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爬上清水河面,林小草就已经蹲在田埂边,用手指测量排水沟的深度。春末的河水退去后,留下了两亩黝黑发亮的淤泥土,捏一把能渗出油来。但种地远不是把种子撒下去那么简单——这是她这一个月来最深刻的体会。
再深半寸。父亲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林大山扛着锄头,裤腿卷到膝盖,露出结实的小腿,上面沾满了泥点子。雨季还没完,排水沟宁可挖深些。
林小草点点头,继续用木铲加深沟渠。她的手掌已经磨出了茧子,指甲缝里永远藏着洗不净的黑泥。但看着田地里整齐的垄沟,那种成就感足以抵消所有辛苦。
姐...姐...小满摇摇晃晃地走过来,胖手里攥着一把野花。一岁多的小丫头已经能说简单的词句,最喜欢跟着林小草在田里转悠。
小心别踩到苗!林小草赶紧把妹妹抱到田埂上。嫩绿的豆苗才冒出一指高,脆生生地挺立在黑土中,像一排排小小的旗帜。
远处传来吱呀吱呀的声音,老胡推着独轮车过来了,车上放着几个木桶。粪水来了!他吆喝着,腿伤已经好得差不多,只是走远路还会有点跛。
林大山放下锄头迎上去:老胡,不是说好等我一起去挑的吗
闲着也是闲着。老胡笑着卸下木桶,周婶子配的药灵得很,我这腿啊,再不动就该生锈了。
两人说笑着开始给豆苗追肥。林小草则带着小满去旁边的药圃除草。那是她和祖母开垦的一小块地,种着柴胡、黄芩等常用药材。
周翠花正在药圃边翻晒昨天采的草药。老人的背比从前佝偻了些,但精神头十足,村里人已经习惯来找周大夫看病了。
奶奶,胡叔说您的药特别灵。林小草一边拔草一边说,还有昨天那个肚子疼的孩子,喝了一碗就好了。
周翠花笑出一脸皱纹:哪是我的药灵,是这儿的土地好。她抓起一把土搓了搓,洪水带来的淤泥土,种什么都旺。
确实,这一个月来,林家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两亩地已经种上了豆子和土豆,租住的仓房外搭了个草棚当厨房,老胡甚至用河边的芦苇编了几张席子,睡觉再不用直接躺地上。
小草!陈秀红在屋后喊,来帮我磨豆腐!
林小草拍拍手上的土,抱起小满往屋后跑。母亲已经泡好了豆子——是前几天村里李婶子看病送的谢礼。石磨是跟邻居借的,虽然旧但很光滑。
我来推磨。林小草把小满放在旁边的木凳上,往磨眼里舀了一勺豆子,开始转动磨盘。乳白的豆汁缓缓流出,散发出清新的香气。
小满看得入迷,小脚丫一晃一晃的:吃...豆腐...
小馋猫。陈秀红笑着刮了刮女儿的鼻子,得先磨完,再煮,再压...响午才能吃上呢。
磨完豆子,林小草又帮着过滤、煮浆、点卤。这是她第一次全程参与做豆腐,每一个步骤都新奇有趣。当雪白的豆花终于在锅里凝结时,那股浓郁的豆香让她忍不住咽口水。
尝尝。陈秀红舀了一小勺给她。
豆花烫得舌尖发麻,但那股鲜甜让她眯起了眼睛:比以前在村子里做的还好吃!
水好,豆子好,手艺也好。陈秀红得意地说,等会儿给你爹他们送些去,剩下的压成豆腐,晚上炖野菜。
中午,林小草提着竹篮去田里送饭。除了新做的豆腐,还有早上烙的杂粮饼和一罐野菜汤。小满跌跌撞撞的跟在她身后,像只小鸭子似的摇摇摆摆,坚持要自己拿一个小包袱——里面包着三块糖,是前天周翠花给村里地主看病得的谢礼。
爹!胡叔!吃饭啦!
林大山和老胡正坐在田埂上休息,满头大汗但笑容满面。豆苗长得很好,土豆也已经冒出了嫩叶,照这个势头,秋收有望。
哟,今天有豆腐!老胡眼睛一亮,闻着就香!
林大山掰了块饼,夹着豆腐大口吃起来:你娘的手艺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