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久违的、对温暖食物的渴望悄然滋生。他看向陆琳琅,声音依旧低哑,:“如果可以……能麻烦你给我煮碗粥吗?”
“先生,实在抱歉,我们已经打烊了,后厨都收拾干净了,您可以去隔壁……”林业看了看时间,有些为难地接口道。
“没事儿,”陆琳琅打断了林业的话。她看着陈硕苍白疲惫的脸,那双深邃眼眸里此刻流露出的疲惫,让她无法硬起心肠。她想起自己锅里正温着的晚餐。
“这样吧,我们自己也刚煮好晚饭,正巧我今晚熬了点小米南瓜粥,挺养胃的。您要是不嫌弃粗茶淡饭,就跟我们一起吃点。”
“……谢谢。”陈硕低声道,这份雪中送炭的善意,像投入冰冷心湖的一颗石子,漾开细微的涟漪。
“别客气,”陆琳琅对他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两个深深的酒窝再次浮现。
“谁出门在外,还没个碰到难处的时候呢?搭把手的事儿。”那笑容里的温暖和坦荡,像初春融化的雪水,让陈硕感到一种奇异的熨帖。
“林业,把咱们的晚饭端到外面这张桌子来吧,就在这儿吃。”她转头对林业吩咐。
“好的,陆姐。”林业虽然觉得有点突然,但还是听话地转身去了后厨。
很快,简单的晚餐摆上了桌:一小锅冒着热气的排骨山药汤,汤汁奶白浓郁;一砂锅金黄软糯的小米南瓜粥,散发着谷物和南瓜的香甜;一碟清炒的翠绿时蔬;还有一小锅晶莹的白米饭。
家常的饭菜,散发着朴实的香气,对于两个人来说刚刚好,但加上一个成年男人,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陆琳琅扫了一眼桌上的菜,对林业说:“冰箱里还有鸡蛋吧?再去炒个鸡蛋,快一点。”
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口感,她的小店一向坚持当日采购,宁缺毋滥。这也是“邻家味道”能在挑剔的食客中积攒下口碑的底线之一。
此刻冰箱里确实空空如也,只剩几个鸡蛋应急。
她先给陈硕盛了一碗热腾腾的排骨汤,轻轻推到他面前:“您先喝点热汤,暖暖胃。这山药对胃也好。喝完汤再喝点粥,小米南瓜的,养人。”
接着,又细心地将一碗温热的南瓜粥放在他手边的位置。
三人围坐一桌。陈硕沉默地吃着,动作缓慢而认真。温热的汤和粥滑入胃中,带来久违的舒适感。
耳边是陆琳琅和林业低声聊着天,内容无非是今天店里遇到的趣事——比如那个非要给鱼香肉丝加糖的顾客,或是某个错把陈醋当酱油,一下子加了很多,吃一口脸色骤变——以及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葩”遭遇。
轻松家常的氛围,像一层无形的暖纱,温柔地包裹着他。这一餐,陈硕吃得异常满足。陆琳琅的手艺确实好,粥熬得软糯香甜,汤煲得醇厚不腻,充满了家常的烟火气,是他许久未曾尝到的踏实滋味。
他破例喝了两碗汤,又添了半碗粥。记忆中,上一次这样心无旁骛、只专注于食物本身带来的慰藉,似乎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些商务宴请上的精致菜肴,好看好吃,却也缺了份烟火气。;酒店里的珍馐美味,昂贵却少份人情味,都远不及眼前这一碗暖粥来得真实熨帖。
吃完饭,夜色已深。胃里的绞痛早已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带着食物温度的暖意,连带着冰凉的手脚似乎也渐渐回暖。
陆琳琅收拾完碗筷,墙上的挂钟指针已悄然滑过十二点。她看着依旧安静坐在桌旁,似乎没有离开意思的陈硕,心里有些打鼓。
她示意林业:“林业,你先回去吧,明天一早还得去市场采买呢。”林业租住的城中村就在附近,步行不过五、六分钟。
然而林业看了看沉默的陈硕,又看了看陆琳琅,眼神里流露出担忧,站着没动:
“陆姐,我……我晚点再走也行,反正明天起得来。”
陆琳琅明白了林业的顾虑,心中无奈又有些感动。
她只好转向陈硕,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先生,时间不早了,您住在哪边?需要我们……帮您叫个车,或者送您一段吗?”
这已是她能想到的最委婉的提醒。
“不用。”陈硕摇头,似乎才从某种思绪中抽离,他伸手去摸口袋里的手机准备扫码。
“今晚饭钱多少?”
“真不用,”陆琳琅连忙摆手,“本来就是我们的晚饭,您别客气,您能好点儿我们就放心了。”
就在这时,一阵突兀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小店的宁静。陈硕看了一眼,屏幕上闪烁着“陆忠英”的名字。
他按下接听键,司机焦急的声音立刻传来:“陈董!您在哪啊?我换完车回来,一路上都没看到您!到公司也没人,您没事吧?”
“天华大道,二巷巷口,‘邻家味道’。”陈硕报出位置,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沉稳简洁。
“好的陈董!您稍等!我马上从公司赶过来!”陆忠英的声音明显松了一口气。
电话挂断。陈硕撑着桌子站起身。一米八五的高大身影在暖黄的灯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
他转向陆琳琅和林业,目光在两人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深处,似乎有什么坚硬的东西被今晚的暖粥软化了一丝。
“今晚,”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清晰,“麻烦你们了。”
他转身,步伐还有些微的虚浮,但已比来时稳了许多。推开玻璃门,风铃响起,夜风带着凉意拂面。他走到巷口的路灯下,挺拔的身影在光影显得有些孤寂。
转身回望,不远处,“邻家味道”那个手写的招牌下,暖黄的灯光依旧温柔地亮着,像一个沉默的承诺,安静地守候在深沉的夜色里。
如果不是今晚的意外,他想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踏足这种地方的。那么他也不会知道,在这个狭窄的小巷里,还有这么一个让他感到放松温暖的店和人。
那晚狼狈的相遇,陈硕只当是人生中的一次意外。就像大海里掀起的一朵小浪花,只在他的人生里起那么些微的波澜。
人海茫茫,擦肩而过的温暖,终究敌不过他早已被钉死的轨迹——那个他称之为“家”的冰冷牢笼,以及永无止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