佛在无声地窥视着他。
他凝视良久,眉头紧锁。这盒子材质似铁非铁,似木非木,触手冰凉,竟隐隐透出一股阴寒之气。盒盖上一把小巧的锁,构造精巧,绝非市井匠人所能打造。
“这锁……怕是出自宫中秘匠之手。”余砚低声自语。他心中已有预感:此物若真与“天灯案”相关,那背后牵连的,恐怕不只是几条人命,而是深埋于宫廷暗影中的滔天阴谋。
他不再迟疑,开始在房中翻找工具。先是寻来一根细长的铁丝,尝试插入锁孔,轻轻拨动。眼睛紧盯着锁芯,耳朵捕捉着细微的声响。然而,试了许久,锁依旧纹丝未动。额上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盒面,溅起微不可察的涟漪。
“这锁构造如此精巧,暗藏机关。”他放下铁丝,又取出一把小锤子和一根铁钎,想着或许能以力破巧。
“铛铛铛”,锤子敲击铁钎的声音在寂静的屋内回荡,每一下都带着余砚的急切与决心。可这盒子异常坚固,除了表面留下几道浅痕,毫发无损。
余砚终于停下动作,颓然坐入椅中,揉了揉太阳穴。右腿旧伤因方才的奔逃再度隐隐作痛,寒风从窗缝渗入,吹得他一阵战栗。他闭目片刻,思绪却如潮水般翻涌——
从最初勘查“天灯案”现场发现的奇怪焦痕与符纹,到回大理寺翻阅卷宗得知十年前竟有相似案件;从拜访父亲生前好友获得的只言片语,到那封匿名警告信中“勿触天灯”四字的森然警告;再到朝堂上突如其来的弹劾……这一切看似杂乱,却在他脑海中逐渐串联成一条隐秘的脉络。
“宫廷权力斗争……才是这一切的根源。”他喃喃道,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而此刻,这盒子,或许正是那斗争中最关键的一枚棋子。
想到此处,他猛地睁开眼,目光如炬。他不能再凭蛮力行事。他重新起身,俯身贴近锁孔,借着烛光仔细观察。终于,他发现锁芯深处有几处微小凸起,排列奇特,似某种机关暗码。
他灵机一动,从抽屉深处翻出一把特制的镊子——那是他早年查案时为开密锁所备。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伸入锁孔,轻轻拨动那几处凸起。
时间仿佛凝固。烛火轻晃,影子在墙上摇曳如鬼魅。
“咔哒”——
一声清脆的轻响,划破寂静。
锁,开了。
余砚心头一震,手指微颤,缓缓掀开盒盖。盒中静静躺着一张泛黄的纸张,边缘焦黑,似曾遭火焚,却奇迹般未毁。纸上布记歪歪扭扭的符号:有的如扭曲的蛇形,有的似闭合的眼,有的则像倒悬的灯形,密密麻麻,透着诡异的气息。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文字。
余砚将纸张捧起,迎着烛光细细端详。那些符号仿佛在光下微微蠕动,投下细碎的阴影,如通某种无声的低语。他忽然记起,十年前那场皇宫大火的案卷中,也曾提及“墙上有异纹,状若鬼画”。
“这些符号……难道就是当年的‘天灯’标记?”他心头一凛,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纸页边缘,仿佛能从焦痕中触碰到那段被烈火吞噬的过往。
窗外,夜色已彻底吞没城池,冷风灌入,吹得纸张沙沙作响,仿佛那些符号正欲挣脱纸面,诉说一段被尘封的血腥往事。烛火忽明忽暗,映得他脸上光影交错,眼神却愈发坚定。
他缓缓将纸张折好,贴身藏入怀中。这纸上所载,绝非寻常密文,而是通往真相的钥匙。若无人能解,那便寻能解之人——哪怕踏遍洛安夜巷,也在所不惜。
他吹熄烛火,推门而出。寒风扑面,吹动衣袍猎猎,他最后回望了一眼那紧闭的房门,随即转身,融入浓重的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