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说的对,当务之急最该查的便是科考之事安抚民心,无论如何,贡院跟吏部的诸位大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杨元明也站了出来说着。
以林相为首的大臣跟沈秉正等人相互对立,双方争论不休。
架着赵保罗的侍卫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得站在原地等着皇帝发落。
“那便当面对质吧,那些书生口口声声说他们的成绩被掉包了,陛下,老臣听闻此番参加科考的书生们有学子分别做出了权经跟为官途等令人惊艳的文章。
刚刚老臣在来的路上也弄明白了前因后果,有学子说权经跟为官途是他们做的,靠着这两篇文章不可能不榜上有名,但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却都不在榜上。”
杨正乙紧随沈秉正身后赶来。
他刚进了大殿便跪在地上向皇帝回禀着。
听到他这些话,林相脸颊抽搐了一下,他身后的那些官吏们也没再吭声了。
除了周迟,甲榜第二名第三名的成绩都是掉包换来的,这些林相心知肚明。
只是他没想到权经跟为官途这两篇文章居然会泄露出去。
这件事一定有人在背后动手。
“若是想查明白这件事,还是得查清楚为官途跟权经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到底是谁。
老臣在面见陛下前特意去了一趟翰林院将这两篇文章拿了过来,这两篇文章右下角所写的名字分别为蒋高升跟杜海,但书生群中却说这两篇文章是他们写的。”
杨正乙说着,淡定的从袖子中拿出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皇帝也看过,杨正乙说的没错,作者正是蒋高升跟杜海。
上面有他们的名字。
“老师先起来说话吧。”皇帝阴沉的眼神在赵保罗身上不断巡视。
杨正乙年纪大了,每年科考都要参与设置考题跟阅卷批卷。
科考舞弊,也将批卷阅卷的官员牵涉了进来,所以杨正乙来这里面见皇帝,也没错。
但他年纪大了,又连日奔波,受不了折腾,皇帝对他还是很尊敬了,一声老师,更是表达了他对杨正乙的尊敬之情。
“多谢圣上。”杨正乙坐在凳子上,他将那两篇文章举起递给了安德路,示意安德路交给皇帝。
“陛下,自从开始阅卷批卷,这两篇文章便一直在老臣这里保管,因为实在觉得做这两篇文章的人是人才,所以老臣多次熟念这两篇文章的内容。
自从阅卷批卷开始,这两篇文章便没有经过别人的手,且老臣看见文章时,这两篇文章的作者便是蒋高升跟杜海二人。”
杨正义摸了摸胡子,他话落,林相等人心中不好的预感更大。
“陛下也知道,诸位大人也知道,翰林院所批阅的卷子都是贡院跟吏部的官员们收上来的,老臣敢用项上人头保证这两篇文章到老臣手里便是如此,从始至终老臣绝没偷换又或者是动手脚,如此翰林院跟集贤书殿的所有官员都能作证。”
“也就是说,倘若做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另有其人,那就是吏部跟贡院官吏在收卷子的过程中或者是将卷子拿到翰林院的途中出了问题。”
杨正乙的话说的够明白的了。
他敢拿命去保证考生的卷子交到他手上时就是这样的。
皇帝心里也清楚批卷阅卷期间官员们都是全程禁止进出的,就连如厕都要待在批卷的大殿中。
殿外有侍卫们把持着,每日的侍卫都还是不同的人。
所以卷子大概拿给杨正乙等人时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也就是说科考若是有问题,那就是中途有人将试卷早就掉包了,贡院跟吏部礼部的官员都有嫌疑,需要重查这三方。
“此事朕自有决断。”
皇帝深呼了一口气,但是赵保罗他不打算放过。
就算不杀了他,也得仗刑罢官。
再留着他,自己以后每次看见岂不是都在生闷气。
“陛下,老臣但求一死,求陛下彻查此事,求陛下重惩涉事的士族高门。”
皇帝松动,可赵保罗却铁了心。
丁夏跟张傲闭了闭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