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使用30发保弹板供弹,枪身重27.6公斤,
射速为每分钟450发,初速度732米每秒,有效射程800米。
它的威力很大,在200米的距离上,
穿甲弹能打穿12毫米厚的钢板,在500米的距离上能打穿8毫米厚的钢板。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小日本一共制造了四万多挺这种重机枪,其中至少三万多挺用在了中国战场上。
所以说它的数量并不多。
以前新一团整个团也才只有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现在张大彪缴获了一挺,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装备了。
在部队化整为零各自发展的时候,张大彪带出去的兵力比较多,
大概有一百多人,如今才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扩充到四百多人,速度相当快。
赵刚也点头说:是啊,这么短的时间能发展到这么多人,确实很不简单。
接着,赵刚又看了看二营沈泉的作战报告:
二营在这一个半月里打了一场伏击战,
主动袭击了小日本的运输队,还清剿了一次土匪,现在人数是三百多人。
二营营长沈泉独自发展时也带了一百多人,现在人数差不多翻了一番。
李云龙点点头说:嗯,沈泉这小子还是差点意思,发展得不如张大彪好。
赵刚又查看了三营营长王怀保的作战报告,开口说道:
三营在这一个半月里伏击过一次小日本,打击了两次伪军,现在发展到三百多人。
三营的情况和二营差不多。
兵力发展情况也相近。
李云龙点点头:三营发展得也还算中规中矩。
一个半月前,李云龙命令新一团化整为零,以排为作战单位各自发展。
不过有的排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发展。
也有的排是单独发展。
比如赵勋的一排。
之后,赵刚又看了看各个作战单位的独自发展情况。
每支部队基本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兵力和武器装备都有不少提升。
目前还没有哪支部队被彻底歼灭。
李云龙听完各个部队的作战报告,咧着嘴笑着说:嘿嘿嘿,都干得不错。
老赵,跟你说,现在我的新一团有两千多人了,
按照加强团五千人的标准,我再发展两千多人,任务就算完成了。
到那时候,老总就算想处分我也没借口了,哈哈哈哈!
咦,怎么没看到赵勋的作战报告呢
赵勋的新中村根据地离新一团团部比较远。
新一团的其他部队大多是流动发展,打一仗就换个地方。
但赵勋打算在新中村根据地扎根,好好把根据地打造成稳固的后方。
正是因为这种发展模式,他选择了一块好地方,
离团部比较远,所以到现在还没把作战报告送过来。
李云龙的话音刚落,就传来一阵报告声。
报告!
进来!
报告团长,这是新一团一营一连一排的作战报告!
说着,通讯员战士把一份文件递给了李云龙。
李云龙接过文件,翻来覆去地看了看,咧嘴一笑递给赵刚,
带着期待的神情说:老赵,上面写了些啥
对于赵勋部队的发展情况,李云龙只是从丁伟和孔捷那里大概了解了一些。
当初赵勋在神头岭和山本特工队打了一场遭遇战,
让孔捷十分震惊,也见识到了赵勋部队的厉害。
但具体的发展情况,李云龙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