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也是开国皇帝。
要是没点本事。
又怎么可能坐上那个位置?
说起来。
杨过还真的有些好奇。
一巴掌拍死了对方。
会发生什么?
未来还有没有刘必烈这个人呢?
但想归这么想,既然郭靖叮嘱了,杨过自然不会拒绝。
他微微颔首:“侄儿明白。”
说完,杨过的目光扫过四周,却见远处忽必烈与金轮法王徐徐走了过来。
忽必烈行至亭前,忽然上前一步,郑重地拱手行礼:“侄儿见过郭叔父。”
他举止优雅,谈吐有度。
举手投足间竟比许多中原文人还要儒雅三分。
郭靖微微一怔。
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蒙古王子。
只见他眉目如画,气度雍容,与印象中粗犷的蒙古将领截然不同。
半晌,郭靖点头赞道:“虎父无犬子,令尊拖雷当年便叫人钦佩,如今的你看起来,比令尊还要有之过而无不及。”
忽必烈谦逊地摇头:“郭叔父过奖了,侄儿此番南下,沿途见襄阳布防严密,军民一心,实乃用兵之道的典范,心中着实钦佩。”
郭靖摆手道:“王爷过谦了,观你麾下大军,阵列严整,令行禁止,远非我大宋军队可比。”
他说着。
目光扫过远处整齐的蒙古军阵。
眼中闪过一丝忧色。
忽必烈微微一笑,伸手示意亭内就座:“郭叔父请,今日难得相见,不如品茶叙话?”
杨过站在郭靖身侧,暗自观察着这位未来的元世祖。
只见忽必烈斟茶的动作行云流水,茶盏轻推间尽显大家风范,完全看不出是马背上长大的蒙古贵族。
更令他惊讶的是。
忽必烈对中原文化的了解之深。
谈吐间引经据典,竟丝毫不逊于饱读诗书的江南才子!
确实有本事!
不过也就在这时,杨过忽然感受到了一股锐利的目光。
抬头看去。
却见金轮法王侍立一旁。
目光却始终锁定在杨过身上。
他手中金轮微微转动,发出低沉的嗡鸣,似乎是想要动手的迹象。
杨过却只是报以淡然一笑,目光从他的身上挪开。
郭靖抱拳:“王爷,不知今日相邀,所为何事?”
忽必烈做了个“请”的手势:“二位远道而来,不如先饮杯茶,慢慢叙话?”
郭靖与忽必烈在茶案前相对而坐。
金轮法王与杨过则各自侍立一旁。
气氛微妙而紧张!
忽必烈看了一眼金轮法王,微微一笑,道:“国师,这两位都是你的旧识,不如也打个招呼?”
金轮法王目光冷峻,盯着杨过,缓缓开口:“杨居士,又见面了。”
杨过嘴角含笑,目光在金轮法王身上打量了一番,道:“看起来,国师自英雄大会之后没少下苦功啊,气势比昔日更盛了几分,可喜可贺。”
金轮法王冷哼一声:“这还得多谢杨居士当年的指点,否则贫僧也不会如此发奋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