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回七五年
六月的日头毒辣得像要把人烤化,林晚秋蹲在红旗公社砖窑厂外的土坡上,额头上的汗珠子砸进滚烫的黄土里,瞬间就洇出个深色的小坑。她望着砖窑厂门口那个扛着砖坯的高大身影,眼眶忽然就热了。
那是她男人,赵卫东。
昨天这个时候,她还在县城招待所里,被那个油嘴滑舌的供销社售货员孙志强哄得晕头转向,一门心思琢磨着怎么跟赵卫东离婚。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她和孙志强困在半山腰的破庙里,孙志强为了抢唯一的救生圈,把她推下了湍急的河。
再睁眼,她竟然回到了三年前——1975年的夏天,她刚跟赵卫东结完婚没多久,正因为嫌弃他是个闷葫芦糙汉,整天给他甩脸子。
上辈子的自己真是瞎了眼。孙志强那点花言巧语,哪抵得上赵卫东实打实的好她难产时,是赵卫东跪在医生面前求着剖腹产;她妈生病,是赵卫东没日没夜守在医院,还把部队转业的安家费全拿了出来;就连她最后被孙志强骗得净身出户,也是赵卫东悄悄塞给她五十块钱,让她别饿肚子。
而她呢因为孙志强几句卫东配不上你的挑唆,就对赵卫东非打即骂,家里的活儿全让他干,吃饭时给他盛最稀的粥,冬天让他睡冰冷的外屋……现在想想,那些日子里,赵卫东眼里的落寞和隐忍,她当时怎么就一点没看见呢
晚秋你咋在这儿
粗粝的声音在头顶响起,林晚秋猛地抬头,撞进赵卫东带着疑惑的眼睛里。他刚下工,黧黑的脸上沾着灰,军绿色的褂子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宽厚的肩膀上,手里还攥着两个窝窝头——那是他的午饭。
换作上辈子,她肯定会皱眉嫌他脏,扭头就走。可现在,林晚秋看着他干裂的嘴唇,心里像被针扎似的疼。她慌忙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土,从布包里掏出个军用水壶递过去:刚晾好的凉白开,你喝点。
赵卫东愣住了,黝黑的脸上闪过一丝诧异。这还是那个结婚后从没给过他好脸色的媳妇吗他迟疑地接过水壶,拧开盖子喝了一大口,凉水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帖得他舒服地喟叹一声。
这是……他瞥见林晚秋手里的布包,里面露出个白胖的馒头,还夹着点酱色的东西。
给你带的午饭,林晚秋把布包塞给他,声音有点发紧,我娘蒸的白面馒头,夹了点肉酱,你快吃。
赵卫东这下更懵了。他们家条件一般,白面都是逢年过节才舍得吃的,她竟然给他带了白面馒头他张了张嘴,想说你吃吧,可林晚秋已经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只留下个有点仓促的背影。
晚上……晚上我早点回来,给你烧洗澡水。她的声音飘过来,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别扭。
赵卫东捏着温热的布包,站在原地,看着媳妇的背影消失在土路尽头,心里头忽然像揣了个暖乎乎的小太阳。他低头咬了一大口馒头,肉酱的咸香混着面香,从喉咙一直暖到心里。或许,日子并没有他想的那么难熬。
林晚秋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盘算着晚上做点啥。赵卫东干重活,得吃点实在的。家里还有两个红薯,不如蒸红薯窝窝头,再熬点玉米糊糊,炒个咸菜……对了,她记得窗台上晒着点干辣椒,回头给赵卫东炒个辣椒炒蛋,他肯定爱吃。
路过大队的菜园子,她还跟看园子的刘大妈笑着打了招呼,这让刘大妈愣了半天——要知道,以前林晚秋见了谁都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回到家,林晚秋撸起袖子就开始收拾。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赵卫东那件打了补丁的旧褂子,她也找出来泡在盆里,使劲搓洗着上面的汗渍。搓着搓着,她看到褂子肘部磨破的地方,赵卫东自己用粗线简单缝补过,针脚歪歪扭扭的,心里又是一阵发酸。上辈子,她连件衣服都没好好给他补过。
她找出针线笸箩,拿出一块颜色相近的旧布料,仔细地把磨破的地方补好。虽然手艺不算顶尖,但比赵卫东自己缝的整齐多了。
傍晚时分,赵卫东推门进来,看到亮堂堂的屋子和灶台上飘出的香味,整个人都僵住了。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又退出去看了看门牌,没错,是他家。
回来啦林晚秋从灶房探出头,脸上带着点笑,快洗手,马上开饭。
桌上摆着两个黄澄澄的红薯窝窝头,一碗浓稠的玉米糊糊,一小碟炒咸菜,还有一盘油汪汪的辣椒炒蛋。
赵卫东坐下,看着那盘辣椒炒蛋,喉结动了动。结婚这么久,他还是头一次在家吃到带油星的菜。以前家里的鸡蛋,林晚秋要么自己吃了,要么偷偷攒起来送给她娘家,从来没给他留过。
快吃啊,凉了就不好吃了。林晚秋把筷子塞到他手里,自己拿起一个窝窝头啃着。
赵卫东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炒蛋放进嘴里,鸡蛋的香混着辣椒的辣,在嘴里炸开。他没说话,只是埋头扒拉着碗里的糊糊,眼眶却悄悄红了。这味道,是他从未在这个家里尝到过的温暖。
吃完晚饭,林晚秋把碗收了,又端来一盆温水:擦擦身子吧,天热,舒坦。
赵卫东接过毛巾,看着媳妇忙碌的背影,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他忽然开口,声音有点沙哑:晚秋,你……
林晚秋回头看他,脸上带着认真:卫东,以前是我不好,以后我好好跟你过日子。
月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安静又温暖。赵卫东看着媳妇眼里的光,重重地点了点头,嘴角咧开一个憨厚的笑。这一晚,他睡得格外踏实,不再是冰冷的外屋,而是和林晚秋睡在同一个炕上,虽然中间隔着点距离,但他能感受到身边的温度,心里甜滋滋的。
第二章
邻里的诧异
第二天一早,林晚秋就起了床。窗外的天刚蒙蒙亮,她轻手轻脚地穿上衣服,生怕吵醒了赵卫东。看着炕上睡得正香的男人,他眉头舒展,不像以前那样总是带着疲惫和愁容,林晚秋心里暖暖的。
她来到灶房,开始准备早饭。家里还有点玉米面,她打算熬点玉米粥,再蒸几个玉米面窝头。她还在院子里的咸菜缸里捞了点咸菜,切成细丝,用香油拌了拌,虽然香油放得少,但也香气扑鼻。
等赵卫东醒来的时候,早饭已经准备好了。他走到灶房门口,看到林晚秋正把最后一个窝头从锅里拿出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仿佛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边。
醒啦快来吃饭。林晚秋抬头对他笑了笑。
赵卫东嗯了一声,走到桌边坐下。看着桌上简单却热乎的早饭,他心里又是一阵感动。以前这个时候,林晚秋还在睡懒觉,早饭要么是他自己对付一口,要么就只能饿着肚子去上工。
今天砖窑厂那边活多,可能要晚点回来。赵卫东一边喝粥一边说。
那我把晚饭留出来,等你回来热了吃。林晚秋说,对了,我给你装了两个窝头和一小瓶咸菜,你中午饿了吃。
赵卫东点点头,心里说不出的滋味。他吃完早饭,拿起工具就要走,林晚秋叫住他:卫东,等一下。
她从屋里拿出一件洗得干干净净、补好补丁的褂子:你穿这件去吧,那件脏了,我给你洗洗。
赵卫东接过褂子,摸了摸上面整齐的针脚,眼眶又有点发热。他嗯了一声,穿上新换的褂子,感觉浑身都有劲儿了。
林晚秋送他到门口,看着他高大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才转身回了家。她打算今天把家里彻底收拾一遍,再去趟娘家,看看能不能借点东西。
data-fanqie-type=pay_tag>
刚走出家门没几步,就碰到了隔壁的王大娘。王大娘看到林晚秋,眼睛瞪得溜圆:晚秋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以前林晚秋很少跟邻里打交道,见了面也只是点点头,甚至有时候还会装作没看见。王大娘对她的印象可不太好,总觉得她娇气又任性,配不上老实本分的赵卫东。
王大娘,我去趟我娘家。林晚秋笑着说,态度十分亲和。
王大娘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哦,去娘家啊。你这是……转性了她实在是太惊讶了,以前的林晚秋哪会对她笑啊。
林晚秋知道王大娘的意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以前是我不懂事,让您见笑了。以后我会好好跟卫东过日子的。
王大娘看着她真诚的样子,点了点头:这就对了嘛,卫东是个好小伙,你可得好好待他。
我知道了,王大娘。林晚秋说完,就跟王大娘告别,往娘家走去。
一路上,她又碰到了几个村里的人,她都主动笑着打招呼。大家都跟王大娘一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毕竟,以前的林晚秋可是出了名的不好相处。
到了娘家,她妈正在院子里喂鸡。看到林晚秋来了,她妈愣了一下:你咋来了
妈,我来看看你和我爸。林晚秋走过去,接过她妈手里的鸡食盆,帮着喂起鸡来。
她妈更惊讶了,以前林晚秋回娘家,要么是要钱,要么是要东西,从来没干过活。你今天咋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妈,我以前太不懂事了,总惹你和我爸生气,还对卫东不好。林晚秋放下鸡食盆,认真地说,以后我不会了,我会好好跟卫东过日子,也会好好孝顺你和我爸。
她妈看着她,半天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你能这么想就好。卫东那孩子确实不错,你可得珍惜。
我知道了,妈。林晚秋说,对了,家里有没有白面了我想给卫东蒸点馒头。
有是有,不过不多了,得省着点吃。她妈说,你要多少
给我两碗就行。林晚秋说。
她妈去屋里舀了两碗白面,递给林晚秋。林晚秋接过白面,又跟她妈说了几句话,就准备回家了。临走前,她妈塞给她几个鸡蛋:拿着吧,给卫东补补身子,他在砖窑厂干活挺累的。
谢谢妈。林晚秋心里一暖,以前她妈可舍不得给她鸡蛋。
回到家,林晚秋把白面和鸡蛋放好,就开始收拾屋子。她把屋里的东西都归置整齐,又把窗户擦得干干净净。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她满意地笑了。
中午的时候,她用从娘家拿来的白面,蒸了几个白面馒头,又炒了个鸡蛋。虽然没有肉,但闻着也挺香的。她想着赵卫东中午在砖窑厂肯定吃不好,就把馒头和鸡蛋装在饭盒里,打算给他送去。
刚走到村口,就碰到了赵卫东的工友李大哥。李大哥看到林晚秋,笑着说:晚秋,这是要去哪儿啊
李大哥,我给卫东送点吃的。林晚秋说。
哟,你可真贤惠啊。李大哥说,以前可没见你对卫东这么好。
林晚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以前是我不好,以后会好的。
这就对了嘛。李大哥说,卫东那小子对你可是一心一意的,你可得好好对他。
我知道了,李大哥。林晚秋说完,就往砖窑厂走去。
到了砖窑厂,赵卫东正在干活。看到林晚秋来了,他停下手里的活,惊讶地看着她:你咋来了
我给你送点吃的,你中午吃这个吧。林晚秋把饭盒递给他。
赵卫东接过饭盒,打开一看,里面是白白的馒头和炒鸡蛋,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你咋给我做这个了
你干活累,得吃点好的。林晚秋说,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赵卫东拿起馒头,咬了一大口,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真好吃。
周围的工友们看到这一幕,都纷纷议论起来。
哟,卫东,你媳妇对你可真好啊。
是啊,以前可没见她这么对卫东。
看来是转性了啊。
赵卫东听着工友们的话,心里美滋滋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林晚秋看着他开心的样子,心里也甜甜的。
第三章
渣男出现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林晚秋每天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变着花样给赵卫东做吃的。赵卫东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干活也更有劲儿了。村里人也都看在眼里,对林晚秋的印象也慢慢改变了,都说她变成了一个贤惠的好媳妇。
这天,林晚秋正在家里缝衣服,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叫她。她走到门口一看,是供销社的孙志强。看到孙志强那张油嘴滑舌的脸,林晚秋心里一阵厌恶,上辈子就是这个男人骗了她,让她错过了赵卫东这么好的人。
晚秋,好久不见,你越来越漂亮了。孙志强嬉皮笑脸地说。
林晚秋没理他,冷冷地说:你有事吗没事就赶紧走。
孙志强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林晚秋会是这个态度。以前林晚秋对他可是百依百顺的。晚秋,你咋了是不是赵卫东欺负你了你跟我说,我帮你出头。
我男人对我好得很,不用你操心。林晚秋说,你要是再不走,我就喊人了。
孙志强见林晚秋态度坚决,有点不甘心,但也不敢久留,只好悻悻地走了。看着孙志强的背影,林晚秋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离这个渣男远远的,绝不能再被他骗了。
傍晚,赵卫东回来了。林晚秋把孙志强来过的事告诉了他。赵卫东听了,眉头皱了皱:以后离他远点,那人不是啥好人。
我知道,我已经把他赶走了。林晚秋说。
赵卫东点点头,心里有点担心,但看到林晚秋坚定的眼神,又放下心来。以后他要是再来骚扰你,你就告诉我。
嗯。林晚秋点点头,给赵卫东倒了杯水,快喝点水,累了吧我给你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
听到有红烧肉,赵卫东眼睛一亮。以前家里很少吃肉,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你咋买肉了
我昨天去镇上卖了点鸡蛋,换了点钱,就给你买了点肉。林晚秋说。
赵卫东心里暖暖的,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真香。晚秋,你对我真好。
我们是夫妻,我不对你好对谁好啊。林晚秋笑着说。
吃完饭,两人坐在院子里乘凉。月光洒在院子里,柔柔的。赵卫东看着林晚秋,忽然说:晚秋,我想跟你商量个事。
啥事啊你说。林晚秋说。
我想跟队里申请,承包村东头的那块荒地,种点果树。赵卫东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我觉得种果树应该能有不错的收成。
林晚秋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上辈子赵卫东也提过这个想法,但当时她觉得太辛苦,还骂了他一顿,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这辈子,她一定要支持他。好啊,我觉得这个主意挺好的,我们一起干。
赵卫东没想到林晚秋会这么支持他,激动地说:晚秋,谢谢你。
谢啥啊,我们是一家人。林晚秋说,明天我们就去跟队长说。
第二天一早,林晚秋和赵卫东就去找队长了。队长听了他们的想法,很支持,说:你们有这个想法很好,村东头的那块荒地确实闲着也是闲着,你们要是想承包,我就给你们批了。
谢谢队长。林晚秋和赵卫东高兴地说。
从队长家出来,两人心里都美滋滋的。他们开始规划着怎么种果树,买什么品种的树苗,怎么施肥浇水……虽然未来的路可能会很辛苦,但他们心里充满了希望。
第四章
种果树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秋和赵卫东就开始忙着承包荒地的事。他们先去镇上买了些果树苗,有苹果树、梨树、桃树,都是适合在当地生长的品种。然后,他们就开始开垦荒地。荒地很久没人管了,长满了杂草和石头,开垦起来很不容易。
每天天不亮,赵卫东就揣着两个窝窝头去砖窑厂上工,下工后连口气都不喘,扛着锄头就往荒地赶。林晚秋在家忙完针线活,也会提着水壶和干粮去找他,夫妻俩一个挥锄翻土,一个弯腰捡石头,汗水浸透了衣衫,却没人喊一声累。
荒地的石头多得像数不清的星星,赵卫东怕林晚秋累着,总把重活揽在自己身上。有天林晚秋抢着搬一块半截砖头,没留神被草根绊倒,膝盖磕在石头上青了一大片。赵卫东当时就红了眼,把锄头一扔,背着她就往家跑。
我没事,就是擦破点皮。林晚秋趴在他宽厚的背上,闻着他身上的汗味,心里又暖又酸。
咋能没事赵卫东的声音带着后怕,以后不许再逞强,这些活我来就行。
那晚上,赵卫东找来猪油在火上化开,小心翼翼地往她膝盖上抹,粗粝的手指碰得她有点痒,林晚秋忍不住笑出声,他却更紧张了:是不是弄疼你了
没有,她握住他的手,认真地说,卫东,这是我们俩的日子,得一起扛。
赵卫东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重重点了点头,把她的手攥得更紧了。
等荒地开垦得差不多,他们趁着雨后墒情好,赶紧把树苗栽下去。林晚秋记得上辈子听老人说过,果树要浇定根水时掺点草木灰,能防虫害,她特意在院子里攒了半筐,一棵棵往树坑里撒。赵卫东看不懂,只觉得媳妇懂的比自己多,乖乖跟着她的吩咐做。
村里人路过荒地,见他们俩起早贪黑地忙活,有人说闲话:这傻大个,把媳妇都累成这样,还瞎折腾啥
林晚秋听见了,就笑着回:俺们这是给自己栽摇钱树呢。
大家都当她开玩笑,七五年的农村,谁见过靠种树发家的只有王大娘路过时,会拎着一瓢水过来:晚秋,歇会儿再干,看这小脸晒的。
谢谢大娘。林晚秋接水时,王大娘偷偷塞给她两个煮鸡蛋:给卫东补补,那小子实在。
林晚秋心里热乎乎的,知道这是真心疼他们。
第五章
渣男的纠缠
树苗栽下没多久,孙志强又找上门了。那天赵卫东去镇上买化肥,林晚秋正在院子里晒玉米,就见他晃晃悠悠地进了门,手里还拎着个纸包。
晚秋,听说你跟赵卫东在折腾那破地孙志强把纸包往桌上一放,你看我给你带了啥供销社刚到的水果糖。
林晚秋把晒谷的木锨往旁边一戳,冷冷地说:俺家不稀罕,你赶紧走。
别这样啊,孙志强嬉皮笑脸地凑过来,你跟着赵卫东遭这罪干啥他能给你啥你跟我过,保准天天有白面馒头吃。
这话戳中了林晚秋上辈子的痛处,她气得发抖,抓起桌上的搪瓷缸就往地上摔:孙志强你要点脸!俺男人再不好,也比你这狼心狗肺的强!
缸子在地上摔得叮当作响,惊动了隔壁的王大娘。王大娘拎着擀面杖就冲过来:孙志强你个二流子!又来欺负俺们晚秋是不是
孙志强见有人来,也不敢再放肆,撂下句你等着就灰溜溜跑了。王大娘帮着林晚秋收拾地上的碎片,叹气说:这小子没安好心,你可得防着点。
俺知道,谢谢您大娘。林晚秋心里堵得慌,怕赵卫东知道了担心,赶紧把这事压了下来。
可孙志强没罢休。过了几天,赵卫东在砖窑厂上班时,被几个外村的地痞堵在巷子里打了一顿。赵卫东身上带了伤,却硬说自己不小心摔的。林晚秋给他擦药时,看到他后背上青紫的脚印,一下子就明白了。
是孙志强干的,对不对她的眼泪掉在他背上。
赵卫东僵了僵,反过来安慰她:没事,皮外伤,过两天就好了。别跟他计较,不值当。
咋能不计较林晚秋红着眼眶,他就是看不得俺们过好日子!
第二天一早,林晚秋揣着赵卫东的转业证,直接去了公社武装部。上辈子她嫌弃这证没用,扔在抽屉里积灰,却忘了赵卫东是立过三等功的退伍军人。武装部的同志一听退伍军人被地痞欺负,当即就派人去供销社找孙志强。
孙志强被公社的人训了一顿,还写了检讨,再也不敢来骚扰他们。赵卫东知道后,看着林晚秋的眼神里满是感激,却没说啥,只是那天晚上,他把炕中间的距离挪得更近了些。
第六章
果树结果
日子像院子里的井水,不疾不徐地淌着。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荒地上的果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林晚秋数着枝头的花苞,笑得合不拢嘴。赵卫东看她喜欢,特意在果园边搭了个小棚子,让她看树时能歇歇脚。
砖窑厂的活儿重,赵卫东下班后还是往果园跑,林晚秋就每天变着法给他做吃的。她学着用玉米面做贴饼子,贴在锅边焦香酥脆;把红薯切成条晒干,成了他上工的零嘴;攒了好久的布票,给他扯了块蓝布做新褂子,赵卫东舍不得穿,只在赶集时才拿出来。
夏天收麦子的时候,队里分了粮食,林晚秋把好的麦粒装在袋子里,打算留着磨白面,麸皮就掺着玉米面做窝头。赵卫东说:我吃粗粮就行,白面给你留着。
俺们一起吃。林晚秋给他盛了满满一碗白面疙瘩汤,上面还卧了个鸡蛋,你干活辛苦,得吃好点。
赵卫东端着碗,眼眶又有点热。结婚两年,他从没想过自己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回家有热饭,身上有净衣,身边有笑脸。
到了第三年秋天,果树终于结果了。苹果红得像灯笼,梨黄得像元宝,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林晚秋摘了一篮子最红的苹果,先给王大娘送了几个,又往娘家送了些,剩下的让赵卫东挑去镇上卖。
赵卫东第一次去镇上卖水果,有点不好意思吆喝,林晚秋就陪着他一起去。两人守着筐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跟人介绍,苹果甜脆,梨水分足,没多久就卖光了。攥着手里的钱,赵卫东的手都在抖——那是他们靠自己双手挣来的第一笔像样的收入。
晚秋,咱有钱了。他把钱塞到她手里,给你扯块花布做新衣裳。
林晚秋没接,把钱分成两份:一份存着买化肥,一份给你买双新胶鞋,你那鞋都磨破底了。
夫妻俩推来推去,最后把钱存进了信用社,存折上的数字不大,却让他们看到了日子的奔头。
第七章
风雨同舟
1978年的冬天来得早,一场大雪压断了好几棵果树的枝桠。林晚秋和赵卫东冒着雪去果园抢救,赵卫东爬上树去清理断枝,不小心踩空摔了下来,崴了脚踝。
这下可急坏了林晚秋,她背着赵卫东去公社卫生院,医生说要静养一个月。砖窑厂的活儿肯定干不了了,家里的开销咋办果园还等着施肥,来年的种子还没买……
赵卫东躺在床上,看着林晚秋愁眉不展的样子,心里不是滋味:要不,把果树卖了吧。
说啥胡话!林晚秋瞪他,那是咱的命根子!你放心养伤,家里有我呢。
第二天一早,林晚秋就揣着篮子去河边砸冰窟窿洗衣服。以前她哪干过这活冰冷的水冻得她手指通红,却咬着牙把赵卫东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白天她去队里找队长,揽了些拾棉花的轻活,晚上就在灯下缝补衣裳换点钱。
赵卫东看着她每天累得倒头就睡,心里又疼又急,拄着拐杖想帮她劈柴,却被林晚秋按住:你好好养着就是帮俺了。
有天晚上,林晚秋累得在灯下打盹,赵卫东悄悄把她的手揣进自己怀里暖着。林晚秋醒了,看到他眼里的红血丝,忍不住说:卫东,委屈你了。
不委屈,赵卫东把她搂进怀里,声音低沉却坚定,有你在,啥都不委屈。
那段日子虽然苦,夫妻俩的心却贴得更近了。等赵卫东能下地走路时,林晚秋的手冻出了冻疮,却笑着说:你看,这冻疮像不像小红花
赵卫东没说话,转身去供销社买了盒蛤蜊油,每天晚上给她抹手,粗糙的手指轻轻揉着,把暖意揉进了她的心里。
第八章
好日子来了
转过年来,政策越来越宽松,允许农民搞家庭副业了。赵卫东的果园挂果更多了,他们雇了两个村民帮忙采摘,还跟县城的供销社签了合同,成了固定供货点。
林晚秋不再是那个围着灶台转的农村妇女,她跟着赵卫东去县城看市场,学着记账,甚至能说会道地跟人谈价钱。有人说她变了,她总是笑着说:是日子把俺变好的。
孙志强后来因为倒卖紧俏商品被抓了,听说在里面还哭着后悔,说当初不该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林晚秋听了,心里没啥波澜,有些人有些事,早就随着上辈子的河水漂走了。
1980年的春天,林晚秋生下了个大胖小子,赵卫东抱着孩子,笑得合不拢嘴,在产房外给每个人发喜糖。王大娘看着襁褓里的孩子,跟林晚秋说:你看你,这辈子值了。
林晚秋看着身边熟睡的赵卫东,他这些年风霜没少经历,眼角有了细纹,却比年轻时更让人踏实。她想起上辈子那个被洪水卷走的瞬间,要是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她该错过多少幸福
孩子满月那天,赵卫东在院子里摆了酒席,来的都是真心为他们高兴的乡亲。李大哥喝多了,拍着赵卫东的肩膀说:兄弟,你这媳妇,是老天爷给你送的宝啊。
赵卫东举起酒杯,敬了林晚秋一杯,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是俺媳妇,把俺的日子从苦日子过成了甜日子。
林晚秋笑着喝了酒,眼眶有点热。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果园的方向,远远望去,果树郁郁葱葱,像一片绿色的海。她知道,这辈子,她和赵卫东的日子,会像那些果树一样,扎根土地,枝繁叶茂,结出最甜的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