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皇弟只想摆烂,女帝姐姐偷听后杀疯了 > 第35章  坎离之火和七七之数的奥秘

难道是“坎离之火”和“七七之数”的奥秘,他们没有领会?
这天,钱宗实在没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再次登上了闲王府的大门。
楚风正在院子里指导福伯改进他的躺椅,追求以最舒服的角度实现“京城瘫”。一听钱宗又来了,他心里咯噔一下。
【不会吧?失败了?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会失败?这帮古代工匠的动手能力这么差的吗?】
钱宗一见到楚风,就“噗通”一声跪下了,老泪纵横:“院长大人!下官愚钝!有负圣恩!我等依照神方,日夜煅烧,耗费了无数钱粮,却……却始终烧不出那神物。恳请院长大人,再降神谕,指点迷津!”
楚风看着他这副模样,也慌了。
【坏了坏了,玩脱了。牛皮吹大了,现在收不回来了。我要是说我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他当成妖人,绑去烧了?】
他脑子飞速运转,努力回忆着上辈子看过的那些科普视频。
【配比……配比应该差不太多。那就是……温度!对,是温度不够!】
【水泥熟料的煅烧温度要一千四百多度,古代的窑炉,就算是烧瓷器的龙窑,顶天了也就一千二三百度。温度不够,石灰石分解不完全,硅酸盐矿物形成不了,肯定烧不出来!】
【可我怎么跟他说温度?难道我掏个温度计出来?】
楚风急得在心里直挠墙。
他看着跪在地上,一脸虔诚的钱宗,只能继续硬着头皮胡扯。
“钱尚书,你可知,为何凡火烧不出仙丹?”楚风背着手,仰望天空,一脸高深莫测。
钱宗一愣,老老实实地回答:“下官不知。”
“因为,火,亦有魂。”楚风缓缓说道,“尔等之火,凡火也,有其形,而无其魂。欲成神物,需召‘太阳真火’。其焰色,当如日中之白,其势,当有龙息之威!”
【我编不下去了!什么太阳真火,龙息之威,我自己都快吐了。就是告诉你们,火要烧得更旺,烧到发白光!怎么提高温度?加鼓风机啊!用好几个大号的皮橐,对着炉膛使劲吹!这叫强制通风,增加氧气浓度!这么简单的原理,你们怎么就不懂呢!】
楚风在心里疯狂吐槽,脸上却是一片悲天悯人的神圣。
钱宗听得云里雾里,什么“火之魂”、“太阳真火”,他一个字都听不懂。但他听懂了“焰色如日中之白”、“势有龙息之威”。
这……这是要让火烧得更猛烈?
可工部的窑炉,已经是大周最好的了,如何才能更进一步?
钱宗带着满腹的困惑和一丝明悟,失魂落魄地回去了。
而他与楚风的这番对话,一字不漏地,都传到了御书房中。
楚云曦听着弟弟心里那些关于“温度”、“鼓风机”、“强制通风”、“氧气浓度”的念叨,凤眸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
这些词,她一个都听不懂。
但她听懂了核心的思路——让火更旺。
她的小九,总是能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点出问题的本质。只是,他传递给别人的方式,总是那么……神神叨叨。
也罢,既然他喜欢当神仙,那自己这个姐姐,就帮他把这个神迹,演得更真一点。
当天晚上,楚云曦召见了工部尚书钱宗。
钱宗跪在御前,惶恐不安。
楚云曦没有看他,只是幽幽地说道:“钱爱卿,朕昨夜,做了一个梦。”
钱宗心中一凛,连忙道:“请陛下示下。”
“朕梦见,先帝托梦于我。言及北境边防,忧心忡忡。先帝在梦中,指点朕建造一座神炉。”楚云曦的声音,带着一丝缥缈。
“那神炉,与寻常窑炉不同。它有多口进气,如龙之多息。有数个巨大的皮橐,日夜不休地为其鼓风。先帝言,唯有此等神炉,才能炼出镇国安邦之神物。”
钱宗听到这里,浑身剧震,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龙息!
巨大的皮橐!
这……这不正是闲王殿下白天所言“龙息之威”的具象化吗?
闲王殿下白天刚说完,陛下晚上就梦到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闲王殿下不是在打哑谜,他是在通过一种凡人无法理解的方式,将天机传达给陛下!而陛下,再通过“托梦”这种方式,将天机昭示于众!
这姐弟二人,一个是天意的传达者,一个是天命的执行者!
想通了这一层,钱宗对楚风的最后一丝怀疑,也烟消云散了。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陛下圣明!先帝显灵!臣……臣明白了!臣这就去改造窑炉!不!是建造神炉!”
看着钱宗连滚带爬离去的背影,楚云曦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小九,姐姐能帮你的,就到这里了。
接下来,就看你的“神物”,能否真正问世了。
三天后。
格物院内,一座全新的,造型奇特的窑炉拔地而起。它比寻常的窑炉高大许多,炉壁更厚,周围连接着八个牛皮制成的巨型鼓风机,由三十二名壮汉轮流踩动。
随着钱宗一声令下,炉火点燃,八个鼓风机同时发力。
“呼——呼——”
狂风被灌入炉膛,火焰瞬间由红转黄,再由黄转青,最后,发出刺眼的白光!整个窑炉都在嗡嗡作响,仿佛一头即将苏醒的巨兽。
炉内的温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攀升。
这一次,经过整整一天一夜的煅烧,当窑炉冷却,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面的烧结料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那是一种青灰色的、坚硬的块状物,和之前烧出的任何东西都不同。
按照“神方”最后的指示,工匠们将其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钱宗亲自端来一盆清水,在所有人屏息的注视下,将水缓缓倒入那青灰色的粉末中,搅拌均匀,然后倒进一个木制的模具里。
所有人都围在模具旁,死死地盯着。
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
那原本湿润的泥浆,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凝固,颜色也逐渐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