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的目光骤然锐利如刀,刺在凌泉脸上:“凌泉!你可知欺君之罪?!”
“臣,不敢欺君。”凌泉再次深深叩首,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硝化棉之秘,乃臣所掌。引爆之法,乃臣亲授。当夜,臣见学徒惨死,心血尽毁,悲愤攻心,方下令启用此物…凌云…只是执行臣命。一切罪责,皆在臣身。臣…甘愿领受。”
他伏在地上,不再言语。宽阔的殿宇中,只剩下他粗重压抑的呼吸声,和殿外凌云那被捂住嘴后发出的、如同受伤幼兽般的绝望呜咽。
仁宗沉默着。冕旒下的阴影里,无人能看清他的表情。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金铁交鸣般的沉重,一字一句,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凌泉,身为将作监博士,掌格物院,驭下不严,致凶器失控,酿成巨祸。更兼…欺君妄言,其罪难容。着…革去所有官职功名,贬为庶民,流放琼州,遇赦不赦!即刻…离京!”
“陛下!”已回归朝廷的范仲淹须发皆张,猛地出列,“凌泉虽有罪,然其格物之才,于国于民…”
“范卿!”仁宗猛地打断,声音陡然转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朕意已决!退朝!”
沉重的殿门缓缓合拢,隔绝了天光,也隔绝了殿外凌云那撕心裂肺的哭喊。
午时。宣德门外。
寒风卷着雪沫,抽打在简陋的囚车上。木栅粗糙,仅容一人蜷坐。凌泉一身单薄的赭色囚衣,手脚戴着沉重的镣铐,被两名面无表情的刑部差役推搡着,塞入车中。镣铐的冰冷和木刺的粗糙硌得皮肉生疼,他却恍若未觉。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望向远处巍峨的宫墙,又掠过宫墙外隐约可见的格物院方向,最终归于一片死寂的灰白。
“让开!都让开!”差役挥舞着水火棍,驱赶着围拢的人群。
人群却越聚越多。有看热闹的闲汉,有面露不忍的商贾,更多的,是闻讯赶来的汴京百姓。他们挤在御街两侧,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看!那就是用妖火烧死三千人的魔头!”
“呸!丧尽天良!连投降的都杀!”
“听说格物院那些小学徒,死得才叫惨…”
“该!这种妖人,早该流放!”
污言秽语如同冰雹,砸在囚车上,砸在凌泉身上。烂菜叶、臭鸡蛋、甚至冻硬的泥块,雨点般飞来!砸在木栅上,溅起污秽的汁液,有些穿过栅栏缝隙,砸在凌泉脸上、身上。冰冷的污秽顺着额角滑落,带着刺鼻的腥臭。
凌泉闭着眼,任由污秽沾染。镣铐下的手指,却死死抠着身下冰冷的木板,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那十七张年轻的脸,在污言秽语中愈发清晰。
“住手!”一声清叱穿透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