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 第148章  孙权启程江夏,刘备兵临江陵

柴桑。
荆州的江夏郡、扬州的豫章郡,两地在长江上的交界处,正是位于此处。
孙权率军在此等候,没敢直接进入江夏,也担心被荆州斥候提前发现踪迹。
反正已经确定,荆州军已经全部暂住襄阳。
只要长江上没有荆州军,孙权从柴桑出发,就能抢先一步占据江夏。
“刘备那边有消息没?”孙权显得非常焦急。
占据江夏,对江东而言非常重要。
从个人角度讲,孙权迫切需要取得一些功绩。
赤壁之战颗粒无收、江陵之战损兵折将、合肥之战落荒而逃
折腾了小半年,次次都有孙权,每每都不沾光。
到如今,竟落得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那还有脸回去面对江东父老呢?
从军事角度讲,只要能占据江夏,就能扼住长江中游、下游之间的咽喉。
不用担心荆州,随时能顺江而下、直捣江东。
并且还能占据主动,居高临下、虎视眈眈,攻击范围辐射整个荆州。
简而言之,荆州与江东谁拥有江夏,谁就能占据进攻、防守的主动权。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自然迫不及待想拿到江夏。
对内,获取一定的功绩。
对外,获取攻防的主动。
“主公别急。”诸葛瑾安抚道:“约定时间就是今日,肯定不会出岔子。”
话音刚落,程普便匆匆而来,振奋道:“主公,有消息!”
“什么情况?”孙权连忙起身。
“上游飘下来一些小船,舱内放着书信,言称刘备方面已经动身离开。”
刘备在上游、孙权在下游,都不用派遣信使,丢一些小船顺流而下就能传递消息,就像当初曹操散播檄文那般。
“好!”孙权大喜过望,“大军准备好没有?”
“随时可以出发!”程普不假思索。
“走!”
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孙权径直下令启程。
片刻后,舰队从柴桑出发,逆流而上、直奔江夏。
甲板上,孙权把一众老将全都喊来。
“诸位,占据江夏、机会难得。”孙权深吸一口气,“可以预见,周贼发现被咱们抢先后,定然会恼羞成怒、发起反攻。”
“据刘备方面所言,此僚如今有三万兵力,而咱们只有一万大军。”孙权环顾诸将,“在场的都是我的长辈,还请你们给个准话”
“占据江夏之后,能否守住?”
拿到手是一回事儿,守得住就是另一回事儿。
周瑜是臣子时,孙权就多有忌惮。
更别说如今成了敌人,孙权对于周瑜说是惧怕都不为过。
“主公放心!”程普当即表态,“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周瑜小儿兵力不过三倍,绝对攻不下我军驻守的城池!”
为了让孙权安心,程普都开始讲兵法数据了
“主公!”黄盖把胸脯拍的砰砰作响,道:“老朽拼了这条性命不要,也要为您守住江夏!”
“一雪前耻!”韩当咬牙切齿道:“这次末将定不会让主公失望!”
作为江陵之战大败的罪魁祸首,黄盖与韩当都憋着一口恶气。
“主公。”朱治也开口道:“周贼麾下兵力,多为江东军与荆州军,两军具是长于水战,短于攻城,您大可安心。”
这话倒是没毛病,南方士卒水战很厉害,但同样步战就有些不足。
尤其是打城池攻坚这种硬仗,短板就会更加明显,比如此前的合肥之战
历史上,东吴水战防反无敌,但攻城拔寨鲜有胜绩。
“主公。”诸葛瑾补充道:“刘备率军离开时,还特意为咱们留下大量守城物资,包括滚石檑木、箭矢桐油,足够咱们使用。”
孙权听罢心中大定,道:“刘备这次总算干了件好事儿”
“诸位。”孙权看向诸将,郑重鞠躬一礼,“守住江夏,拜托了!”
“定不负主公所托!”诸将单膝下拜回礼。
舰队逆流而上,朝着江夏坚定进发
————————
江陵。
城门缓缓打开,大量百姓从内鱼贯而出。
男女老少、扶老携幼,无穷无尽般冒出来,乌泱泱一大片朝江边而去。
在最前方,甚至还拉出横幅,上书:欢送刘皇叔。
更有旗号打出来,有的写着“新野”,有的写着“百姓”。
城头上。
望着下边的大量百姓,鲁肃啧啧称奇,道:“妙计也。”
“此等天马行空的计策,当今天下恐怕只有军师能想出来。”步骘开怀道:“一般人绝对没这个脑子。”
“刘备自诩仁义,向来爱民如子。”周瑜轻笑道:“这次看他作何选择?”
江面上。
江陵城下的情况,也第一时间引起注意。
“什么情况?!”
“周贼这是要出兵?”
“果然不想放咱们离开!”
由于相隔还有一段距离,刘备方面并不能看得真切。
只见乌泱泱的人从城中而出,还以为周瑜派出大军,想要阻拦他们离开。
“别急!”诸葛亮大声道:“江陵城中并无这么多守军,这点我亲自确认过。”
“孔明。”刘备沉不住气道:“周贼又在耍什么诡计?”
“主公且安,舰队最前边有斥候船,想来能够瞧清楚。”诸葛亮安抚道。
不多时,一艘快艇小船,从上游折返而来,为中军座舰带来消息。
“启禀主公,江陵城中出来的都是百姓。”
“百姓?”众人面面相觑。
“这些百姓打出旗号,表示要欢送主公,看样子像是新野的百姓。”斥候继续说道:“卑职再三确认,其中并未藏身敌军,而且江陵城门也重新关闭。”
听闻没有危险,众人皆是松了口气。
“新野百姓来欢送大哥?”张飞乐呵道:“好哇!这说明大哥得人心,周贼瞧见这一幕还不得被气死?”
“没错。”关羽抚须而笑,“咱们在新野驻守八年,大哥的仁义、仁政谁人不知?百姓都认可!”
“若非如此,又岂会有‘携民渡江’之事?”赵云与有荣焉,“当初曹贼南下,百姓可都愿意跟着主公一起走呢。”
“是啊。”刘备唏嘘道:“可惜咱们在长坂坡被追上,无奈只能舍下百姓离开,每每念及此事,我心里还总过意不去,没想到百姓们还念着我”
曹操率军南下,刘备携民渡江,但最后还是被追上。
刘备逃去江夏,这些百姓自然也被曹军遣返。
“孔明,你怎么了?”
只见诸葛亮眉头紧锁,刘备不由关心发问。
“我军今日离开,周瑜昨日把新野百姓拉来江陵,又有眼下这一幕”诸葛亮眉头拧在一起,“我感觉是不是有些太巧了?”
“无巧不成书呗!”张飞大咧咧道:“难不成新野百姓还会害咱们?”
“就是。”关羽附和道:“只要周贼没兵力,能奈我何?”
“军师性格谨慎而已。”赵云轻松道:“遇上什么事,都要认真琢磨一下。”
“孔明放宽心便是。”刘备安慰道:“刘某无能,但自负在爱民方面,还算做得不错,这些百姓肯定不会对咱们不利。”
说话间,舰队已经临近江陵城下,能够清晰看到沿江排列的众多百姓,全都望眼欲穿看来。
“刘皇叔~~~”
“刘使君~~~”
百姓们甚至开始呼唤,好像希望刘备能够停下。
“主公!”诸葛亮严肃道:“迟则生变,莫要停留,速速离开!”
“可有不妥?”刘备连忙发问。
“暂时”诸葛亮迟疑道:“暂时看不出来,但早点离开总归没错,以免夜长梦多。”
“这算什么?”刘备严肃道:“父老乡亲前来相送,岂能辜负?”
“主公”
“孔明不必多言。”刘备打断道:“我不上岸,就在船上跟百姓们打个招呼。”
很快,舰队便停在江面上,但并未靠岸。
“刘皇叔何在?”
“刘皇叔何在?”
一名老者不停摇晃手中旗帜,口中大声呼唤,显然是推出来的为首者。
“老丈~~~”刘备站在楼船顶部大声回应,欣喜道:“刘备在此有礼了!”
“刘皇叔。”老者奋力大喊,问道:“听闻您要去交州?”
刘备方面从未对外说入蜀,一直扬言要去交州避世不出。
诸葛亮在襄阳利用舆论施压周瑜,也是这一套说辞。
“是啊。”刘备挥手道:“乡亲们快回吧,不要再送啦,我会想念新野的父老乡亲。”
“刘皇叔保重,一路小心呐!”老者继续道:“老朽想求您一件事”
“老丈请讲,但说无妨!”
“我儿子在你军中,能不能别让他去交州?”老者恳求道:“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不想一辈子都无法相见呐!”
在古代,去交州就跟流放没区别。
以当下的交通条件,一旦前往交州,基本上注定一辈子再没机会见面,这个浅显的道理百姓也都明白。
刘备在新野寄居八年,兵力也是在当地招募。
这些百姓确实是来给刘备送行,但同样也是来找刘备要儿子,不想让自家孩子去往交州。
随着老者的话音落下,长江两岸仿佛都陷入寂静,只剩江水滔滔不息。
原本挂在刘备脸上的笑容,在这一刻突兀凝固,诸葛亮更是骇然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