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旅部派来的调查员,名叫孔捷。
没错,就是那个孔捷,李云龙的老战友,曾经的铁三角之一,如今在新二团当团长。
不过这次,他是以旅部特派员的身份来的。
当李云龙在村口看到骑在马上,一脸严肃,身后还跟着几个挎着驳壳枪的警卫员的孔捷时,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你孔二愣子!怎么着,不在你那新二团好好待着,跑我这儿来化缘了
孔捷从马上一跃而下,没好气地瞪了李云龙一眼:李云龙,你少跟我嬉皮笑脸的!我这次来,是奉了旅长的命令,公事公办!
他晃了晃手里的一纸公文道:旅长让我来调查你们独立团苍云岭大捷的具体情况,尤其是你们那个所谓的新型手榴弹!
哎哟,还特派员呢!李云龙凑过去,勾肩搭背地想把孔捷往村里拉,走走走,老孔,有话进屋说。这大老远的跑来,辛苦了辛苦了,我让炊事班给你们弄点好吃的!
孔捷一把甩开他的手,板着脸:李云龙,我可警告你,别想给我来糖衣炮弹那套!旅长说了,这事儿必须查个水落石出!你要是敢糊弄我,别怪我孔捷不讲情面,如实上报!
瞧你这话说的,咱老兄弟多少年的交情了,我能糊弄你吗李云龙嬉皮笑脸,心里却暗道:这孔二愣子,还真是一点面子不给。不过也好,熟人总比派个不认识的歪毛淘气来得强。
一旁的赵刚也迎了上来,微笑着对孔捷说:孔团长,一路辛苦。李团长就是这个脾气,你别介意。我们已经接到旅部的电报了,一定全力配合调查工作。请进吧。
孔捷的脸色这才稍微缓和了一些,点了点头,跟着李云龙和赵刚走进了临时团部。
一进屋,孔捷也没客气,直接开门见山:李云龙,赵政委,废话少说。先把你们那个新型手榴弹拿出来我看看!还有,详细说说,这玩意儿是怎么造出来的用了什么材料谁负责研发的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心里早有准备。
李云龙咳嗽一声,脸上露出一副既骄傲又带着点为难的神色:老孔啊,不瞒你说,这新型手榴弹,可是我们独立团的宝贝疙瘩!威力嘛,你是知道的,坂田那老鬼子就是栽在这上面的!至于怎么造出来的......
他一拍大腿,唉声叹气道: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玩意儿,还真有点邪乎!是我们修械所一个叫林峰的小同志,带着几个老兵,瞎猫碰上死耗子,偶然间弄出来的!
具体用了啥,他们也说不清楚,就是把平时咱们缴获的那些破铜烂铁,还有些土炸药,掺和了点山上的矿石粉末、草木灰什么的,捣鼓来捣鼓去,嘿,就成了!
矿石粉末草木灰孔捷皱起了眉头,显然不太相信,李云龙,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呢这玩意儿要是这么容易弄出来,咱们抗战军早就能人手一颗炸鬼子了!少跟我来这套!
赵刚适时地接过话头,语气诚恳:孔团长,李团长说的虽然有些夸张,但大致情况确实如此。我们独立团物资匮乏,兵工厂的技术支持也有限。
林峰同志他们,的确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利用现有材料,通过不断摸索和试验,才侥幸成功改良了手榴弹的配方。这其中,既有技术的因素,恐怕也有些运气的成分。
说着,赵刚示意警卫员将一枚独立一式手榴弹拿了上来。
这枚手榴弹是林峰特意准备的展示品,外观上与实战用的并无二致,但内部装药是经过处理的惰性材料。
孔捷拿起那枚沉甸甸的手榴弹,仔细端详着。
椭圆形的铸铁弹体,表面带着预制的破片槽,做工看起来比边区造手榴弹要精致一些。
就这个东西,能把坂田联队炸得人仰马翻他掂了掂,还是有些怀疑。
孔团长要是不信,咱们可以当场试验一下!李云龙提议道,不过,这玩意儿威力太大,试验场地得选远一点。
孔捷想了想,摇了摇头:试验就免了,战报上已经写得很清楚了。我现在想见见那个叫林峰的同志,亲自问问他。
李云龙和赵刚交换了一个眼色,知道正戏来了。
很快,林峰就被带到了团部。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看起来斯斯文文,不像是个能捣鼓出大杀器的人。
你就是林峰孔捷上下打量着他。
报告孔团长,我是林峰。林峰敬了个礼,不卑不亢。
听说这新型手榴弹,是你负责研制的孔捷问道。
林峰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说辞,回答道:报告孔团长,不敢说研制,主要是在团长和政委的领导下,和修械所的几位老同志一起,对现有材料进行了一些改良和尝试。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侥幸成功。
侥幸孔捷哼了一声,一次侥幸炸死坂田一个小队,两次侥幸就能把坂田联队给打残了林峰同志,我希望你能实话实说。这项技术如果能推广,对我们整个抗战军来说,意义非凡!
林峰表情平静:孔团长,我说的都是实话。我们确实没有完整的理论和成熟的工艺。很多时候,都是靠着经验和一些......呃,我家祖传下来的一些土法子,进行调配。
比如,在黑火药里加入某些特定矿石的粉末,或者用特殊植物的汁液进行浸泡处理,有时候能显著提高火药的威力。但这些方法并不稳定,成功率也不高,而且对原料的要求比较苛刻。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次能造出一百多枚威力合格的手榴弹,也是集中了全团的力量,搜集了大量废旧铜材和我们库存的少量无烟火药,加上那段时间运气比较好,几次关键的配比都成功了。如果现在让我们再复制一次,恐怕也很难保证同样的良品率。
这番话,半真半假,虚虚实实。
既承认了技术的存在,又强调了其不确定性和难以复制性,还顺便提了一嘴祖传土法,让人不好深究。
孔捷听着,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林峰的解释听起来似乎也有些道理,毕竟土法炼钢、土法造枪的事情,在根据地并不少见,偶尔出现一些奇迹,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但他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那爆炸的威力,可不像普通土法能达到的。
李云龙在一旁敲边鼓:老孔,你瞧瞧,我就说这事儿邪乎吧!林峰这小子,有时候灵感来了,就能弄出好东西。灵感没了,你逼死他也没用!这玩意儿,它不讲科学,它讲缘分!
孔捷被李云龙这通歪理给气乐了:李云龙,你少在这儿和稀泥!缘分打仗要是靠缘分,咱们早就把小鬼子赶下海了!
他转向林峰,语气缓和了一些:林峰同志,我理解你们的难处。不过,旅部的意思是,希望你们能整理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技术资料,哪怕只是初步的经验总结也好。如果确实有困难,也可以提出来,旅部会尽力协调解决。
林峰沉吟片刻,说道:孔团长,技术资料我们可以尽力整理。不过,就像我刚才说的,很多东西依赖经验和感觉,很难用文字准确描述。而且,我们现在最缺的,还是生产条件。我们那个修械所,您也知道,就是个小铁匠铺改的,设备简陋,人手也不足。
如果能有一个好点的场地,添置一些必要的设备,比如小型化铁炉、简易的车床钻床,再多一些熟练的帮手,我相信,我们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都能有很大提升。
这正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借机哭穷,争取资源。
李云龙立刻接茬:对对对!老孔,你可得替我们跟旅长好好说说!林峰这小子是有能耐,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们独立团穷得叮当响,要不是这次缴获了坂田联队不少好东西,都快揭不开锅了!
修械所那几间破屋子,冬天漏风,夏天漏雨,能造出‘独立一式’,那真是祖坟冒青烟了!旅部要是能给拨点款子,支持点设备,别的不说,以后这‘独立一式’手榴弹,我们独立团绝对优先供应兄弟部队!
孔捷看着李云龙和林峰这一唱一和,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两个家伙,是打蛇随棍上,想借着调查的名义,从旅部要好处呢!
不过,他也承认,林峰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
如果真能稳定生产这种大威力手榴弹,对整个根据地来说,都是巨大的贡献。
投资一个像样的修械所,完全值得。
你们的要求,我会如实向旅长汇报。孔捷点了点头,不过,技术资料的事情,你们也得上点心。不能老拿土法、运气当挡箭牌。我们抗战军打仗,最终还是要靠科学,靠技术。
他想了想,又说:这样吧,我在这里待两天。你们把修械所的情况,还有那个林峰同志平时工作的流程,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我也好回去跟旅长交差。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
看来孔捷这边,算是初步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