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小心,漩涡深了,需要帮忙,随时。”
张文东回复。
“多谢。保护好自己。”
接下来两天,岭山县表面上按部就班回应整改通知,张文东甚至出席强化内控会议,姿态做足。
暗地里,先是几个省内公信力财经自媒体发出质疑。
《省审计报告:被模糊的八千万与被放大的两天》
《盛林建材资金迷局,审计结论语焉不详?》
《金鼎阴影下的审计独立性之忧》
接着,一位敢言的省人大代表在社交媒体转发文章,配文。
“审计报告应如明镜照见真实,若镜面蒙尘或被扭曲,则失其本义,期待有关部门回应关切!”
然后,一份据称审计厅内部人士爆料的帖子,详述报告定稿前来自某大型企业集团的巨大公关压力,指向性明显。
帖子被多个大v转发,冲上本地热搜。
舆论转向,公众注意力回到报告本身:为什么八千万蛀虫轻描淡写?为什么程序问题放大?谁在施压?
金鼎系媒体和水军反扑,指责是岭山污蔑,但质疑声已成燎原之火。
省审计厅压力巨大,厅长电话被打爆,陈立平坐立不安。
舆论沸反盈天之际,岭山县政府官网。
“整改专栏”旁上线新专题。
《金鼎集团在岭山:部分项目问题实录》。
没有煽情,只有事实、照片、文件。
某道路工程,用金鼎关联公司劣质沥青,通车半年即大面积破损。
某商业体项目,金鼎分包商拖欠三十余名农民工工资半年,违规占用农田建料场,附卫星图、处罚书。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虽项目规模小,但累积起来,勾勒出金鼎唯利是图、罔顾规则的面目,审计报告形成对比!
“原来金鼎在岭山也这么黑!”
“怪不得死咬凤湖新区!怕被掀老底!”
“审计厅报告果然有问题!盛林八千万绝对不干净!”
“支持张县长!”
舆论炸锅,省里的整改通知在民意和事实前,显得无力。
几天后,省审计厅顶不住压力,发布《补充说明》,承认“盛林建材八千万资金往来问题性质严重,线索明确”。
决定“将该部分线索及证据材料,正式移送省纪委监委立案调查”!
同时,对报告中岭山程序问题的表述也调整,肯定了及时整改。
虽未彻底撕开金鼎直接责任,但这《补充说明》是对之前报告的公开修正,宣告金鼎和苏曼在这次舆论战中彻底失败。
苏曼在办公室里砸碎了东西。
看着审计厅的《补充说明》和岭山网站上的《问题实录》,她浑身发冷。
金鼎在岭山乃至省里的根基,开始真正崩塌,而张文东,她眼中第一次露出恐惧。
岭山的天刚亮,凤湖新区工地已经响起作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