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的心猛地一沉。连随军妇孺的口粮都掺了沙,可见瓦剌的后勤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挥挥手让士兵放开妇人,转身对亲卫道:“把这些掺沙的粮米收好,这是最好的证据。”
很快,捷报与发现一同送往榆林。朱瞻基正在与张辅研究也先的退兵路线,拆开李贤的信,看到“粮米掺沙”四个字,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我就说也先为何退得如此仓促!”他把信纸拍在案上,对张辅道,“老先生请看,瓦剌人是撑不住了!”
李贤的战功远比想象中更有分量:焚毁瓦剌粮草三百车,斩首一千五百级,缴获驮粮骆驼五百峰——这些骆驼背上,同样捆着掺沙的粮袋。更重要的是,这场夜袭撕开了瓦剌强大的伪装,让明军看清了对手外强中干的本质。
败讯传到也先在漠南某座大营时,正赶上分发口粮。
一个瓦剌士兵用刀尖挑着麦粒,看着里面混着的沙砾,忍不住咒骂:“这是人吃的吗?”
很快粮营被毁的消息就传了进来。
那些士兵们顿时红了眼,猛地拔出弯刀,朝着督粮官扑去:“都是你!说什么粮草充足,现在连沙子都没得吃!”
督粮官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刀砍中肩胛骨,刀刃嵌在骨头上,鲜血喷溅在帐内悬挂的“长生天”画像上,将蓝色的天空染成暗红。
帐外的士兵们见状,纷纷扔掉手中的粮袋,呐喊着冲向粮仓,却发现里面早已空空如也。混乱像瘟疫般蔓延,各部落的头领互相指责,有人甚至拔出刀来要决斗,整个大营乱成一团。
也先的亲信闻讯赶来,挥刀砍翻两个闹事的士兵,鲜血溅在他的玄铁甲上,却压不住越来越大的喧哗。他看着地上掺沙的粮米,又想起被焚毁的辎重,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也先精心维持的“强大”假象,竟被李贤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