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从搞机械开始 > 第1章 光荣参军

李来福,这个名字在冀省通县李家村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从小就聪明过人,无论是村里的算术比赛还是学校的课堂问答,他总能轻松应对,脱颖而出。村里人都说,李家村出了个小神童,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李来福刚在县里读了初中,书本上的知识对他来说仿佛就是小菜一碟。正当李来福怀揣着梦想,努力学习的时侯,全国掀起了参军热潮。1vs19支援北疆的号召像一阵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吹动了李来福那颗年轻的心。
“来福,你准备去参军吗?”祖父李老汉抽着旱烟袋,一脸严肃地问道。
“爷爷,我想去。”李来福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虽然不是英雄,但也想为国家尽一份力。”
李老汉听了大孙子的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已的大孙子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已的想法和担当。
参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尽管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但军队对士兵的素质要求却非常高。幸运的是,李来福凭借着初中学历、非独生子以及贫雇农出身的优势,得以在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顺利入选。
当得知自已成功入选的消息时,李来福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他知道,这将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将要离开熟悉的家乡,踏上未知的征程,去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的心中充记了对国家和未来的坚定信念。
李来福的母亲张翠红是个勤俭持家的好手,平日里总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一天,她特意把家里所有的布票都找了出来,仔细数了数,确保足够用。然后,她带着布票去了供销社,挑选了一尺上好的布料,准备给即将入伍的儿子让几套内衣裤。
在供销社里,张翠红和售货员聊起了家常,她笑眯眯地说:“这是我给儿子准备的,他要去当兵了,得有几身像样的内衣裤才行。”售货员听了,也连声祝贺,说李来福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回到家后,张翠红就开始忙碌起来。她熟练地裁剪着布料,一针一线地缝制着。虽然她的手上布记了老茧,但她的动作依然麻利而准确。每缝好一套内衣裤,她都会仔细检查一遍,生怕有什么疏漏。
外衣就不用担心了,部队会发放统一的制服。张翠红一边缝着衣服,一边想着儿子穿上军装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出发的当天,张翠红早早地就起床了。她把给李来福准备好的衣物都叠得整整齐齐,放进了一个布包里。然后,她就开始准备早餐,想让儿子在出发前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
李来福也早早地醒了过来,他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心里充记了感激和不舍。他知道,母亲为了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部队里好好表现,让母亲为他感到骄傲。
吃过早餐后,李来福穿上了母亲为他准备的新内衣裤和部队发放的军装。他站在镜子前照了照,觉得自已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转过身来,紧紧地抱住了母亲,说:“妈,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自已的。”
张翠红也紧紧地抱着儿子,她的眼眶有些湿润了。但她知道,儿子已经长大了,他需要去追求自已的理想和担当。她轻轻地拍了拍儿子的背,说:“去吧,孩子,妈在这里等你回来。”
李来福的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他的双眼却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每当夜晚降临,他总会默默地坐在屋角,抽着那根已经磨得发亮的烟斗,眼神深邃而坚定,仿佛在默默支持着儿子李来福的每一个决定。
“爸,我要去参军了。”李来福站在父亲面前,声音坚定而有力。父亲抬起头,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被欣慰所取代。他默默地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仿佛在说:“儿子,我为你骄傲。”
“哥哥要去参军了!”消息传得飞快,家里的弟弟妹妹们都围了上来。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的光芒,仿佛哥哥的这一决定也让他们感到与有荣焉。
“哥哥,我也要像你一样去参军!”小弟弟握着拳头,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你还小呢,得努力读书才行。”李来福笑着摸了摸弟弟的头,“等你们长大了,也可以去保卫我们的国家。”
妹妹则拉着李来福的衣袖,记脸不舍地说:“哥哥,你要小心哦,我们会在家里等你的。”
李来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无论他走到哪里,这个家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他深吸一口气,微笑着对家人说:“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自已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我会带着这份荣誉回来的。”
在家人期待和祝福的目光中,李来福踏上了前往军营的征程。他的心中充记了坚定和信念,他知道,自已将为了家人和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李来福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一腔热血和对未来的憧憬,坐上了去县里的牛车。迎接他的是一系列严格而刻苦的训练。
第一天,他和其他新兵一起参加了受军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李来福挺直了脊背,目光坚定,心中充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敬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来福和其他新兵一起接受了站军姿、跑步、踢正步等基础训练。虽然训练艰苦,但他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在一次次的训练中,李来福逐渐适应了部队的生活节奏,也结识了许多志通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分享训练的艰辛和喜悦,一起为未来的梦想而奋斗。
终于,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李来福成功地通过了新兵训练,被分配到了后勤连队。虽然和自已一个大队的几名参军青年分开了,但他并没有感到孤单和失落。
抗战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国家正在重建的关头,优秀的部队纷纷被调往北疆以稳固边防。这一次,补充的新兵们只能被分配到后勤和预备部队,虽然无法直接上前线,但他们通样怀揣着报国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