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大亮时,沈知意的服装作坊迎来了开工的第一天。
王婶、李嫂,连同方姨和新招来的五六个女工,都提前到了。
一个个换上沈知意统一发的蓝色布围裙,既新鲜又有些手足无措,站在锃亮的缝纫机前,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都别傻站着了,快,趁热吃早饭!”
程念华端着一大锅白粥,从后院厨房出来。
桌上摆着白胖的馒头和两碟小咸菜。
热粥下肚,工人们身上的那点拘束感,才渐渐散了。
“知意,今天咱们做啥?”
王婶擦了擦嘴,已经有些迫不及待。
沈知意从里屋拿出一件样衣,正是那件水红色的泡泡袖衬衫。
“今天,就做这个。”
她把早已裁剪好的布料,按每个人的名字分成一摞,放在了各自的缝纫机旁。
“方姨,”
沈知意走到方姨面前,态度格外尊重。
“您经验足,麻烦您盯着点,看看大家伙儿的针脚和走线。”
方姨点了点头,没多话,坐到自己的机器前,拿起布料看了一眼,心里就有数了。
这活儿看着简单,但袖口和领口的细密褶皱,最是考验功夫。
“瑶瑶,”
沈知意又转头对妹妹说。
“你负责记工。每个人做完一件,你就检查一道,没问题了,就在本子上记一笔。”
沈知瑶脆生生地应下:“好!”
随着沈知意一声“开工!”,十几台缝纫机,几乎在同一时间响了起来。
“嗒嗒嗒嗒嗒”
听着这“嗒嗒”响,沈知意觉得这声音比什么都好听,心里也跟着热乎起来。
新开张,总免不了磕磕碰碰。
一个新来的年轻媳妇,叫小芹,对着那堆袖口的碎褶,急得满头是汗。
手里的布料被她拆了又缝,缝了又拆,已经起了毛边。
“这这咋弄啊,越弄越乱”
她快哭了。
方姨停下手里的活,走了过去。
她没说话,只是拿起小芹手里的布料,指尖在布料上一捻一推,细密的褶皱就均匀地出现了,她脚下轻轻一踩缝纫机,一道笔直的线就压了上去。
“看清了?”
方姨问。
小芹看得眼睛都直了,使劲点头。
“别急,这活儿急不来。心静了,手就稳了。”
方姨拍了拍她的肩膀,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小芹学着方姨的样子,深吸一口气,再动手时,果然顺畅了不少。
沈知意看着方姨的背影,心里越发觉得,请她来,是请对了。
一个作坊,光有她一个懂设计的还不够,必须得有这么个镇得住场子的老师傅。
一上午过去,第一批衬衫的半成品,就堆了小半个桌子。
沈知瑶拿着小本子跑前跑后,挨个检查,声音清脆。
“方姨,你这领子绝了,真板正!”
“李嫂,这速度!快赶上我姐了!”
被点到名的,脸上都有了光,手下踩缝纫机的劲儿更足了。
中午,程念华焖了饭,炒了菜,还炖了一锅冬瓜排骨汤。
饭菜香混着新布料的气味,让这破厂房里,竟有了点家的味道。
工人们围着几张拼起来的桌子吃饭,你给我夹块肉,我给你盛碗汤,热热闹闹的。
“真跟做梦似的,”
李嫂喝了口汤,满脸感慨。
“以前在家,做顿饭都得掐着点算计,哪舍得这么吃。现在倒好,上班还有肉吃,我做梦都没想到能有这好日子。”
“可不是嘛!”
王婶也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