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雅一个激灵,脸颊因为兴奋和紧张涨得通红,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主任!”
那一整天,韩萧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他没有因为省里的电话就得意忘形,反而更加专注地扑进了那份计划书里。
这份《安平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计划书》,不仅仅是石头村经验的复制,更是他这段时间走遍安平各个贫困村,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的全面升级版。
从石头村的山泉水、生态旅游,延伸到黑土镇的有机杂粮种植,再到清水乡的水产养殖
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套详尽的数据支撑,有清晰的投入产出比分析,有具体的实施步骤,更有如何发动群众、利益如何分配的详细说明。
它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一个零件都严丝合缝。
夏晓雅在一旁帮忙校对数据,越看越心惊。
她发现韩萧不仅仅是描绘了一个宏大的蓝图,他甚至连每个村需要多少水泥、多少钢筋、预计能提供多少个就业岗位、村民人均能增收多少钱,都计算得清清楚楚。
这哪里是一份计划书,这分明是一份可以直接照着施工的作战地图!
“主任,你你是什么时候把这些都调查清楚的?”夏晓雅忍不住问,声音里充满了崇拜。
韩萧敲下最后一个句号,伸了个懒腰,靠在椅子上。
“脚长在自己身上,多跑跑就知道了。”
他看着窗外的夜色,眼神深邃。
刘振华想用县里的规矩卡死他,那他就跳出这个棋盘,用省里的规矩,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携着滔滔民意,从更高的地方,堂堂正正地压下来。
第二天清晨,绿皮火车发出沉闷的轰鸣,载着韩萧和夏晓雅,向省城疾驰而去。
夏晓雅紧紧抱着那个装着计划书的公文包,手心全是汗,紧张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去省城,更别提是去省发改委那种地方,面对一群省级的大领导。
“紧张什么?”韩萧靠在窗边,看着飞速倒退的田野,递给她一瓶水。
“我我怕我说错话,给您丢人。”夏晓雅小声说。
“你不用说话。”韩萧笑了,“待会儿你就坐在下面,看我表演就行。”
他的笑容里有一种让人心安的魔力,夏晓雅的紧张感莫名就消散了许多。
她看着韩萧平静的侧脸,忽然觉得,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身上有一种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稳。
仿佛天大的事情,在他面前,都不算事。
省发改委的大楼,庄严肃穆。
当韩萧和夏晓雅被领进那间挂着“第一会议室”牌子的房间时,夏晓雅的腿肚子又开始发软了。
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了十几个人。
正中间的,是农村经济处的处长王建民,他旁边还有几位一看就是专家的学者,白发苍苍,表情严肃。
更让她心惊的是,侧方还坐着一位气场沉稳的中年领导,桌前的名牌上写着——分管农业副主任,周毅。
一个副厅级的领导,竟然也亲自来参加一个县级项目的评审会!
夏晓雅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反观韩萧,他只是平静地扫视了一圈,然后走到众人面前,微微鞠了一躬。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安平县扶贫办的韩萧。”
没有半句废话,他打开投影仪,把u盘插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