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江离重生1987 > 第5章 深圳一战,反手锁局

凌晨三点的深圳,寒意刺骨。
深南大道旁,证券公司门前早已排起长龙。
人群裹着大衣、缩着脖子,在黑暗中等待命运的开启。
1987年11月5日,深发展首次公开发行认购证——这张薄纸,将在未来掀起滔天巨浪。
而此刻,江离站在队伍最前端,背影如松。
王金发脸色铁青,额角青筋跳动。
他死死攥着那张泛黄的通行证,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你别得意!”他声音发颤,“你这是擅离职守!厂里已经开会决定,要给你记大过处分,报公安立案调查!”
江离缓缓转过身,目光平静地落在王金发脸上,仿佛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王主席,”他语气轻得像在闲聊,“您亲自带队,千里追人,就为了抓一个‘旷工’的工人?赵主任也真是放心,把车间交给你这种‘尽职尽责’的人。”
王金发一滞,身后两个厂保卫科的壮汉面面相觑,气势顿时弱了半分。
江离不再理会他,从怀里缓缓掏出一份文件,纸张规整,红章醒目——“深圳市证券管理办公室”赫然在列,下方是加急批复的“个人投资者异地开户预审备案函”。
“我这次来深圳,是为合法投资办理前置手续。”江离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有官方备案,行程合规,厂方无权干涉。”
人群哗然。
“人家有手续啊!”
“那还抓什么人?”
“这不是滥用职权吗?”
王金发瞳孔一缩,伸手就想抢:“伪造的吧!这年头谁能在深圳搞到这种批文?”
江离手腕一收,冷笑一声:“您要觉得是假的,现在就可以报警。让警察来查,查完了再抓我也不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王金发涨红的脸,语气陡然转冷:“不过,等警察来了,认购证早就卖完了。您说,是抓我重要,还是……错过历史重要?”
一句话,如冰锥刺心。
王金发嘴唇哆嗦,手僵在半空。
他知道江离说得对——他根本没执法权。
所谓的“追捕”,不过是借厂里名义施压,仗着l制内的身份欺压一个普通工人。
可现在,对方手里有“红头文件”,有理有据,他若真报警,反倒暴露自已越权行事,搞不好反被调查。
更可怕的是,他看得出,江离的眼神里没有一丝慌乱,只有胜券在握的冷静。
那不是普通人该有的眼神。
那是一个……早已看透结局的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边微光渐盛。
五点五十八分,证券公司大门终于开启。
江离没有再看王金发一眼,转身排回队伍前端,动作从容。
六点整,窗口拉开。
“身份证,现金一百元。”工作人员例行公事。
江离递上证件与钱,声音平稳:“一张深发展认购证。”
“登记,拿号,下一个。”工作人员盖章、出票,动作熟练。
江离接过那张薄薄的纸,指尖微微发烫。
——历史的钥匙,到手了。
但他没有立刻收起,反而当众扬声:“再买一张!”
窗口内,工作人员摇头:“一人限购一张,规定写得很清楚。”
江离“遗憾”地叹了口气,将
深圳一战,反手锁局(续)
返程的绿皮火车在铁轨上颠簸前行,窗外是飞速倒退的山野与村庄,车厢里弥漫着泡面与汗味混杂的气息。
江离靠窗坐着,工装洗得发白,袖口还沾着深圳清晨的露水。
他闭目养神,脑海中却一遍遍回放着证券公司门前的那一幕——王金发扭曲的脸,人群的哗然,那张薄如蝉翼却重若千钧的认购证,正安静地贴在他的胸口,随着心跳微微起伏。
他伸手探入怀中,指尖触到一块柔软的布料——是班婉塞给他的饭包。
临行前她默默递来,只说了一句:“路上吃。”他当时点头接过,没多想。
此刻,他缓缓打开布包,几块冷掉的馒头和一小包咸菜滚了出来。
就在他准备合上时,手指忽然碰到了夹层里的异物。
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
他展开,字迹歪斜,像是用尽全力才写得工整:
“他们说你要被开除,我替你求了李会计写证明。别怕。”
短短十几个字,像一道暖流,猝不及防地冲破了他心中那层坚硬的冰壳。
江离闭上眼,喉头微哽。
可正是这份“无力的守护”,让他心头滚烫。
他不是没想过孤身逆天改命的冷酷剧本。
重生之初,他也曾想过:这一世,只为自已活,只追财富与权势。
可班婉的存在,像一束光,照进了他原本冰冷的计划里。
她不问他在让什么,不质疑他为何突然有钱、为何懂得那么多,她只是默默站在他身后,用最笨拙的方式,为他挡一点点风雨。
“别怕。”
——她竟在替他害怕。
江离将纸条轻轻折好,贴身收进内袋,紧挨着那张认购证。
一个代表未来,一个代表人心。
他睁开眼,眸光已如寒星。
“这一局,我不仅要赢,还要让他们跪着认输。”
与此通时,江南机械厂,厂长办公室。
赵德海拍案而起,脸色铁青:“王金发是废物!派他去抓人,结果呢?眼睁睁看着江离买了认购证回来!还拿出了什么狗屁备案函!这小子背后有人!必须开除!立刻!马上!”
厂长坐在办公桌后,慢条斯理地抽着烟,闻言只是摇头:“老赵,你冷静点。人家有深圳市证券办的预审备案,行程合规,手续齐全。他又没旷工,没违反劳动纪律,你拿什么开除?总不能说他‘太聪明’就开除吧?”
“他炒股!他搞投机倒把!”赵德海怒吼。
“证据呢?”厂长眯起眼,“你有他赌博的证据吗?有他非法集资的证据吗?没有!现在是1987年,股票市场刚起步,国家鼓励群众参与。江离用自已工资投资,合法合规。你要是真把他开了,人家去市里一告,说我们国企打压职工合法致富,你担得起这个政治责任?”
赵德海语塞,额角青筋直跳。
他当然知道这些道理,可他更清楚——江离这一战,赢的不只是认购证,更是人心与主动权。
从此以后,厂里那些原本看不起“穷小子江离”的人,会开始重新评估这个沉默寡言的工人。
而他赵德海,不仅没能压住江离,反而被当众拆穿越权追捕,脸面尽失。
“不行,不能这么算了!”他咬牙切齿,“等他回来,我要让他一分钱奖金都拿不到!让他知道,这厂里到底谁说了算!”
厂长没再说话,只是掐灭烟头,眼神深邃。
他知道,这场风波,远未结束。
三天后,江离归来。
清晨七点,他没有回车间报到,而是径直走向财务室。
脚步不急不缓,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气势。
财务员抬头一看,愣住了:“江……江离?你不是被……”
“被追捕?”江离淡淡一笑,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支票,“啪”地一声拍在桌上。
“3000元。”他声音平静,“这是我炒股的合法收入,有深圳证券公司的交易凭证为证。”
众人哗然。
三千元!这在1987年,是普通工人十年的工资!
“我顺便带来一份交易记录。”江离又递上一份复印件——正是陈国栋当年买卖“飞乐音响”的凭证,日期清晰,金额吻合,公章完整。
“1985年我就开始投资,从未违法。谁说我赌钱?谁说我搞地下钱庄?请拿出证据。”
财务室一片死寂。
有人偷偷翻账本,发现江离近三个月的考勤全勤,无一次迟到早退,甚至连加班记录都比别人多。
“这……这不可能……”财务科长老李喃喃道,“他哪来这么多钱?”
“合法所得。”江离目光扫过众人,“劳动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谁再污蔑我,我不介意走法律程序。”
消息如野火燎原,一个上午便传遍全厂。
“江离炒股赚了三千?”
“他还有官方凭证!”
“赵主任想开除他,结果人家手续齐全!”
人心,悄然逆转。
而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傍晚,夕阳如血,洒在老旧的车间顶棚上。
周师傅叼着烟,拦住了正要离开的赵德海。
“老赵,”他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钉,“你扣江离的季度奖,又派人去深圳抓他,是不是心虚?咱们班组每年集l奖三千,可发到手里才八百。剩下两千二百,去哪儿了?”
赵德海脸色骤变:“老东西,你找死是不是?”
“我不是找死,我是替大伙儿问。”周师傅毫不退让,“江离是个老实人,可你们一个个逼他,逼得他去深圳拼命。现在人家回来了,有本事有证据,你们还想压?”
“滚开!”赵德海怒吼,转身摔门而去,脚步仓皇如逃。
车间门口,江离静静站着,望着天边最后一抹余晖。
晚风拂过,吹动他额前的碎发。
他嘴角微扬,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该收网了。”
夜色渐浓,厂纪委办公室的门缝下,悄然滑入一封牛皮纸信封。
信封上无名无姓,只有一行打印的标题:
《关于赵德海私设小金库及克扣班组奖金的举报》。
信封未拆,却已如一颗埋下的雷,静待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