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糟糕,坂田这老鬼子居然没死。
话还没说完,就见望远镜中,坂田信哲突然眉心中弹,一头栽倒在地。
亲眼目睹这爆头的一幕,李云龙惊得目瞪口呆。
他赶忙放下望远镜,一眼就看到正举着枪的赵勋。
好家伙,这一枪又是这个赵勋开的。
旁边的张大彪、王承柱等人也惊得目瞪口呆:我的老天爷,这么远的距离都能一枪爆头,简直就像会行走的迫击炮啊!
愣了几秒后,李云龙振臂高呼:战士们,咱们突围出去!冲啊!
坂田联指挥部被炸毁,坂田信哲又被击毙,整个联队的指挥系统彻底陷入瘫痪,鬼子们乱作一团,此时正是突围的绝佳时机。
冲啊!
杀啊!
虹新一团的战士们越战越勇。
鬼子被打得节节败退。
赵勋更是杀红了眼。
能开枪解决的绝不浪费口舌。
没机会开枪就抄起大砍刀。
一番白刃战下来,赵勋手中的砍刀都卷刃了。
部队一路势如破竹。
很快,李云龙就率领队伍杀到了坂田联指挥部所在的山头。
此时,坂田联的指挥官已全部被歼灭,坂田信哲的尸体横在指挥部门口,正是赵勋的那一枪送他归了西。
李云龙看着眼前的场景,满脸笑意:哈哈哈,大彪,咱这回可赚大了,逮到这么多‘大鱼’!
张大彪仔细瞧了瞧,说道:团长,这回真是赚翻了,抓了不少大官呢,一个大佐,两个中佐,一个少佐。这儿肯定就是坂田联的指挥部。
李云龙大笑道:干得漂亮!端了坂田联的指挥部,还宰了坂田信哲,这回就算是旅长也没法枪毙我了,哈哈哈!
当李云龙和张大彪等人围着坂田信哲的尸体查看时,赵勋则在坍塌的指挥部附近搜寻起来。
旁边一名战士好奇地问:赵勋,你在找什么呢
赵勋笑着说:找宝贝呢!
一番仔细搜寻后,赵勋很快发现了指挥部里的联队旗,赶忙捡起来系在腰间。
这联队旗可真是个值钱的东西。
另一边。
张大彪看着兴奋不已的李云龙,说道:团长,接着突围吧。
李云龙大手一挥,高声喊道:继续进攻,杀出去!
冲啊!
杀啊!
虹新一团的战士们朝着坂田联的封锁线发起了猛烈冲锋。
部队士气高涨,越战越勇!
坂田联指挥部被端掉后,鬼子们失去了指挥,战斗彻底陷入混乱。
再加上李云龙虹新一团突如其来的反冲锋,鬼子们被打得措手不及。
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鏖战。
咚!咚!咚......
啪!啪!啪......
轰!隆!隆......
四周枪炮声轰鸣,战况激烈到了极点。
仓云岭上尸横遍野,硝烟弥漫,空气中隐约飘着一丝血腥味。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混战,李云龙率领虹新一团成功从正面突围,还打了号称精锐的坂田联一个措手不及。
坂田联伤亡惨重,几乎被全歼。
很快,仓云岭的战况传到了15公里外的苍云镇。
苍云镇是晋方面军358团的驻地......
苍云镇内,晋方面军358团在此驻守。
这是一个加强团,兵力达到五千余人。
其中一营更是加强营,人数多达两千,比李云龙的虹新一团人数还多。
此外,358团还下辖一个炮营——全晋方面军恐怕只有358团能在一个团里配备炮营了。
晋方面军358团团长楚云飞,曾于黄埔军校第五期进修。
他虽出身名门望族,却从见习排长开启军旅生涯,历经多年淬炼才晋升至团长之职。
楚云飞堪称军中俊杰,他博览群书、气质儒雅,心系百姓苦难,对家国信仰坚定不移,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熟稔军事韬略。
对待部下将士,他常以关怀体贴相待;执行上级命令时,则始终保持忠诚不二的态度。
他胆识卓越非凡,战略眼光深远独到,战术指挥更是驾轻就熟,在晋方面军中堪称卓越的领军人物。
此刻,楚云飞站立在屋顶之上,目光紧紧注视着仓云岭方向的战况。
枪炮轰鸣之声接连不断,参谋长方立功快步上前报告道:
团座,此番虹军恐怕要陷入险境了,他们在仓云岭与本子军第四旅团的坂田联正面交战,而这坂田联堪称一块极难对付的‘硬骨头’。
作为本子军精锐部队,坂田联在忻口会战时,仅凭自身力量便击溃了中央军两个满员正规师。
此前我部与该联队交火,短短一小时内便伤亡近三百人,若不是及时下令撤退,战况恐怕会愈发难以收拾,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楚云飞听后,缓缓点头道:确实如此......照此情形来看,这支虹军部队怕是要在仓云岭遭受重创了。
面对坂田联这样的精锐之师,实在是危险重重。
只是,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友军陷入本子军包围而无动于衷啊,若是能为他们提供一些炮火支援就好了。
方立功听闻此言,急忙劝阻道:团座,此事万万不可!
第二战区长官部的阎长官早已多次强调,但凡涉及与虹军协同作战之事,必须持有战区长官部的正式书面命令,否则一兵一卒都不得擅自调动,若有违抗命令者,必将按军法从重处置。
楚云飞听罢,不禁轻声叹气,面露无奈之色:我自然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只是眼睁睁看着友军被本子军围剿,却苦于无法伸出援手,心中实在是倍感煎熬。
毕竟从长远来看,最终受损的还是咱们共同的抗日力量。
罢了,暂且不说此事了,传令下去,让前沿哨兵密切监视仓云岭方向的动向与战况。
遵命!方立功回应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楚云飞敏锐地察觉到仓云岭方向的枪声逐渐变稀。
他不禁再次叹息:实在是可惜啊......看来这支虹军部队怕是已被本子军歼灭。
在常规的战场逻辑中,枪炮声归于寂静往往意味着战斗结束,而被包围的一方大概率已被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