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冷宫赋 > 第一章

楔子
大楚元和十五年,宫廷的风云骤起,看似平静的宫墙之内,实则暗潮涌动。初入宫的苏瑶,宛如春日枝头娇嫩的花蕊,带着对帝王的憧憬与宫廷生活的美好幻想踏入这深深宫闱。她生得眉如远黛,恰似远处山峦间那一抹若有若无的青烟,目若秋水,盈盈间似藏着万千情愫,身姿轻盈似柳,行走间衣袂飘飘,才情更是出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然而,命运的轨迹却在不经意间陡然转向。苏瑶之父苏敬,乃朝中刚正不阿的大臣,一心为国,直言敢谏。却因谏言触怒龙颜,又遭奸臣趁机恶意弹劾,全家获罪。苏瑶虽因选秀入宫而侥幸逃过一死,却也因此被皇帝萧逸迁怒,如被狂风卷入黑暗深渊,入宫不久便被打入冷宫。那冷宫,犹如一座阴森的牢笼,将她的希望与未来狠狠禁锢。
第一章:冷宫幽梦
冷宫,宛如被时光遗忘的角落,破败荒凉得让人绝望。墙壁似垂暮老人的肌肤,层层剥落,露出里面斑驳的砖石;蛛网肆意纵横,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里的死寂。每一阵风刮过,都裹挟着阴森的寒意,如鬼魅般钻进人的骨髓。
苏瑶初来之时,满心悲戚,如同坠入无尽黑暗的深渊。她常常独坐窗前,望着那一方狭小的天空,泪水潸然。她不明白,为何家族的灾祸要牵连到自己,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一同被打入冷宫的翠儿,本是苏瑶从家中带来的贴身丫鬟,主仆二人情谊深厚。翠儿看着苏瑶日渐憔悴,心疼如刀绞,每日变着法子安慰她:小姐,咱们总会熬出头的,老爷那般清正廉洁,皇上总有一天会查明真相,还咱们清白。苏瑶苦笑着摇头,她在这冰冷的宫廷中,早已明白公道难求,只是翠儿的话,如黑暗中的一丝微光,给她些许慰藉。
一日,苏瑶在冷宫的角落偶然发现了一本破旧的医书。书页已被岁月侵蚀得泛黄,有些字迹模糊不清,像是在岁月长河中沉睡已久。但她如饿极之人见到美食,如获至宝。在这冷宫百无聊赖的日子里,研读医书成了她唯一的寄托。
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渐渐能读懂一些药理知识,苏瑶付出了无数心血。她每日借着微弱的光线,反复揣摩书中字句。她开始在冷宫的院子里寻找那些不起眼的可入药的花草,小心翼翼地辨认,尝试着炮制。每一次成功辨认出一种草药,她都仿佛看到了一丝改变命运的曙光。
第二章:初露锋芒
这日,冷宫的平静被一位不速之客打破。来者竟是当今皇后身边的大宫女翠竹,她昂首挺胸,满脸傲慢,手中紧紧攥着一个药包。
翠竹居高临下地看着苏瑶,冷冷说道:听闻你略通医术,皇后娘娘近日偶感风寒,这是太医院开的方子,你给仔细瞧瞧有没有问题。若敢胡言乱语,仔细你的脑袋。
苏瑶心中一惊,她深知这是皇后对太医院的试探,却将这烫手山芋扔给了自己。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恐惧,小心接过药方,仔细研读。只见她柳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疑虑,片刻后,如实相告:药方中其他药材并无问题,只是这一味药的用量稍有偏差,若长期服用,恐对皇后娘娘身体有损。
翠竹满脸狐疑,她上下打量着苏瑶,似是不信她所言。但还是拿着药方匆匆回去复命。
没过多久,翠竹又匆匆返回,这次她的态度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原来皇后听了苏瑶的话,又命人找其他太医核实,果然如苏瑶所言。皇后大喜,觉得苏瑶是个可用之才,便命人将苏瑶带出冷宫,安排在御药房帮忙。
苏瑶终于踏出了那暗无天日的冷宫,踏入御药房的那一刻,阳光洒在她身上,她心中既有重见天日的兴奋,又有对未知的担忧。兴奋的是终于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担忧的是这宫廷之中,处处暗藏玄机,稍有不慎,便会再次坠入深渊。
在御药房,苏瑶如饥似渴地学习,她勤勉努力,凭借着在冷宫所学的医术,很快便得到了太医们的认可。她对各种药材的特性了如指掌,配药精准无误,仿佛那些药材在她手中有了生命。但她的出色,如同耀眼的光芒,刺痛了一些人的眼睛。
御药房的掌事宫女玉琴,嫉妒心作祟,处处刁难苏瑶。时常安排她做些又脏又累的活儿,如清洗药罐、晾晒药材等。玉琴总是阴阳怪气地说:苏瑶,你不过是从冷宫出来的,别以为有了点本事就了不起,这御药房可不是你能张狂的地方。苏瑶心中明白,这是玉琴在打压她,可她并不在意,只一心沉浸在医术之中,坚信实力才是立足之本。
第三章:风云渐起
随着苏瑶在御药房的表现越发亮眼,她宛如一颗渐渐升起的新星,引起了端妃的注意。端妃,乃当今皇帝的宠妃,家族势力庞大,在宫中一向嚣张跋扈,无人敢惹。
她听闻苏瑶医术精湛,便傲慢地下令苏瑶为她调配驻颜的丹药。苏瑶深知这端妃不好伺候,稍有差池便是大祸临头,犹如在刀尖上行走。
她一头扎进御药房的古籍堆中,日夜查阅资料,精心挑选药材,反复试验。每一次失败,她都不气馁,重新再来。终于,在无数次的尝试后,她调配出了一种效果极佳的驻颜丹药。那丹药散发着奇异的香气,色泽温润。
端妃试用后,皮肤变得愈发白皙细腻,仿佛时光在她脸上倒流。端妃大喜,对苏瑶十分满意,时常赏赐她金银珠宝。苏瑶的生活渐渐有了改善,可她不知道,危险也在悄然降临。
苏瑶此举却让皇后心生不满。皇后一直视端妃为眼中钉,见苏瑶为端妃所用,心中便起了算计。一日,皇后以身体不适为由,将苏瑶召至凤仪宫。
苏瑶一踏入宫门,便感觉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皇后坐在凤榻上,脸色阴沉得如暴风雨前的乌云,身旁站着玉琴,眼中闪烁着不怀好意的光芒。
data-fanqie-type=pay_tag>
皇后冷冷地说:苏瑶,本宫听闻你在御药房与端妃走得很近,还为她调配丹药。你可知,端妃向来与本宫不和,你此举是何用意苏瑶心中一惊,连忙跪地,声音颤抖地解释:皇后娘娘明鉴,奴婢只是奉命行事,并无他意。若娘娘有需要,奴婢定当竭尽全力。
皇后冷笑一声,如同夜枭的啼叫:好,那本宫便给你一个机会。本宫近日睡眠不佳,你若能调配出助眠的药方,本宫便既往不咎,否则,休怪本宫不客气。苏瑶深知这是皇后的刁难,但她别无选择,只得硬着头皮应下。
第四章:危机四伏
回到御药房,苏瑶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她日夜钻研,查阅了无数医书,尝试了多种药方,可始终达不到最佳效果。
玉琴在一旁冷嘲热讽:苏瑶,我看你这次是在劫难逃了,得罪了皇后娘娘,你还能有什么好下场。这助眠药方要是那么容易调配出来,太医院的太医们早就做到了,哪还轮得到你。苏瑶不理会她,心中愈发焦急,额头布满了汗珠,她知道,自己不能放弃,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就在期限将至之时,苏瑶突然想起在冷宫医书中看到的一种珍稀草药,或许可以一试。可这种草药极为罕见,宫中御药房并无存货。苏瑶心急如焚,四处打听,得知太医院后山的密林中或许能找到。
趁着夜色,苏瑶偷偷溜出御药房,前往太医院后山。后山一片漆黑,阴森恐怖,不时传来阵阵虫鸣,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她。苏瑶心中害怕,但一想到自己的命运,还是鼓起勇气前行。
终于,在一处隐秘的角落,她发现了那株草药。草药在月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在召唤着她。然而,就在她采摘草药之时,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苏瑶心中一惊,连忙躲起来。
只见玉琴带着几个太监走了过来,玉琴恶狠狠地说:苏瑶这贱人,竟敢来后山找草药,等会儿抓住她,看她还有什么话说。皇后娘娘早就吩咐了,只要她敢来后山,便以偷取珍稀药材之名治她死罪。
苏瑶心中暗叫不好,她知道这是皇后和玉琴设下的圈套。就在她思索如何脱身之时,不小心碰落了一块石头。玉琴等人听到声响,立刻围了过来。苏瑶,你果然在这里,跟我们去见皇后娘娘吧。玉琴得意地说。
第五章:绝地反击
苏瑶被玉琴等人押着,心中却在急速思索对策。她深知,此刻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突然,她灵机一动,大声说:玉琴,你竟敢陷害我。这草药本是皇后娘娘让我来采摘的,你却想从中作梗,坏了皇后娘娘的大事。玉琴一愣,没想到苏瑶会突然反咬一口。
玉琴冷笑道:苏瑶,你休要狡辩,皇后娘娘怎么会让你来采摘草药,你以为有人会信你吗你不过是想垂死挣扎罢了。苏瑶镇定自若,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你敢不敢现在就去凤仪宫,当面向皇后娘娘对峙。若不是皇后娘娘吩咐,我怎会冒着生命危险来这后山。况且,我为皇后娘娘调配助眠药方一事,整个御药房的人都知道,我又怎会偷取草药坏了自己的前程。
玉琴心中有些慌乱,她不敢确定苏瑶说的是真是假。万一苏瑶真的是皇后授意,她擅自抓人,那可是大罪。就在玉琴犹豫之时,突然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发生了何事众人回头,竟是皇帝萧逸。
原来,皇帝听闻御药房有人私自后山采摘草药,觉得此事蹊跷,便亲自前来查看。苏瑶见皇帝来了,连忙跪地哭诉:皇上,臣妾冤枉啊。臣妾本是为皇后娘娘调配助眠药方,需用到这后山的草药,玉琴却诬陷臣妾偷取珍稀药材。皇帝皱了皱眉,眼神犀利地看向玉琴:可有此事玉琴吓得连忙跪地,脸色苍白如纸:皇上,奴婢冤枉,是苏瑶自己偷跑来后山的,与皇后娘娘无关。
皇帝冷哼一声,如同山崩地裂:苏瑶初来御药房,怎会知晓后山有此草药,定是有人指使。来人,将玉琴带回内务府审问,若有不实,严惩不贷。玉琴吓得瘫倒在地,被太监们拖走。苏瑶心中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次算是逃过一劫。但她也明白,这只是宫廷斗争的开始,往后的路,只会更加艰难。
第六章:崭露头角
经此一事,苏瑶在宫中的名声大噪。皇帝对她的机智和医术也颇为赞赏。皇后虽心中不悦,但也不好再明目张胆地对付苏瑶。苏瑶则趁机将助眠药方呈给皇后,皇后试用后,效果显著,一夜好眠。皇后对苏瑶的态度也有所缓和,不再像之前那般针锋相对。
此后,苏瑶更加用心钻研医术,时常为宫中妃嫔诊治疾病。她不仅医术高超,为人也温和善良,渐渐赢得了不少妃嫔的好感。在一次宫宴上,贵妃突然晕倒,脸色苍白如纸,口吐白沫。太医院的太医们一时束手无策,急得团团转。
苏瑶挺身而出,她镇定自若地为贵妃把脉,经过一番诊断,很快便开出药方。众人半信半疑地看着苏瑶,不知这药方是否有效。然而,贵妃服下后,渐渐苏醒,脸色也恢复了红润。皇帝大喜,当众赏赐苏瑶,封她为医女,正式成为太医院的一员。
苏瑶一步一步,在宫廷中站稳了脚跟。但她心中清楚,这只是开始。她的家族之冤尚未昭雪,在这宫廷的权力漩涡中,她还需步步小心。
随着苏瑶在宫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她开始暗中收集父亲被陷害的证据。她利用自己在太医院和各宫之间走动的机会,结识了一些正直的大臣和宫中侍卫,从他们那里获取了一些关键线索。原来,当年陷害苏敬的奸臣,正是如今的丞相赵康。赵康为了独揽大权,与宫中的端妃勾结,设计陷害了苏敬。苏瑶心中燃起了复仇的火焰,但她知道,不能冲动,必须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第七章:暗流涌动
苏瑶深知,仅凭自己手中的线索,还不足以扳倒赵康和端妃。他们在朝中根深蒂固,势力庞大,稍有不慎,自己和家族将会再次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她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让皇帝彻底相信的时机。而此时,宫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端妃突然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太医院的太医们用尽了各种方法,名贵药材如流水般送入端妃宫中,却不见好转。端妃整日昏迷不醒,气息微弱,仿佛风中残烛。皇帝心急如焚,下旨若有人能治好端妃,重重有赏。苏瑶心中明白,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能治好端妃,不仅能进一步获得皇帝的信任,还能借机揭露赵康和端妃的阴谋。
苏瑶主动请缨,为端妃诊治。她仔细地为端妃把脉,神色凝重。经过一番诊断,她发现端妃并非普通的疾病,而是中了一种极为罕见的慢性毒药。这种毒药无色无味,隐藏极深,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毒蛇,一般人很难察觉。苏瑶心中暗喜,她在冷宫中研读医书时,恰好看到过这种毒药的解法。
苏瑶精心调配解药,每日亲自为端妃煎药喂药。她如同守护稀世珍宝般,不敢有丝毫懈怠。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端妃的病情逐渐好转。端妃苏醒后,对苏瑶感激涕零,视她为救命恩人。
苏瑶趁机对端妃说:娘娘,您此次中毒绝非偶然,背后定有阴谋。臣妾在调查之时,发现了一些惊人的线索,与当年苏敬大人被陷害一事有关。端妃心中一惊,她没想到苏瑶竟在暗中调查此事。
苏瑶继续说:娘娘,如今您已中毒,想必那些人还会有下一步动作。若不尽快查明真相,娘娘和皇上都将身处险境。端妃沉思片刻,觉得苏瑶所言有理。她决定与苏瑶合作,共同揭露赵康的阴谋。毕竟,自己的性命与家族的荣耀息息相关,她不能坐以待毙。
第八章:真相大白
苏瑶和端妃开始暗中收集证据,她们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猎手,小心翼翼地寻找着猎物的破绽。她们收集了赵康与外敌勾结、贪污受贿的书信,还有他与宫中内应往来的密函。每一份证据,都如同锋利的刀刃,直指赵康的要害。
一切准备就绪后,她们将证据呈给了皇帝。皇帝看到这些证据,龙颜大怒,拍案而起。他没想到,自己信任的丞相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立刻下旨彻查赵康。
经过一番审讯,赵康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皇帝下令将赵康满门抄斩,为苏敬洗清了冤屈。苏瑶的家族终于沉冤得雪,她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嘉奖。皇帝不仅恢复了苏家的名誉,还破格封苏瑶为贵人,纳入后宫。
苏瑶从一个冷宫弃妇,一步步逆袭成为皇帝宠爱的贵人,在宫中的地位日益稳固。然而,苏瑶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她深知,宫廷之中的争斗永无止境。成为贵人后的她,更加小心谨慎。她时常利用自己的医术,帮助宫中的妃嫔和宫女,在宫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在一次后宫的赏花宴上,新晋的丽嫔嫉妒苏瑶的受宠,暗中指使宫女在苏瑶的茶水中下毒。苏瑶察觉茶水有异,并未喝下。她不动声色,暗中调查,很快便查明了真相。苏瑶将此事告知皇后,皇后大怒,严惩了丽嫔和那名宫女。经此一事,其他妃嫔也不敢再轻易招惹苏瑶。
第九章:母仪天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后因病去世。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在大臣们的建议下,皇帝开始考虑立新后之事。苏瑶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善良和在宫中积累的威望,成为了众多妃嫔中最有力的竞争者。
在皇帝的心中,苏瑶不仅有着出众的才情和医术,更有着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她在宫中的所作所为,皇帝都看在眼里。她从不参与后宫的争风吃醋,总是在妃嫔们有困难时伸出援手。她就像后宫中的一股清泉,让人心旷神怡。
最终,皇帝力排众议,册封苏瑶为皇后。苏瑶登上后位的那一刻,心中感慨万千。她从冷宫走来,历经无数磨难,终于站在了这后宫之巅。
成为皇后的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她开始整顿后宫,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宫规,严惩那些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之人。她教导妃嫔们要和睦相处,以大局为重。在她的治理下,后宫渐渐恢复了平静,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了阴谋与算计。
苏瑶还时常劝诫皇帝要勤政爱民,重用贤能之士。她利用自己的智慧,为皇帝出谋划策。
在朝堂之上,苏瑶虽无法直接参与政事,但她会在皇帝处理政务疲惫之时,以巧妙的方式提供见解。例如,有一次大楚遭遇旱灾,百姓颗粒无收,各地官员奏报不断,皇帝为此愁眉不展。苏瑶知晓后,在与皇帝的交谈中,提及曾在古籍中看到过一些应对旱灾的方法,诸如兴修水利以备不时之需,开仓放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同时组织百姓挖掘水井寻找水源等。皇帝听后深受启发,立即下诏实施相关举措,成功缓解了旱灾带来的危机,百姓对皇帝感恩戴德,大楚也逐渐恢复生机。
苏瑶深知后宫与前朝息息相关,她暗中关注着朝中大臣的动向,防止有新的势力结党营私。一日,她偶然得知有几位新晋官员频繁在一处酒楼聚会,形迹颇为可疑。苏瑶不动声色,安排可靠之人暗中调查。原来这几位官员企图联合起来,在选拔人才一事上收受贿赂,为自己培植势力。苏瑶将此事告知皇帝,皇帝雷霆震怒,立即下令彻查,将这几位官员严惩不贷,朝堂风气为之一清。
然而,苏瑶的皇后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对她心怀不满的妃嫔,表面上对她恭敬有加,背地里却在寻找机会扳倒她。其中,慧妃便是其中代表。慧妃出身名门,自恃高贵,一直对苏瑶从冷宫崛起并成为皇后一事耿耿于怀。
慧妃暗中买通了苏瑶宫中的一名小宫女,让她在苏瑶的日常用品中动手脚。小宫女趁着苏瑶熟睡,偷偷将一根带有倒刺的针藏在她的枕头之中。次日清晨,苏瑶起身时,脖子不慎被刺中,鲜血瞬间染红了衣领。宫女们惊慌失措,苏瑶却强忍着疼痛,心中明白这绝非意外。
她不动声色地安抚众人,暗中展开调查。很快便发现了那名小宫女的异常举动,经过一番审问,小宫女道出了幕后主使正是慧妃。苏瑶心中气愤不已,但她深知不能冲动行事。她将此事告知皇帝,皇帝大怒,欲严惩慧妃。苏瑶却拦住皇帝,请求皇帝从轻处罚,以彰显皇家的宽容大度。皇帝听从了苏瑶的建议,只是将慧妃禁足三月,以示惩戒。
此事过后,后宫众人对苏瑶的宽容和大度深感敬佩,同时也更加忌惮她的手段。苏瑶并未因这次的事件而放松警惕,反而更加谨慎。她深知,在这看似平静的后宫之中,随时都可能掀起新的波澜。
随着苏瑶在皇后之位上越发稳固,她开始着手为大楚的未来考虑。她鼓励皇帝广纳贤才,开办皇家书院,培养年轻的学子。在皇家书院的开办仪式上,苏瑶亲自到场,勉励学子们要胸怀天下,为大楚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瑶还关注着后宫女子的教育,她在后宫设立了学堂,教授妃嫔和宫女们文化知识、女工技艺等。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后宫女子的素养,让她们明白除了争宠之外,还能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可做。
在苏瑶的努力下,大楚后宫风气焕然一新,前朝也因皇帝的励精图治而蒸蒸日上。苏瑶从冷宫走出,一步一步,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影响了整个大楚的走向,成为了大楚历史上一位备受赞誉的传奇皇后,她的故事在宫廷内外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激励着无数女子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