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最后,他提出了一个超越了两人之前所有争论的,全新的理念。
圣女殿下,我们为何,一定要分出优劣胜负
北蛮有良马、牛羊和丰富的矿产,却缺少粮食和精美的铁器。
我大离有充足的粮食、先进的技术和灿烂的文化,却也需要强壮的马匹来巩固国防。
我们,为何不能用贸易,来代替战争用互补,来代替掠夺
他看着天阿离,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
让我们的商队,带着丝绸和铁锅,去换取你们的牛羊和皮毛。
让你们的牧民,可以用多余的马匹,换来足够过冬的粮食。
我们,甚至可以进行文化的互鉴。我大离的书籍,可以教你们耕种和算术;你们草原的歌谣,也能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艺术。
战争,是最低效、最野蛮的交流方式。而和平与贸易,才是文明与文明之间,最好的桥梁。
天阿离,被谢远这番广阔的胸襟,和超越了整个时代的宏大构想,彻底折服了。
她那双圣洁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了名为倾慕的情感。
她意识到,眼前的这个男人,他的心中,装着的,是整个天下。
她站起身,对着谢远,深深地行了一个草原之礼。
先生之言,阿离......受教了。
最终,在谢远的主导和平乐公主的见证之下,双方达成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
史称——雁门之约。
大离王朝,开放雁门关作为贸易互市,向北蛮出口粮食、茶叶、铁器和文化书籍。
北蛮,则以牛羊、战马、皮毛和珍稀矿产作为交换。
并且,北蛮承诺,十年之内,不再南侵。
一份合约,换来了北境至少十年的和平!
而在此期间,平乐公主带来的锦衣卫,也终于查明了那场刺杀的真相。
人证物证俱在,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源头——当朝首辅,张敬!
果然,是他的嫁祸之计。
他意图挑起两国争端,破坏谢远与圣女的和谈,最好是能让谢远死在边境,一了百了。
带着雁门之约这份足以封侯拜相的巨大功绩,以及首辅嫁祸的铁证,谢远与平乐公主,踏上了班师回朝的道路。
所有人都以为,等待他们的,将是无上的荣耀和光明的未来。
然而,当他们的车队,回到京城之时,却敏锐地发现,城中的气氛,诡异到了极点。
街道之上,巡逻的禁军,多了一倍不止。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很快,一个惊天的消息,传入了他们的耳中。
就在他们离开京城的这一个月里。
首辅张敬,因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已被皇帝下旨,打入天牢。
但朝堂之上,空出来的权力真空,却没有被皇帝收回。
而是几乎全部,落入了三皇子晋王的手中。
而原本的东宫太子,则因德行有亏,被父皇下令,软禁于东宫之内,不得外出。
最可怕的是。
那位曾经对谢远信任有加的皇帝陛下,已经连续半月,以龙体欠安为由,不曾上朝。
整个大离王朝的权力,已经悄然易主。
谢远坐在马车里,听着唐宝带来的消息,心中一片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