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个电话响起的时候,直播间观众们顶多只是好奇。
毕竟,通话的内容也不算太多,也没人对整个事件进行梳理,指不定是听错了。
但这第二个电话......讲的内容可就相当清晰明了了!
电话那头的那个老毕登,
絮絮叨叨讲了半天,那不就是在诋毁默神他们嘛!
毕竟,七千八百万的天价,可就是默神他自己亲口说出来的!
开什么逆天玩笑?
说默神是骗子?
这能忍?
!!
直播间观众们立刻刷起了弹幕:
“电话对面是哪个逆天?”
“居然说默神是骗子!我看他才是骗子吧!”
“说的没错,那人就是骗子!我已经差不多听明白了,对面那人说这幅乾隆真迹是民国画家仿制出来的赝品画,想要花17万买走,那所谓的王老板估计就是同伙,俩人串通一气,设了一个局,忽悠这位姓朱的兄弟......”
“......”
观众当中,
有检索历史弹幕的,没用多久便结合两次电话的内容,将整件事情的大概核心内容给梳理了出来,还专门发了付费的高能弹幕,挂在了公屏最上方。
这一波操作,直接让所有观众都看明白了。
而这时,
观众们突然开始好奇,电话那头骗子的身份。
毕竟,在细节上,还是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
比如说那骗子是怎么接触到这位朱姓兄弟的?
再别说,为啥要称呼对方为“刘专家”?
....
种种疑问,
激发起了一众吃瓜观众们。
这时候,突然有人发弹幕说:“这声音我听着很熟悉啊!感觉像是前不久在哪里听过!”
“上面那位兄弟说的没错,我也感觉很熟悉,就是想不起来!”
“有其他兄弟认识这声音吗?”
“......”
关于这骗子的身份,
观众们开始从声音上开始寻找起了突破口。
事实证明,
直播间的确是有高手存在的。
仅仅只用了不到两分钟!
就有一条高能弹幕,出现在了直播间公屏的最上方!
——“兄弟们可以去搜索一下《宝鉴京华》这个鉴宝节目!看一下其中一个叫做刘云的鉴宝专家!”
几十秒后,
“握草!还真是他!”
“我刚才翻了一下这节目之前的几期,绝对就是这个逼!声音一模一样!”
“怪不得称呼人家为专家,我还以为是骗子自己虚造出来的身份,结果尼玛是个‘真专家’啊!”
“六六六!”
“......”
不止如此,
又过了一会儿。
有观众直接从这个节目组官方发布的,最新一期海选现场直播录屏当中,找到了朱岩带着画,前去参加海选鉴定的画面!
“兄弟们,快去b站上搜索《宝鉴京华》最新发布的那个长视频!把时间拖到2:32:5!”
这条弹幕一经发出,
直播间吃瓜群众们立刻切屏搜索了起来。
看着画面当中,
朱岩排了半天的队伍,将画放在鉴定台上。
那鉴宝专家刘云,看了几眼后,立刻开口说是赝品!
结果当朱岩失望之下,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又开口小声说道,让其等海选结束,去后台找他,说要给他讲讲画......
看到这一幕,
观众们乐了。
“《宝鉴京华》是真牛逼的!”
“这种逼人也能让他当专家?也是够六的!”
“人家带着宝贝去鉴宝,结果把真的说成假的,然后私下里再设局把宝贝忽悠到手!这尼玛操作简直六翻了!”
“这姓刘的砖家真是奸的流脓啊!”
“兄弟们举报一波!”
“举报有个锤子用啊,这都可以直接报警了!”
“......”
有观众提到报警之后,
立刻就有人质疑,这种涉及到古董真假鉴定的,报警真的有用吗?
毕竟,
对方完全可以用“自己鉴定失误,看走了眼”搪塞过去。
而且,在古玩交易市场上,捡漏.....和这种情况的性质,岂不是差不多?如果前者违法了,那么捡漏这样的,岂不是也违法了?
...
针对这个问题,
很快便有其他从事法律相关职业的观众给出了答案。
“首先,在古玩街上捡漏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凡是在古玩街上的,都是默认要进行买卖交易的。交易双方对于古董的真假和价值,都有着自己的认知。无论最终的成交价是多少,都是双方博弈之后的结果。”
“更何况,捡漏......谁敢说自己捡的就是漏?到手的也有可能是地雷!”
“这一点儿,至少在法律层次上,是站得住脚的。”
“但带着古董去鉴宝,却被设局,特别是这种价值数额特别巨大的,这明显是带有欺诈的行为,从动机上就是有问题的!”
....
很显然,
人们在吃瓜和干坏事儿的时候,都是感觉不到累的。
“专家”的简介,网上自然是一搜就有,节目组专门制作了身份信息介绍的页面!
至于说这档鉴宝节目所在的地址,也同样能搜到。
就在京城的西城区。
...
几分钟后,
西城区的派出所懵了。
啥情况?
这叫刘云的,是犯啥事儿了?
怎么这么多人打电话举报?
从报警电话中,了解了好一会儿具体内容后,值班的领导顿时重视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