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镜子和影子 > 第一章

01老宅来信
陈默收到那封挂号信时,正在编辑部赶稿。牛皮纸信封边缘泛黄,邮票是早已停用的民居图案,收件地址写得龙飞凤舞,右下角的寄信人地址只有三个字:槐树巷。
他捏着信封愣了半晌,记忆里从没听过这个地方。拆开信,里面是一张打印的律师函,措辞严谨地通知他,远房姨婆苏曼卿于三个月前去世,名下位于青藤市槐树巷74号的老宅由他继承。
苏曼卿陈默皱起眉,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他翻出手机通讯录,找到母亲的号码拨过去。
你姨婆啊,就是你外婆的妹妹,住在青藤市那个。母亲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小时候带你去过一次,你还在她家院子里摔了一跤,哭着要吃糖葫芦。
模糊的记忆碎片浮现出来:青石板路、爬满青苔的墙、院子里那棵遮天蔽日的老槐树,还有一个坐在藤椅上、穿深色旗袍的老太太,手里总捏着一串檀香木珠子。
她怎么会把房子留给我陈默很诧异,他和这位姨婆几乎没什么来往。
你姨婆一辈子没结婚,无儿无女。你外婆去世前,她来探望时说过,等她走了,就把房子留给咱们家的孩子。母亲叹了口气,也是个可怜人,你抽时间去看看吧,处理一下后事。
挂了电话,陈默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心里有些异样。他是个悬疑小说编辑,对这种突如其来的遗产继承总带着职业性的警惕。但母亲的话又让他无法拒绝,毕竟那是长辈的遗愿。
一周后,陈默踏上了前往青藤市的火车。这是一座南方小城,空气里常年弥漫着潮湿的水汽。出租车穿过老城区,路边的建筑渐渐从现代楼房变成灰墙黛瓦的老宅,司机在一条狭窄的巷子口停下:槐树巷到了,里面进不去车,你自己走吧。
巷子很深,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两侧的墙壁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砖石。巷口有棵需要两人合抱的老槐树,枝桠虬结,浓荫几乎遮住了半个巷子。陈默顺着门牌号往里走,潮湿的空气里混杂着霉味和草木清香。
74号在巷子尽头,是一座典型的江南老宅,黑漆木门上贴着褪色的春联,门环是黄铜的,已经生出绿锈。陈默掏出律师给的钥匙,插进锁孔,咔哒一声轻响,门开了。
院子里杂草丛生,那棵老槐树的枝桠伸进院墙,投下斑驳的光影。正房是三间瓦房,窗户纸已经破损,露出里面黑洞洞的空间。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灰尘味和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像是某种花香,又带着点腐朽的气息。
他推开正房的门,灰尘在从窗缝透进的阳光里飞舞。屋里的家具蒙着白布,像一个个沉默的幽灵。靠墙摆着一张老式梳妆台,镜子蒙着灰,但依稀能照出人影。
陈默走过去,轻轻揭开梳妆台的白布,一股更浓郁的香气飘了过来。这是一张红木梳妆台,雕花精致,上面放着一个黄铜镜架,镜面有些模糊。他拿起镜架,想擦去上面的灰尘,手指刚碰到镜面,就感到一阵冰凉,仿佛摸到了一块寒冰。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镜子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他猛地抬头,镜子里只有他自己的倒影,还有身后蒙着白布的家具。
眼花了吧。陈默自嘲地笑了笑,把镜架放回原处。他开始仔细打量房间,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或者姨婆留下的遗物。
梳妆台的抽屉是锁着的,他找了根发夹,小心翼翼地捅了捅锁孔,没几下就打开了。抽屉里放着一些旧首饰:一支银发簪、一对玉耳环、还有一个小巧的胭脂盒。最底下压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个年轻女子,梳着齐耳短发,穿着旗袍,眉眼温婉,背景正是这座老宅的院子。
这就是姨婆吧。陈默把照片放回抽屉,心里有些感慨。一个女人守着这座老宅过了一辈子,该有多孤独。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巷子里传来邻居回家的脚步声和说话声。陈默决定先找家旅馆住下,明天再来收拾。他锁好门,走出巷子时,回头望了一眼74号,夕阳的余晖落在老宅的屋顶上,投下长长的阴影,像一个沉默的叹息。
当晚,陈默住在巷口的一家小旅馆里。半夜时分,他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像是有人在滴水,嘀嗒、嘀嗒,规律而清晰。他侧耳倾听,声音似乎是从窗外传来的,但窗外是巷子的青石板路,怎么会有滴水声
他起身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往外看。巷子空荡荡的,路灯昏黄,只有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晃。滴水声还在继续,这次他听得更清楚了,好像是从老宅的方向传来的。
陈默的心莫名一紧,他想起白天在老宅里看到的那面镜子,还有镜子里一闪而过的影子。难道是自己太敏感了
他躺回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滴水声一直在耳边回响,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不知过了多久,他迷迷糊糊地快要睡着时,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旅馆楼下经过,慢慢走向巷子深处,最后停在了74号门口。
脚步声消失了,但紧接着,传来了开门的声音,吱呀一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陈默的心脏猛地一跳,他明明锁好了门!
02镜中魅影
第二天一早,陈默就匆匆赶到老宅。门确实是开着的,虚掩着,仿佛在等他进来。他心里有些发毛,推开门走进去,院子里和昨天没什么两样,只是地上多了几个模糊的脚印,像是有人夜里来过。
他走进正房,屋里的东西也没被动过的痕迹。梳妆台依然摆在墙角,黄铜镜架静静地立在上面。陈默走过去,仔细检查了梳妆台,没发现任何异常。
也许是我记错了,昨晚没锁好门。他安慰自己,但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
他开始收拾房间,把蒙在家具上的白布扯下来,灰尘呛得他直咳嗽。桌椅、衣柜、床铺,都是老式的红木家具,虽然有些陈旧,但做工精良。收拾到床底下时,他摸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拖出来一看,是一个上了锁的木箱。
箱子不大,长约半米,宽三十厘米左右,表面刻着繁复的花纹。陈默试着想打开它,但锁得很紧。他把箱子放在一边,打算以后找锁匠来开锁。
中午时分,巷子里的王奶奶端着一碗饺子过来了。王奶奶是姨婆的老邻居,昨天陈默来的时候见过她。孩子,饿了吧刚包的荠菜饺子,趁热吃。王奶奶笑眯眯地把碗递给他。
谢谢您,王奶奶。陈默接过饺子,心里暖暖的。
你姨婆走的时候很安详,就是一直念叨着你。王奶奶叹了口气,她这辈子不容易,年轻时漂亮得很,好多人上门提亲,她都没答应。后来就一个人守着这老房子,脾气也变得孤僻了。
王奶奶,您知道我姨婆为什么不结婚吗陈默好奇地问。
王奶奶摇摇头:不清楚。只听说她年轻的时候有个相好的,是个教书先生,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分开了。那以后,她就再也没谈过婚事。
陈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许那个木箱里藏着姨婆的秘密。
吃过饺子,王奶奶帮着陈默一起收拾。她看到梳妆台上的黄铜镜架,脸色微微一变:这镜子你最好别碰。
为什么陈默好奇地问。
你姨婆年轻的时候,这镜子出过怪事。王奶奶压低声音,有一次,她对着镜子梳头,梳着梳着突然尖叫起来,说镜子里有别的东西。从那以后,她就用布把镜子盖起来了,很少再用。
data-fanqie-type=pay_tag>
陈默心里一动,想起昨天在镜子里看到的影子。王奶奶,您知道是什么怪事吗
具体的不清楚,那时候我还小。王奶奶摇摇头,只听我妈说,那阵子你姨婆像中了邪一样,整天神神叨叨的,后来请了个道士来家里做了场法事,才好起来。
王奶奶走后,陈默走到梳妆台旁,看着那面黄铜镜子。镜面模糊,隐约能照出他的影子。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镜子,用抹布擦了擦。镜面渐渐清晰起来,能清楚地映出他的脸,还有身后的房间。
没什么异常。陈默松了口气,也许只是姨婆当年产生了幻觉。
他把镜子放回原处,继续收拾房间。傍晚时分,他把房间收拾得差不多了,决定今晚就住在老宅里,这样方便看管。他从旅馆取来行李,铺好床铺,简单做了点晚饭。
夜色渐深,老宅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的风声和虫鸣声。陈默坐在桌前看书,心里却总觉得不踏实。他总觉得有人在盯着他,那种感觉就像背后长了眼睛,让人浑身不自在。
他放下书,起身检查门窗,都锁得好好的。他走到梳妆台旁,镜子里映出他疲惫的脸。他对着镜子笑了笑,想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就在这时,镜子里的他没有笑。
陈默的笑容僵在脸上,心脏猛地收缩。他明明在笑,但镜子里的自己却面无表情,眼神空洞地看着他。
他使劲眨了眨眼,镜子里的影像恢复了正常,也跟着他一起眨眼睛。
一定是太累了,出现幻觉了。陈默喃喃自语,转身想离开。但他刚转过身,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叹息,女人的叹息,带着一丝哀怨。
他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人,只有那面镜子静静地立在梳妆台上。
陈默吓得头皮发麻,他快步走到床边,钻进被子里,用被子蒙住头。但那声叹息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挥之不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梦中,他看到一个穿着旗袍的女人,背对着他,站在梳妆台前梳头。她的头发很长,乌黑亮丽,一直拖到地上。陈默想叫她,却发不出声音。
女人慢慢转过身,脸上没有五官,只有一片模糊的白。
陈默尖叫着从梦中惊醒,浑身冷汗。窗外天色已亮,阳光透过窗缝照进来,驱散了些许恐惧。他喘着粗气坐起来,看向梳妆台的方向,镜子被一块红布盖着。
他明明记得昨晚没有盖红布!
03往事阴影
陈默走到梳妆台旁,掀开红布,镜子里映出他惊魂未定的脸。他仔细检查了镜子,没发现任何异常,但心里的恐惧却越来越强烈。
他决定找出真相。吃完早饭,他去了青藤市的档案馆,想查一下姨婆苏曼卿的资料,还有这座老宅的历史。
档案馆里弥漫着旧纸张的味道,工作人员帮他调出了槐树巷的档案。资料显示,槐树巷74号建于民国时期,最初的主人是一位姓苏的商人,也就是苏曼卿的父亲。苏曼卿出生于1925年,是家里的独生女。
档案里还有一张苏曼卿年轻时的照片,和他在梳妆台抽屉里看到的那张一样,梳着齐耳短发,穿着旗袍,眉眼温婉。
陈默还查到,1948年的时候,老宅里发生过一起意外死亡事件。死者是一位名叫李文轩的年轻男子,是苏曼卿的未婚夫,在老宅里上吊自杀了。
李文轩陈默心里一动,这应该就是王奶奶说的那个教书先生。他怎么会自杀
他继续查找资料,但关于李文轩自杀的原因,档案里只字未提,只记录了死亡时间和地点。
从档案馆出来,陈默又去了槐树巷,找到王奶奶,想问清楚当年的事。
王奶奶听到李文轩的名字,叹了口气:唉,那可是个好孩子,长得斯文,又有礼貌。可惜了。
王奶奶,您知道他为什么自杀吗陈默问。
具体的不清楚。王奶奶摇摇头,只听说他们快要结婚了,不知道为什么,李文轩突然就上吊了,就在你姨婆的房间里。
在我姨婆的房间里陈默吃了一惊。
是啊,就在你现在住的那间正房。王奶奶点点头,那以后,你姨婆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也不跟人说话。有人说她是被吓坏了,也有人说……是她害死了李文轩。
怎么可能陈默难以置信。
都是传言,当不得真。王奶奶摆摆手,不过从那以后,老宅里就不太平了。晚上总有人听到哭声,还有人说看到过穿白衣服的影子在院子里飘。
陈默心里沉甸甸的,他隐隐觉得,李文轩的死和姨婆的孤僻,还有老宅里的怪事,一定有着某种联系。
回到老宅,陈默把那个从床底下找到的木箱翻了出来。他找了把螺丝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锁撬开了。
箱子里铺着一块红色的绒布,上面放着一些旧信件和一本日记。陈默拿起信件,信封上的字迹娟秀,是姨婆的笔迹。收信人是李文轩,地址是一所中学。
他拆开一封信,里面的字迹同样娟秀:
文轩:见字如面。昨日你说想辞去教职,去上海发展,我虽不舍,但也支持你的决定。只是上海路途遥远,战乱未平,你一定要保重身体。我在老宅等你回来,等你回来娶我。曼卿字。
信里充满了爱恋和不舍,看不出任何异常。陈默又拆开几封信,内容大多是日常琐事和思念之情。直到他看到最后一封信,日期是1948年5月12日,也就是李文轩自杀前几天。
文轩:你说你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足以毁掉苏家的秘密。我问你是什么秘密,你却不肯说。你只说让我相信你,等你处理完这件事,我们就结婚。文轩,我相信你,但我很担心。你一定要小心。曼卿字。
秘密什么秘密陈默的心提了起来。他拿起那本日记,封面是红色的,已经有些褪色。他翻开日记,里面的字迹和信件上的一样,记录着姨婆从1947年到1948年的生活。
前面的日记大多是记录和李文轩的相处点滴,充满了甜蜜和幸福。但到了1948年4月,日记的内容开始变得沉重。
4月15日:文轩最近很奇怪,总是心事重重的,问他什么也不肯说。他说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关于我父亲的。我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会有什么秘密
4月28日:文轩今天告诉我,他要去上海,不是为了发展,而是为了查明那个秘密。他说这个秘密很危险,让我不要问,也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很害怕,不知道他到底在查什么。
5月10日:文轩回来了,但他看起来很憔悴,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他说他知道了真相,那个秘密比他想象的还要可怕。他说他对不起我,不能娶我了。我问他为什么,他却只是摇头,说一切都晚了。
5月12日:文轩今天去了老宅,他说要做一个了断。我有种不祥的预感,心里很不安。
日记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的
pages
都是空白。陈默拿着日记,手微微颤抖。李文轩发现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他的自杀和这个秘密有关吗
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很慢,很轻,像是有人穿着布鞋在走路。他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人。
但他分明看到,梳妆台上的镜子里,映出了一个模糊的影子,穿着白色的衣服,长发披肩,正静静地看着他。
04夜半哭声
陈默吓得魂飞魄散,他抓起桌上的台灯,紧紧握在手里,大声喊道:谁谁在那里
房间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回应。他慢慢走到梳妆台旁,镜子里只有他自己的影子,那个白色的影子消失了。
是幻觉,一定是幻觉。陈默喘着粗气,安慰自己。但他知道,那不是幻觉,他看得清清楚楚。
他不敢再待在房间里,抓起外套就冲出了老宅,锁好门,一路小跑回到了旅馆。
当晚,陈默做了一个噩梦。他梦见自己又回到了老宅,李文轩吊在房梁上,舌头伸得很长,眼睛圆睁着看着他。他想跑,却怎么也动不了。这时,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女人走了过来,是姨婆苏曼卿,她的脸苍白如纸,眼神哀怨地看着他:你知道了秘密,你也得死……
陈默尖叫着从梦中惊醒,浑身冷汗。他再也不敢待在旅馆里,连夜收拾行李,去了市中心的一家酒店。
第二天,陈默没有回老宅。他去了图书馆,想查找关于苏家的资料,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个秘密的线索。
在图书馆的旧报纸堆里,陈默找到了一些关于苏曼卿父亲苏振南的报道。苏振南是民国时期青藤市的富商,经营着一家绸缎庄。但报道里并没有提到什么秘密。
他又查找了1948年前后的报纸,希望能找到关于李文轩自杀的报道,但一无所获。
就在陈默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在一份1947年的旧报纸上看到了一则不起眼的新闻:青藤市绸缎庄老板苏振南涉嫌走私鸦片,被警方调查,但因证据不足,最终不了了之。
走私鸦片陈默心里一动。难道李文轩发现的秘密就是这个
他继续查找相关的报道,发现苏振南确实在1947年被调查过,但后来因为缺乏证据,案子被搁置了。而李文轩当时就在那所中学教历史,可能无意中发现了苏振南走私鸦片的证据。
陈默推测,李文轩发现苏振南走私鸦片的秘密后,告诉了苏曼卿。苏曼卿可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父亲是个走私犯,或者是为了保护苏家的声誉,和李文轩发生了争执。李文轩感到绝望,最终选择了自杀。
而苏曼卿,因为父亲的罪行和未婚夫的死,内心充满了愧疚和痛苦,一辈子都活在阴影里。
这个推测似乎合情合理,但陈默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对劲。如果只是这样,老宅里为什么会有怪事镜子里的影子又是怎么回事
傍晚时分,陈默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回老宅看看。他想确认一下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也想弄清楚镜子里的影子到底是什么。
回到老宅,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推开房门,屋里一片漆黑。他打开手电筒,光柱在房间里扫过,一切都和昨天没什么两样。
他走到梳妆台旁,镜子里映出他模糊的影子。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镜子,仔细端详着。镜面光滑,没有任何异常。
就在他准备放下镜子的时候,镜子里突然闪过一丝红光,紧接着,他看到那个白色的影子又出现了,就在他身后。
陈默猛地回头,身后还是空无一人。但他能感觉到一股冰冷的气息,从背后袭来。
他不敢再看镜子,把镜子放回原处,转身想离开。但他刚走几步,就听到一阵女人的哭声,很轻,很哀怨,像是从梳妆台的方向传来的。
他鼓起勇气,回头看向梳妆台。只见镜子里,那个白色的影子正对着他哭泣,长发遮住了脸,看不清容貌。
你是谁陈默声音发颤地问道。
哭声停了,影子慢慢抬起头,长发分开,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正是苏曼卿!
陈默吓得大叫一声,转身就往外跑。他冲出房间,冲出院子,一路跑出巷子,直到看到街灯才停下来,大口喘着气。
他回头望了一眼老宅的方向,夜色深沉,老宅静静地矗立在巷子里,像一个吞噬一切的黑洞。
05真相大白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都没敢再回老宅。但他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个秘密,还有镜子里的苏曼卿。他知道,如果不把事情弄清楚,他一辈子都会活在恐惧里。
他决定再去档案馆查一次,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线索。这一次,他把重点放在了1948年李文轩自杀前后的档案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份不起眼的警方卷宗里,陈默找到了一份李文轩的尸检报告。报告显示,李文轩并非自杀,而是被人谋杀的!他颈部的勒痕并非上吊所致,而是被人用绳子勒死的,死后才被伪装成上吊的样子。
陈默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李文轩是被谋杀的!那凶手是谁
他继续查找卷宗,发现警方当时也怀疑过苏曼卿,但因为没有证据,最终没有立案。
陈默把尸检报告和之前找到的信件、日记结合起来,一个可怕的推测在他脑海里形成:李文轩发现了苏振南走私鸦片的秘密,并掌握了证据。苏曼卿为了保护父亲和苏家的声誉,和李文轩发生了争执,最终失手杀死了他,然后伪造了自杀的假象。
而苏曼卿一辈子未嫁,守着老宅,可能就是因为内心的愧疚和恐惧。她死后,怨气不散,化作厉鬼,留在老宅里,守护着那个秘密。
陈默不知道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但他觉得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他决定回老宅,找到李文轩留下的证据,为他洗刷冤屈,也让苏曼卿的怨气得以平息。
当天晚上,陈默带着手电筒和一些工具,再次来到老宅。他推开房门,屋里一片漆黑,弥漫着一股阴冷的气息。
他走到梳妆台旁,镜子里映出他紧张的脸。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镜子说道:姨婆,我知道你在这里。我知道李文轩是被谋杀的,我也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我不是来责怪你的,我是来帮你的。把证据交给我,让我为李文轩洗刷冤屈,也让你得到解脱。
镜子里没有任何回应,只有他自己的影子。
陈默叹了口气,开始在房间里寻找证据。他记得日记里提到过,李文轩发现秘密后,把证据藏了起来。他会藏在哪里呢
他检查了衣柜、床铺、桌椅,都没有发现异常。他又走到那面黄铜镜子前,仔细观察着。镜子架是黄铜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他突然注意到,镜子架的底部有一个小小的凹槽,像是可以打开。
他试着用手指抠了抠凹槽,没反应。他又找来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插进凹槽里,轻轻一撬,镜子架的底部竟然打开了,露出一个小小的暗格。
暗格里放着一张纸,已经泛黄。陈默拿出来一看,是一张账本,上面记录着苏振南走私鸦片的数量、时间和交易对象。这就是李文轩留下的证据!
就在陈默拿起账本的瞬间,房间里突然刮起一阵阴风,吹得他浑身发冷。他看到镜子里,苏曼卿的影子再次出现,她的脸上不再是哀怨,而是充满了痛苦和悔恨。
谢谢你,孩子。一个微弱的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像是苏曼卿的声音,我对不起文轩,也对不起苏家。我守着这个秘密一辈子,每天都活在痛苦里。现在,你终于找到了证据,让一切都结束吧。
影子渐渐变得透明,最后消失在镜子里。房间里恢复了平静,阴冷的气息也消失了。
陈默拿着账本,心里百感交集。他为李文轩感到惋惜,也为苏曼卿感到悲哀。一个错误的决定,让两个人的人生都毁了,还留下了无尽的悔恨和痛苦。
他把账本收好,决定明天就把它交给警方,让李文轩的冤案得以昭雪。
走出老宅,陈默回头望了一眼,月光洒在老宅的屋顶上,显得格外宁静。他知道,苏曼卿的怨气已经平息了,老宅里不会再有怪事了。
06尘埃落定
第二天,陈默把账本交给了青藤市的警方。警方对账本进行了鉴定,确认是真实的。根据账本上的线索,警方重新调查了当年的案子,最终证实了李文轩是被苏振南派人谋杀的,而苏曼卿为了保护父亲,隐瞒了真相,并伪造了李文轩自杀的假象。
真相大白后,李文轩的冤案得以昭雪。虽然苏振南和当年的凶手都已经去世,但这个迟到的正义,还是让李文轩的家人得到了些许安慰。
陈默处理完老宅的事情,准备离开青藤市。临走前,他去看望了王奶奶。
王奶奶听说了事情的真相,叹了口气:唉,都是命啊。你姨婆也是个可怜人,一辈子都活在愧疚里。现在好了,真相大白了,她也可以安息了。
陈默点点头,心里有些感慨。他想起了镜子里苏曼卿痛苦的脸,想起了她最后说的话。也许,对她来说,这才是最好的解脱。
离开青藤市的那天,陈默最后去了一次槐树巷74号。他推开房门,院子里的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阳光洒在地上,暖洋洋的。正房里,梳妆台上的黄铜镜子依然立在那里,镜面光滑,映出房间里的一切。
他走到镜子前,看着里面自己的影子,没有任何异常。他对着镜子笑了笑,像是在和苏曼卿告别。
走出老宅,陈默锁好门,转身离开了槐树巷。巷口的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陈默回头望了一眼老宅,它静静地矗立在巷子里,像是一个沉默的老人,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人间的悲欢离合。他知道,这里的故事已经结束了,但这段经历,会永远留在他的记忆里。
回到自己的城市,陈默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他把在青藤市的经历写成了一篇小说,发表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很多读者都被故事里的悬疑和情感所打动。
但陈默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一段被尘封的往事。它让他明白,人心是复杂的,善恶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而那些被掩盖的真相,终有一天会重见天日。
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陈默还会想起那座老宅,想起那面黄铜镜子,想起镜子里那个哀怨的影子。但他不再感到恐惧,心里只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释然。
他知道,苏曼卿已经得到了解脱,李文轩也已经安息。而那座老宅,会继续矗立在槐树巷里,等待着下一个故事的开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