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吃饱了吗,咱们跳窗跑吧!”
没等江柱子准备跳窗,雅间的门被敲了几下,随后店小二带着一个身材憨胖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这位望江楼的掌柜身着丝绸长衫,脸色上带着一丝愁容,看到江辰却习惯性的堆起一抹笑容。
“敢问,哪位是故人?”
朱聪对着两人拱了拱手问道。
“朱掌柜,在下江辰这是我兄弟江柱,前些日子我们从潮州回来,路过一处渡口,撑船老者听说我们要来冀州凤鸣镇,便嘱托我等到望江楼问一句,朱掌柜还曾记得,‘三月芦苇客,五月撑船叟’吗?”
“果然是恩人啊!”
朱聪听到这两句话,眼神顿时一亮。
江辰当年在望江楼多次请客,自然跟这位掌柜朱聪认识。
前世,他多次听他说,当年自己的望江楼在江北遭灾,他携家眷躲到潮州边的芦苇荡里,那时候大水漫天,眼看就是死局,后幸得一位撑船老叟的帮助,这才带着全家堪堪逃到了冀州。
不过,因为潮州后被大武吞并,他再没有报恩的机会。
江辰口中的两句诗,正是当初撑船老叟离开的时候,在江边吟唱过的诗句。
“朱掌柜,小子可不敢称您恩人,只是过来替人看望!”
“来人,再上两桌好菜,我要跟江兄弟好好喝两杯,以后江兄弟再来吃酒,全都挂我账上。”
朱聪客气地说道:“这么多年了,从未听到过老叟的消息,潮州距离凤鸣镇起码上千里,小兄弟千里送的问候,当真是礼轻情意重。”
朱聪激动的请江辰坐下,两人交谈了许久,好像久别老友一般聊的十分投机。
“哎呀,我真是跟江兄弟一见如故,以后就不要称什么掌柜的了,我年岁比你大,我叫你一声江老弟,你称呼我一声朱老哥如何?”
“朱老哥,这次我来望江楼,其实是想跟老哥做一笔生意。”
“生意,什么生意?”
江辰转头看了一眼,江柱子马上了解,匆匆的从后巷推来拖车,上面正放着一公一母两头野猪。
“呦,这是好东西啊!”
朱聪眼神一亮,看着野猪打量了一下,新鲜的血水还在往下滴。
因为空间的时间静止,送进去什么样子,出来还是什么样子。
“市面上猪肉三十到五十文钱一斤,这两头猪看样子有上千斤了,既然是江兄弟要卖,那我五十两收了。”
江辰心中微微有些感动,在大周一百文钱是一钱银子,十钱才是一两,这两头猪虽然有七八百斤重,但是除去脏腑和血水,还不要的各种下水之类的,能出五百斤肉已经是难。
五百斤肉就算是按照五十文一斤来算,也才二十五两银子,这已经是零售的卖价了,进价的话能有二十两已经算不错了。
朱聪直接开口五十两,已经是双倍价格了,看来是给自己面子了。
“五,五十两?”
江柱子不可置信的抬起头。
这野猪卖给李狗田也才给一千斤糙米,按照市面上八文钱一斤的糙米,也就才八两银子,朱聪竟然直接给了五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