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府,前院。
众人转身,只见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在一名年轻女子的搀扶下缓步而来。
妇人约莫四十出头,面容慈祥但眉宇间透着英气,正是韩夫人。
而她身旁的少女约莫十六七岁,身着淡绿色襦裙,明眸皓齿,正是韩总兵的独女韩若薇。
韩若薇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最后停留在吴承安身上,嘴角微微上扬:
“厨房已经备好了酒菜,诸位远道而来,就在府上用膳吧。”
吴承安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向众人介绍道:“这位是师母,这位是师姐韩若薇。”
王宏发和马子晋等人连忙行礼。
韩夫人温和地笑着点头,而韩若薇则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从清河县来的客人。
特别是当她的目光扫过吴承安父母时,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
就这样,原本计划的天香楼之宴变成了韩府的接风宴。
下人们很快在前厅摆好了两张大圆桌,韩夫人亲自安排座次。
吴家人和韩夫人一桌,而年轻人们则坐在另一桌。
席间,韩若薇落落大方地为客人们布菜斟酒,举止得体又不失活泼。
她似乎对清河县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不时询问王宏发和马子晋关于吴承安的一些事情。
“听说你们二位是县试的文试前两名?”
韩若薇眨着大眼睛问道:“这次府试可有把握?”
王宏发正要回答,马子晋已经抢先说道:“区区府试,不足挂齿,倒是韩小姐对文事如此关心,实在难得。”
韩若薇掩嘴轻笑:“马公子过奖了,家父虽是武将,但一直教导我读书明理。”
她转头看向王宏发:“王公子呢?可有信心再夺案首?”
王宏发瞥了马子晋一眼,意味深长地说:“有人想从我手中夺走案首,恐怕没那么容易。”
马子晋轻蔑一笑:“没有了吴承安的帮忙,你这次想再得案首,怕是痴人做梦!”
这话让韩若薇眼睛一亮:“这么说,师弟的文采也不错?”
王宏发嘿嘿一笑:“那是自然,若不是他弃文从武,这县试案首的位置也轮不到我,某些人也不可能得第二名,而是第三名!”
两人之间的火药味顿时浓了起来。
吴承安见状,连忙举杯打圆场:“来,为我们能在辽西府重聚干杯!”
宴席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着。
酒过三巡,韩夫人突然对吴二河说道:“有件事想与你商量,承安这孩子天赋异禀,我家老爷有意收他为义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让整个厅堂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吴二河和吴承安身上。
吴二河一听还有这等好事,顿时喜出望外,连忙拱手道:“韩夫人抬爱,这是犬子的福气啊!”
他黝黑的脸上因激动而泛着红光,粗糙的手指不自觉地搓着衣角。
能在辽西府攀上韩总兵这样的靠山,对他们这样的农家来说简直是天大的造化。
不过吴二河虽然老实本分,却也懂得分寸,转头看向儿子:“承安,这事还得你自己拿主意。”
他声音里带着几分期许,却又不想给儿子压力。
吴承安闻言,立刻放下筷子,恭敬地站起身来。
他俊朗的面容上浮现出真诚的感激之色:“师尊待我如子,不仅传授武艺,更教导我做人的道理,能拜在师尊门下已是三生有幸,如今师尊和师母更愿收我为义子。”
说到这里,他声音微微发颤:“弟子无以为报,唯有勤学苦练,不辜负师尊师母的厚爱。”
王宏发见状,笑着打趣道:“好啊承安,今后我们可都要沾你的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