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组织部打算在乡镇干部里挑选人到市直单位或企业里锻炼。
名单出来后,张文东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很多人都说张书记这又要高升了,等挂职回来之后,位置肯定还得动一动。
县里几个跟刘大山关系近的,也私下传张文东不过是靠背景镀金。
不过,他们现在泼脏水也没什么用了,刘大山都已经被收拾了,再说这些就是没用的废话。
陈芷晴刚从省城采访出来,父亲陈开山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晴晴,文东去市发改委挂职的事我听说了,组织部那边需要我打个招呼吗?我要是说话的话,能让他顺当一点。”
陈芷晴看着楼下正和村干部说话的张文东,心想他估计也不希望自己动用父亲这层关系,便说。
“爸,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和文东商量过了,他这次想靠自己的本事做事,青峰镇的变化都摆在那儿,组织上能看得见,您就不用给他打招呼了。”
陈开山点点头,笑着说。
“那就让他自己去闯吧,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没过几天,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大强带着考察组到了青峰镇,想实地看看这次挂职名单的干部干得怎么样。
他们没搞花架子,去了包装车间、新建好的卫生院,走访了几户普通农户,同时在镇政府也翻看了大量资料。
站在镇政府院子里,周大强半天没说话,他没找到有用的东西。
陪同的县领导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他抬手止住了。
考察完毕,张文东准备了一个月后,收拾行李到市发改委报到挂职。
上班第一天,他就得了个下马威。
很多人看着他来,都把他当新人没当回事。
他被领到一间办公室,门牌写着“重点项目协调处副处长”。
分管的领导是位副主任,叫李建民,五十来岁,看到张文东只是象征性地握了握手说。
“张副处长,欢迎你啊,从基层来不容易,不过咱们这地方毕竟是市直单位,和乡镇差别不小,你先熟悉环境吧。”
客套几句后,李建民直接拿出一份图纸放在张文东面前。
“这是咱们西郊核心区的基础建设规划,是市里的重点工程。张副处长刚从乡镇来,这种事儿你接触不多,多学学吧,琢磨琢磨看看。”
说完转身就要走。张文东没什么表情,应道。
“行,李主任,谢谢您,我尽快熟悉起来。”
回到自己办公室,张文东铺开图纸开始钻研。
白天除了必要开会,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数据;晚上也翻看资料,生怕落下什么。
三天之后,他发现这份图纸问题很大,随即把标记好的图纸和核对数据拿着去找李建民,他开门见山地说。
“李主任,我仔细看过了,也核对了数据。这份规划在几个地方有重大的设计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