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她一个小摊子,招什么工?”
“说是计件的,做一件给一件的钱,家里有缝纫机的就能干!”
傍晚时分,沈家小小的院子里,就围了七八个妇人,有上了年纪的大婶,也有赋闲在家的年轻媳妇。
“知意啊,你这纸上写的,是真的假的?真能在家做活,还给钱?”先发问的是住在隔壁的李大婶。
“李大婶,各位大姐,当然是真的。”
她从屋里抱出一匹布料和一件已经改好的样衣。
“就像这样,我把布料和样子都给你们,你们就照着样子做。做成一件,我验收合格,当场就给五毛钱手工费。”
“五毛钱?!”人群里发出一阵抽气声。
五毛钱不算多,但也不少了。
手脚麻利点的,一天做个三四件,就能挣两块钱。
一个月下来,可比不少男人在厂里挣得都多!
“那要是做坏了呢?”李大婶又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做坏了,自然要赔布料钱。”沈知意不急不缓地应道,“不过,我会先把最简单的活儿分给大家。”
“而且,谁的手艺好,谁做的又快又好,以后我就把更复杂的款式,工钱更高的活儿交给她。”
她顿了顿,声音清亮:“丑话说在前头,我这儿只要勤快人,手脚麻利心思正的。想来混日子磨洋工的,我劝您别浪费那个时间。”
这番话说得敞亮,反倒让大家心里踏实了不少。
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怯生生地问:“那个沈姐,我我能试试吗?我以前在服装厂干过,后来厂子效益不好就”
“当然可以!”沈知意冲她温和一笑,“谁想做的,先在我这里报个名,领一匹布和样衣回去试试。明天这个时候,把做好的衣服拿来给我看。”
李大婶眼珠子转了转,第一个上前:“那我老婆子也试试!我那台缝纫机,可有些年头没正经开工了!”
有人带头,剩下的人也纷纷动了心,很快,十来份试工的布料就被领走了。
等人群散去,沈知瑶才凑过来,小声说:“姐,你就这么把布料给她们了?万一她们拿了布不还回来怎么办?”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沈知意胸有成竹地笑了,“都是街坊邻居,谁会为了一匹布把名声搞臭?”
“再说了,我给她们的,都是些零碎布头,就算拿走了,也做不成什么像样的东西。”
她要的,是长久的合作,是把这些闲散的劳动力,都变成她的生产力。
第二天,结果比沈知意预想的还要好。
十个人里,有八个都准时交了货。虽然做工有优有劣,但大都符合要求。
沈知意当场就兑现承诺,把工钱结给了她们。
拿到钱的那一刻,几个大姐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天哪,在家踩踩缝纫机,真能挣钱!”
“知意这丫头,是真有本事!”
一传十,十传百。
原先还在观望的妇人们,这下彻底坐不住了。
第二天,沈家院子门口挤得满满当当,全是来报名领活儿的。
沈知意和沈知瑶忙得脚不沾地。
小小的院子,头一次变得像个热火朝天的车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