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小太监领了命,蹑手蹑脚去了。
三日后,慈宁宫。
太后正听着柳归烟闲话家常:......前日臣妾去给陛下请安,见瑾贵人从御书房偏殿出来,神色慌张,手里还攥着什么东西,见了臣妾就往身后藏呢......
话音未落,就有嬷嬷匆匆进来:太后娘娘,禁军在御书房偏殿搜出一封密信,说是涉及前朝余孽联络,奴婢方才已经细细问过了,这些日子时常出入御书房的只有瑾贵人。
什么太后猛地拍案而起,佛珠串子掉在地上,滚了一地,反了!真是反了!哀家就说那丫头不安分,竟敢在御书房搞这些勾当!
她亲自带着人赶往御书房,恰逢扶音正在偏殿整理散落的书卷:太后娘娘......
给哀家搜!太后根本就不给扶音说话的机会,指着博古架,怒气冲冲。
侍卫上前翻找,不多时就从角落摸出了那封密信
。领头的侍卫展开一看,脸色骤变:启禀太后,信中列了前朝余孽的联络地点,末尾还有瑾贵人的落款。
扶音猛地抬头,浑身的血像是瞬间冻住了。
她看着那封信,看着信上的落款,不觉皱了眉头:太后娘娘,臣妾不知这是什么东西,也不曾写下这些东西,还请太后娘娘明察。
人赃并获,你还敢狡辩太后捡起那封信,气得手都抖了。
哀家早就看你不顺眼,一个罪臣之女,竟敢勾结余孽,你分明是想妄图加害陛下,还不快来人把这个贼妇抓住。
扶音被按跪在地上,额头磕在冰冷的金砖上:臣妾不曾做过此事,请太后明察。
康王出事的时候,她的确是动了追随的心思,可如今已经完全没了这个意思,只想着如何能让墨寒钰痛苦些,此时墨寒钰已闻讯赶来,他站在殿门口,目光落在那封密信上,又扫过扶音惨白的脸和额角的冷汗,眸色沉沉的,看不出半分情绪。
墨寒钰的目光在密信上凝了片刻,纸上的字刻意仿着扶音的笔锋,偏在转折处露了生硬的破绽。
他认得她的字,当年她在桃花树下塞给他的小纸条,笔锋带着怯生生的柔婉,断不会有这般刻意的凌厉。
陛下,您瞧这落款明明白白的,还能有假太后见他不说话,忙把密信往前递了递。
哀家早就觉得她没安好心,现在可是找到破绽了,她这分明是想要扶持那些余孽卷土重来。
扶音跪在地上,指尖深深掐进掌心,血珠顺着指缝渗出来,滴在金砖上洇开一小点红。她仰头望着墨寒钰,声音带着哽咽,字字却挺得笔直:陛下若不信臣妾,去查臣妾近日的墨迹便是,臣妾在缀霞轩抄的《心经》还在,字字句句都能对证,这信是伪造的,是有人故意栽赃。
墨寒钰忽然笑了,那笑声低沉沉的,裹着股说不出的寒意。
他没接太后手里的信,反倒转身看向殿外:付德胜,把三日前在御书房打扫的小太监带上来。
不多时,那个被柳归烟派来放信的小太监就被押了进来。
他一进殿就腿软得像泥,瘫在地上抖个不停,头都不敢抬。
这信,是你放在博古架后的墨寒钰的声音不高,却像重锤砸在小太监心上。